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為何農民起義多失敗?劉伯溫「九惡」論說出了答案

歷史長河

為何農民起義多失敗?劉伯溫「九惡」論說出了答案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為何農民起義多失敗?劉伯溫「九惡」論說出了答案

2024年04月08日 10:00

中國歷代農民起義甚多,從秦末時陳勝、吳廣起義,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唐末黃巢起義以至太平天國起義多不勝數,但一般以失敗居多,成功者少。起義者剛開始無不聲勢浩大,一呼百應,但終難持久,原因何在呢?為何朱元璋以農民起義卻能夠推翻元代呢?這得從劉伯溫的農民起義「九惡」論說起。

明鐵瓦刀。殘長23,刃寬6 cm。農民軍武備多不精良,加上訓練不足,先天在質方面處於劣勢。(網上圖片)

明鐵瓦刀。殘長23,刃寬6 cm。農民軍武備多不精良,加上訓練不足,先天在質方面處於劣勢。(網上圖片)

這也是第六屆「中國歷史校際精英問答比賽」的必答題題目之一,原來問題為︰以下哪項不是劉伯溫向朱元璋提出農民起義的「九惡」?可選的答案有A不敬孔孟 B為士者缺乏訓練 C農民懶惰,而不論A, B及C皆有可能是答案,但劉伯溫的「九惡」論主要是針對朱元璋所說的,自然不敢說出農民有懶惰的問題,因此答案為C農民懶惰。據說因為有劉伯溫的農民起義「九惡」論,使朱元璋成功建立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農民政權。

更多相片
明鐵瓦刀。殘長23,刃寬6 cm。農民軍武備多不精良,加上訓練不足,先天在質方面處於劣勢。(網上圖片)

中國歷代農民起義甚多,從秦末時陳勝、吳廣起義,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唐末黃巢起義以至太平天國起義多不勝數,但一般以失敗居多,成功者少。起義者剛開始無不聲勢浩大,一呼百應,但終難持久,原因何在呢?為何朱元璋以農民起義卻能夠推翻元代呢?這得從劉伯溫的農民起義「九惡」論說起。

相比之下,官軍的武備精良得多。圖為明鐵刀。長54.5,最寬處3 cm。(網上圖片)

這也是第六屆「中國歷史校際精英問答比賽」的必答題題目之一,原來問題為︰以下哪項不是劉伯溫向朱元璋提出農民起義的「九惡」?可選的答案有A不敬孔孟 B為士者缺乏訓練 C農民懶惰,而不論A, B及C皆有可能是答案,但劉伯溫的「九惡」論主要是針對朱元璋所說的,自然不敢說出農民有懶惰的問題,因此答案為C農民懶惰。據說因為有劉伯溫的農民起義「九惡」論,使朱元璋成功建立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農民政權。

明銅炮。長31cm。(網上圖片)

所謂「九惡」者。一惡「不敬孔孟,褻瀆聖人之道,敗壞天理人倫。」二惡「攻伐無度,形同流寇」。三惡「時降時反,相互猜疑」。四惡「糧餉不能自足,臨陣不知兵法」。五惡「掠人妻女財產,只知取之於民,而不知養於民」。六惡「為將者心胸狹隘」。七惡「為士者缺乏訓練,作戰形同群毆」,八惡「勝時聚集,敗時做鳥獸散」。九惡「此義軍與彼義軍之間,相互猜疑,互相攻伐」。據說朱元璋在聽畢後,「聞之勃然色變」。劉伯溫有見及此,決定打蛇隨棍上,總結「九惡不除,雖稱義軍,實則草寇流賊。」

朱元璋畫像傳世達12幅之多。多為惡形惡相貌醜版本。(網上圖片)

說到除「九惡」重要。先說第一惡「不敬孔孟」,也就是不重視讀書人。由於農民領袖多不是知識份子,而中國傳統社會最重視讀書人。最明顯的例子是太平天國「不敬孔孟」,未能爭取到曾國藩等傳統知識份子的支持,最終招致失敗。第二惡「攻伐無度,形同流寇」是指起義軍最大缺乏戰略思想,僅知攻佔一城便是一城,難成氣候。第三惡「時降時反,相互猜疑」是指義軍決心不足,歷史上最明顯是梁山泊之宋江,最終被朝廷招安,並在隨後一系列軍事行動中消耗殆盡。第四惡「糧餉不能自足,臨陣不知兵法」及五惡「掠人妻女財產,只知取之於民,而不知養於民」性質相似。農民起義的成因多在經濟困難,所以事成後難以維持軍隊紀律,只顧搶掠,民心盡失,更別談對於佔領區帶來經濟建設。

