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國警方強力應對高校抗議 華春瑩再祭圖文「飽和攻擊」

博客文章

美國警方強力應對高校抗議 華春瑩再祭圖文「飽和攻擊」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國警方強力應對高校抗議 華春瑩再祭圖文「飽和攻擊」

2024年05月01日 10:28 最後更新:10:36

全美高校爆發聲援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和美國執法人員的強力應對,引發全世界關注。

環球網報道,外交部部長助理、發言人華春瑩4月28日在社交平台X上發布多條圖文,並援引美國參議員桑德斯的話稱,「不要侮辱美國人的智商。不要利用反猶太主義轉移注意力。」

隨著全美多間高校爆發抗議,警方開始強力反擊:不僅進入大學校園、驅散人群,甚至用上橡皮子彈、電擊槍等,拘捕抗議的學生和老師。美國多間高校校園流出的場景顯示,抗議現場一片混亂,警方和抗議者甚至扭打在一起。

華春瑩發布美國高校多個現場衝突畫面發問,「還記得當這些抗議活動發生在其他地方時,美國官員是如何反應的嗎?」

華春瑩X截圖

華春瑩X截圖

她隨後發布兩組照片:加沙巴勒斯坦兒童和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抗議活動中被捕女孩的回眸瞬間,美國得州被捕抗議者「憤怒的哭泣」和加沙母親抱著孩子遺體流露出「難以言喻的悲傷」,並表示「不要誤會:呼籲停火和結束殺戮並不等同於反猶太主義。畢竟,每個人的生命都同樣寶貴,無論是以色列人還是巴勒斯坦人。」

華春瑩X截圖

華春瑩X截圖

華春瑩X截圖

華春瑩X截圖

「不要侮辱美國人的智商。不要利用反猶太主義轉移注意力。」華春瑩轉發美國參議員桑德斯面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話稱。

華春瑩X截圖

華春瑩X截圖

她還提到桑德斯的另一場發言內容稱,「我們正在幫助和教唆殺害巴勒斯坦人民……」

華春瑩X截圖

華春瑩X截圖

「相隔40英里,兩個不同的世界。」華春瑩發表圖文,對比以色列特拉維夫和加沙地帶的海灘畫面稱。

華春瑩X截圖

華春瑩X截圖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日前採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提問後者:你說中國向俄羅斯提供「零部件」,但美國也在提供「武器」,華春瑩對此表示,「好問題。美國指責中國通過『提供零部件』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持續行動提供便利。但事實上,美國提供的武器和軍事援助不是在延長加沙的悲劇嗎?並對加沙地帶34000多人喪生(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和77000多人受傷負有部分責任?」

華春瑩X截圖

華春瑩X截圖

對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周在北京舉行的記者會上,再次阻止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產品,以及資助俄羅斯的軍工複合體,並聲稱如果中國繼續這樣做,美國將採取措施,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4月2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方,沒有做任何拱火澆油和趁機漁利的事情。中方的立場坦坦蕩蕩,就是勸和促談,政治解決。必須指出的是,中方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正常的經貿往來的權利不應受到干擾和破壞。

「美方一邊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彈藥,一邊又對中俄的正常經貿往來進行無端指責」,林劍稱,到底是誰在烏克蘭問題上拱火遞刀,事實一目了然。中方正當合法權益不容侵犯,敦促美方停止抹黑施壓、甩鍋推責,停止對中國企業濫施單邊制裁,真正為早日結束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國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央視對此次發射進行直播報道,更邀來相關專家為民眾介紹和科普相關知識。期間一名專家無意間講的一句話卻惹出小風波。網絡再度掀起「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造假」的熱門話題,不少網民直指「阿波羅登月就是一場驚天騙局」,對此中國科協為大家釐清來龍去脈,再次闢謠。

嫦娥六號成功登月(央視圖片)

嫦娥六號成功登月(央視圖片)

5月3日,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登月,將執行人類首次月背取樣返回任務。據央視直播現場畫面,在火箭已經發射成功,飛行時間2550秒左右時,主持人與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就本次任務落點選擇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當時,主持人先提到:「嫦娥四號降落在了南極艾特肯盆地,這一次的嫦娥六號從大的範圍來講也是降落在南極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實位置還是不一樣的。緊接著,裴照宇說道:「沒有找到那個……阿波羅盆地的那個……」。主持人留意到裴照宇一時還沒有組織好語言,為直播節目的流暢性馬上提出了另一個新話題繼續聊了起來。

