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白奧蘭被拒入境原因揭密 「無國界記者」背景大起底

博客文章

白奧蘭被拒入境原因揭密 「無國界記者」背景大起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白奧蘭被拒入境原因揭密 「無國界記者」背景大起底

2024年04月13日 10:33 最後更新:04月14日 08:54

「無國界記者」成員白奧蘭無法入境香港,隨即藉故聲稱香港新聞自由受損、已成為「危險地區」,不過英文虎報專欄作家Nury Vittachi近日就拍片,踢爆白奧蘭被拒入境的真實原因,揭示「無國界記者」的背景。

Nury直言,在他們那個年代,很少有人引用甚至提及「無國界記者」,至於為什麼現在這個組織無人不知,就要了解關於該組織背後的真相。

早前有記者揭露,自 2000 年開始,「無國界記者」已持續對中國、俄羅斯及古巴等美國敵對國家作出負面報導。Nury指,這種「奇怪的巧合」、公然的攻擊,讓記者們開始對這個組織產生懷疑。

緊接著另一個疑團也產生了,「無國界記者」相當有錢。雖然他們聲稱其資金源於書刊售賣,不過 Nury 指其網頁沒有任何購買連結,也沒有任何價格清單或出版刊物資料,未有相關出版刊物資料,其龐大的資金來源亦惹人質疑。

直到2006年,「無國界記者」背後水喉才被曝光。

有公開資料指「無國界記者」曾接收與美國政府有緊密聯繫、與美國外交政策密切相關的機構包括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美國國際開發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及著名反中人士索羅斯(George Soros)資助。美國中央情報局也在暗中向「無國界記者」提供資金支持。

法國記者及作家 Maxime Vivas 亦曾出書,揭露「無國界記者」實際上根本不是一個新聞組織,而是一個受美國中央情報局支持的政治組織。Maxime Vivas形容,「無國界記者」是「一架帶有金色螺旋槳的笨重飛機」,向拒絕屈服的小國投擲重磅炸彈。

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無國界記者」自揭稱,該組織正在用8年時間抹黑北京形象,讓北京難堪。其創辦人及其代表更於希臘舉行的奧運火炬燃點儀式中展示杯葛北京奧運的政治海報,橫額顯示奧運五環變成了手銬。Nury直指,相關行為不只是新聞報道奧運會,而是積極地在試圖破壞它,「真正的記者對此感到非常不適,這不是記者應該做的」。換言之,這恰恰印證了「無國界記者」並非單純的新聞機構,更是一個政治機構。

「無國界記者」亦一直迴避負面報導受美國政府扶持的獨裁政權,包括前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Mikhail Saakashvili) 、前烏克蘭總統維克托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及前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巴基耶夫(Bakiyev)。

除此之外,「無國界記者」近年來聚焦台灣,而台灣正式被美國視為阻撓中國和平崛起的關鍵工具。

有趣的是,台灣當局並不尊重新聞自由,他們拒絕給支持維護兩岸關係的電視台續牌。作為高度關注新聞自由的「無國界記者」,自然要出來講幾句,不過他們的聲明竟稱,事件與新聞自由無關,更持續給予台灣高度評分,列為第八位。

與台灣相反,「無國界記者」聲稱以「香港不再享有言論自由」的不實指控,將香港的「新聞自由指數」評分大幅下調。Nury反駁,在香港,你隨便拿起一份報紙,或者上網幾秒鐘,就可以看到對政府激烈的批評。

Nury最後就概括話,西方主流媒體正在推動關於中國內地、香港、台灣完全錯誤的敘述,而「無國界記者」作為一個親西方的反華政治團體,它的工作,正是提供這些錯誤的敘述。

那麼問題來了,香港為何要歡迎反華組織成員擺明來港搞事??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疫後本港旅遊業復甦步伐,不似預期,內地「過夜客」減少,香港要度橋吸客。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月初在北京會見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時,就提到香港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香港旅遊業要「識變、應變、求變」,更表示香港要樹立「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充分發掘香港豐富的旅遊資源,才能再次擦亮香港作為最佳旅遊城市的金漆招牌。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

「香港無處不旅遊」概念,為特區政府點出變陣大方向。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5月14日)早上出席行會前便指出,除了內地再送香港「大禮」,開放多8個內地自由行城市旅客來港,將為香港每年帶來15億消費額外,夏寶龍主任提出「香港無處不旅遊」的概念非常好,指相信香港不同地區都有吸引之處,更提到「有拍戲地點如油麻地警署,都可作推廣」。

行政長官李家超。

行政長官李家超。

高人同Ariel話,近日經過油麻地「榕樹頭」附近,也發現油麻地舊警署門前有一大堆遊客瘋狂「打咭」,有旅客說很喜歡看港劇,多年前舊作《陀槍師姐》都在這裡取景,所以到此一遊。旅客去不同地方打咭的遊覧方式,正好體現了「無處不旅遊」的概念。

《陀槍師姐》在油麻地警署取景。

《陀槍師姐》在油麻地警署取景。

疫後旅客旅遊模式改變,傳統觀光旅遊點,如主題樂園、天壇大佛、山頂、名店林立的購物商場等,都已無法滿足旅客需求;反之,古老建築、地道街頭小食、港劇港片取景點、「都市傳說式」的風土人情等,內地旅客更為熱衷,「城市漫遊」(City Walk)體驗更成熱潮。

要發展「無處不旅遊」,就要「區區有亮點」。內地旅客愛在小紅書發文分享香港旅遊體驗及不同的取景熱點,像「堅尼地城新海旁」路牌、西環泳棚、「人間煙火」的街市、還有聞名已久的彩虹邨球場、鰂魚涌「怪獸大廈」等,正顯示內地旅客從不同角度了解香港的文化歷史。

正如夏寶龍主任所言,要「識變、求變」才能吸引客源。最近,新加坡《海峽時報》一篇題為「有印章,就旅行:新時尚推動中國零售業」的文章,就正正道出內地旅遊景點如何適應旅遊模式的改變,設計出「亮點」吸客。今年五一黃金周,內地的「蓋章式旅遊」火起來,有旅遊景點附近的紀念品店、文具店等,紛紛設計可展現當地旅遊特色的「限量版印章」及周邊飾品,像湖南省長沙某文創藝術商店店主說,該店聘請設計師設計展現當地杜甫江閣和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的限量版印章,一時間就在旅客中火起來。

高人話,「無處不旅遊」的終極目標,當然是要做到「無處不商機」,除了要在政策、設施、服務「到位」,還要有產品宣傳配合。這些商機「點子」,在中西文化薈萃的「創意香港」,相信也絕對難不到本地商家和設計、文化工作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