這是明太祖朱元璋坐像,也是最廣為流傳版本,可見外貌經已作出美化,所謂成皇敗寇,從來如此。(網上圖片)

再說第六惡「為將者心胸狹隘」。或者這也是歷代君王的問題,怕臣下功高蓋主。比如新莽時代的起義軍領袖更始帝劉玄,因為嫉妒劉縯、劉秀兄弟威名,便誅殺劉縯,即為一例。第七惡「為士者缺乏訓練,作戰形同群毆」。這與農民軍出身有關,平時欠缺正規軍事訓練,往往各自為戰,不能跟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官兵相比。第八惡「勝時聚集,敗時做鳥獸散」。農民起義軍人數雖多,但多為官迫民反。他們的聚集或因為領袖的個人魅力,若然遇上軍事上的失敗往往只顧保命,作鳥獸散。

清湘軍《克復金陵圖》。太平天國的失敗可謂教人失望,一惡「不敬孔孟,褻瀆聖人之道,敗壞天理人倫。」所致也。(網上圖片)

最後的第九惡「此義軍與彼義軍之間,相互猜疑,互相攻伐」,其實更多地與朱元璋當時的處境有關。元末群雄四起,除朱元璋外還有汴梁一帶的韓林兒及劉福通、武昌的陳元諒、高郵及張士誠、浙東的方國珍以及四川的明玉珍等人,為何朱元璋不選擇與群雄聯手推翻元朝,反而選擇先掃除群雄再集全國之力驅逐元帝呢?因為元室勢大遠較群雄為大,而群雄之間互相攻伐很難真正齊心合力,比如朱元璋據地在陳元諒與張士誠之間,容易遭到攻擊。最終朱元璋選擇先滅陳元諒再敗張士誠,隨後成功消滅群雄展開北划大業,驅逐元帝並成功開創明朝。

相比之下,官軍的武備精良得多。圖為明鐵刀。長54.5,最寬處3 cm。(網上圖片)

相比之下,官軍的武備精良得多。圖為明鐵刀。長54.5,最寬處3 cm。(網上圖片)

所謂「九惡」者。一惡「不敬孔孟,褻瀆聖人之道,敗壞天理人倫。」二惡「攻伐無度,形同流寇」。三惡「時降時反,相互猜疑」。四惡「糧餉不能自足,臨陣不知兵法」。五惡「掠人妻女財產,只知取之於民,而不知養於民」。六惡「為將者心胸狹隘」。七惡「為士者缺乏訓練,作戰形同群毆」,八惡「勝時聚集,敗時做鳥獸散」。九惡「此義軍與彼義軍之間,相互猜疑,互相攻伐」。據說朱元璋在聽畢後,「聞之勃然色變」。劉伯溫有見及此,決定打蛇隨棍上,總結「九惡不除,雖稱義軍,實則草寇流賊。」

明銅炮。長31cm。(網上圖片)

明銅炮。長31cm。(網上圖片)

說到除「九惡」重要。先說第一惡「不敬孔孟」,也就是不重視讀書人。由於農民領袖多不是知識份子,而中國傳統社會最重視讀書人。最明顯的例子是太平天國「不敬孔孟」,未能爭取到曾國藩等傳統知識份子的支持,最終招致失敗。第二惡「攻伐無度,形同流寇」是指起義軍最大缺乏戰略思想,僅知攻佔一城便是一城,難成氣候。第三惡「時降時反,相互猜疑」是指義軍決心不足,歷史上最明顯是梁山泊之宋江,最終被朝廷招安,並在隨後一系列軍事行動中消耗殆盡。第四惡「糧餉不能自足,臨陣不知兵法」及五惡「掠人妻女財產,只知取之於民,而不知養於民」性質相似。農民起義的成因多在經濟困難,所以事成後難以維持軍隊紀律,只顧搶掠,民心盡失,更別談對於佔領區帶來經濟建設。

朱元璋畫像傳世達12幅之多。多為惡形惡相貌醜版本。(網上圖片)

朱元璋畫像傳世達12幅之多。多為惡形惡相貌醜版本。(網上圖片)

再說第六惡「為將者心胸狹隘」。或者這也是歷代君王的問題,怕臣下功高蓋主。比如新莽時代的起義軍領袖更始帝劉玄,因為嫉妒劉縯、劉秀兄弟威名,便誅殺劉縯,即為一例。第七惡「為士者缺乏訓練,作戰形同群毆」。這與農民軍出身有關,平時欠缺正規軍事訓練,往往各自為戰,不能跟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官兵相比。第八惡「勝時聚集,敗時做鳥獸散」。農民起義軍人數雖多,但多為官迫民反。他們的聚集或因為領袖的個人魅力,若然遇上軍事上的失敗往往只顧保命,作鳥獸散。

這是明太祖朱元璋坐像,也是最廣為流傳版本,可見外貌經已作出美化,所謂成皇敗寇,從來如此。(網上圖片)

這是明太祖朱元璋坐像,也是最廣為流傳版本,可見外貌經已作出美化,所謂成皇敗寇,從來如此。(網上圖片)

最後的第九惡「此義軍與彼義軍之間,相互猜疑,互相攻伐」,其實更多地與朱元璋當時的處境有關。元末群雄四起,除朱元璋外還有汴梁一帶的韓林兒及劉福通、武昌的陳元諒、高郵及張士誠、浙東的方國珍以及四川的明玉珍等人,為何朱元璋不選擇與群雄聯手推翻元朝,反而選擇先掃除群雄再集全國之力驅逐元帝呢?因為元室勢大遠較群雄為大,而群雄之間互相攻伐很難真正齊心合力,比如朱元璋據地在陳元諒與張士誠之間,容易遭到攻擊。最終朱元璋選擇先滅陳元諒再敗張士誠,隨後成功消滅群雄展開北划大業,驅逐元帝並成功開創明朝。

清湘軍《克復金陵圖》。太平天國的失敗可謂教人失望,一惡「不敬孔孟,褻瀆聖人之道,敗壞天理人倫。」所致也。(網上圖片)

清湘軍《克復金陵圖》。太平天國的失敗可謂教人失望,一惡「不敬孔孟,褻瀆聖人之道,敗壞天理人倫。」所致也。(網上圖片)

雖然有劉伯溫的農民起義「九惡」論可供借鑑,但清代民變一般不能成功,尤以太平天國的失敗最教人失望。可見農民起義受先天所限,即使有前人成功經驗可依,但要成功還是十分困難的。

Tags:

宋江

往下看更多文章

劉安一人得道 四周「雞犬升天」同受惠

2024年05月03日 20:00

成語「雞犬升天」全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王遂得道,舉家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

劉安 (網上圖片)

劉安 (網上圖片)

傳説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對於煉丹修道非常熱衷,總是夢想得道成仙。有一天,有八位老人前來淮南王府前,要求劉安前來接見。門吏看到他們一個個老態龍鍾,於是説道:「你們八位老得連走路都困難,對我們王爺有何用處呢?」

一個老人説:「既然他不歡喜老人,我們就變年輕一些吧!」話剛説完,八個老人居然轉眼間都變成了十四五歲的少年,滿頭黑髮,臉如滿月。門吏看後非常震驚,慌忙奔進堂去報告劉安。劉安聽完,知道來者不是凡人,連忙出門隆重迎接。

自此以後,劉安把他們稱為八公,將他們安排在思仙台中居住,待若上賓。那八公果然有通天的本領,騰雲駕霧,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無所不能。他們得知劉安一心想得道成仙,於是向他傳授丹經,並願意為他煉製仙丹靈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料就在劉安專心致志等待仙丹煉成,吞服昇天之際,發生了一件事。原來,劉安有個兒子叫劉遷。他平日尤其喜歡舞槍弄棒,自以為劍術超羣。他聽説郎中雷被劍術非凡,非要拉住他和自己比武。雷被無可奈何,不得不奉陪,不曾想利劍無情,誤傷了劉遷。劉遷怒不可遏,由此不歡而散。雷被擔心劉遷對他報復,便向淮南王劉安提出請求,指派他去抗擊匈奴,指望以此避開劉遷。劉安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並未答應。雷被更加恐懼,於是來了個先發制人,上書朝廷,控告劉安不允許他去抗擊匈奴。這在當時可是個大罪名,還好劉安是當時皇上漢武帝的堂叔,才只被削除兩個縣的封地而已。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這回,劉安真的對雷被懷恨在心了。雷被心想,與其整日擔驚受怕,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和人聯名誣告劉安謀反。這回,漢武帝只好派人前去把劉安捉拿歸案。劉安得知此事,很快叫來八公商量對策。八公笑着對劉安説道:「這是王爺功德圓滿,上天要召喚王爺去了。」之後就讓劉安服下早已煉製好的靈丹仙藥。頓時,劉安只感覺身子飄飄忽忽,身輕如燕,跟着八公升天去了。王府庭院內,八公煉丹的藥爐還遺留在那裏,四周地上還散着幾顆靈丹仙藥,雞犬們圍攏着又啄又舔,結果也全部跟着升了天。

淮南王劉安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僅僅只是神話傳説,真實的情況卻是淮南王劉安因謀反敗露不得已而自殺。但後世以「雞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勢,跟他有關係的人也由此得到好處,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