節目播出之後,不少網民將航天專家在直播上提到「阿波羅盆地」時不太連貫的表達有了另一種解讀,更有自媒體藉此大肆炒作,一時間「美國阿波羅登月是一場騙局」的謠言四起。對此,中國科協微信公眾號「科學辟謠」對今次風波的來龍去脈進行了梳理和闢謠。

嫦娥六號成功登月(央視圖片)

嫦娥六號成功登月(央視圖片)

「科學辟謠」5月14日刊發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太空文化傳播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王君毅的文章稱,主持人和專家的這段對話,本來是直播類節目中常見的情況,但因為裴照宇提到了「沒找到」和「阿波羅」這兩個詞,一些媒體認為發現了「流量密碼」,將這段對話單獨截取出來,並配以《關於南極艾特肯盆地,裴總這樣說:沒找到那個……》這種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標題,做成短視頻進行大肆傳播。在這些視頻下面的評論區,則出現了大量的認為找到了美國阿波羅登月事件造假證據的評論內容。

王君毅在文章寫道,視頻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於月球南極,是被譽為「太陽系內最大的撞擊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面積跨越月球正反兩面,在這個大型盆地內還遍布著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視頻中備受爭議的「阿波羅盆地」就是其中較大的一個,它位於月球背面。「阿波羅盆地」這個名字里雖然也有「阿波羅」,但和阿波羅登月任務落點完全是兩回事。這是為了紀念阿波羅登月任務而命名的,並非任何一次阿波羅登月任務的落點。

美國阿波羅登月(網上圖片)

美國阿波羅登月(網上圖片)

王君毅表示,關於阿波羅登月任務,有大量的音視頻資料,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月壤和月岩樣本被帶回了地球,全球多個國家均有基於阿波羅登月任務所帶回的月壤、月岩樣本取得的研究成果。而在2012年時,嫦娥二號有效載荷分系統主任設計師趙葆常也提到,嫦娥二號傳回的圖像可以看到阿波羅11號登月的遺跡。

在王君毅看來,大多數人質疑阿波羅號登月是出於對國家的樸素感情,不過還是要呼籲大家保持理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實事求是。而那些故意曲解航天專家意思,利用老百姓樸素情感,剪輯、拼湊內容來「賺流量」、「博眼球」的媒體,實在不應該,也奉勸這類媒體該收收「流量為王」的心了。

月球表面(Getty示意圖)

月球表面(Getty示意圖)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官網介紹,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出發,7月20日登月艙降落在月面上。經過近7小時的等待,尼·阿姆斯特朗(港譯:尼爾·杭思朗)於美國東部時間20日22時56分20秒踏上月面,並說出了那句永載史冊的名言:「對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是一次飛躍。」隨後,另一名太空員艾·奧爾德林也踏上月面。到1972年12月,又有5艘阿波羅號飛船將10人送上月面。他們在月面上進行了許多科學考察和實驗活動,共帶回月球物質300多千克。

事實上,由中國科協主辦的「科普中國網」此前也曾多次辟謠阿波羅登月造假的傳聞。

科普中國網2018年曾刊文稱,人們對阿波羅登月真實性的質疑,主要有四點依據:

首先,月球表面是真空的,為什麼宇航員把美國國旗插在月球表面時,國旗在迎風飄動?

第二,月球上只有一個來自太陽的光源,為什麼有些宇航員擁有兩個影子?

第三,高矮不同的宇航員,其投影卻差不多高,說明有人工光源干預;

第四,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腳印非常清晰,可能是人工偽造的。

關於這四點質疑,「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逐一進行了駁斥。

他提到國旗晃動是慣性造成的,當宇航員把國旗插上月球表面時,由於自身重心不穩帶動旗幟晃動,而月球上不像地球一樣有空氣阻力,所以晃動會持續很長時間;

重影問題是由著陸器造成的,金屬材料制成的著陸器擁有多個折射面,不同角度反射了太陽光,由此造成重影;

高矮問題是由高低不平的月球表面造成的,如果影子「經過」一個大坑,在照片上看起來影子就「變短」了;

鞋印問題是由於月球表面多為粉末狀礦物,粗糙的粉末表面摩擦系數大,一腳踩下去,細碎的粉末很容易粘在一起,使腳印顯得特別清晰。

此後,科普中國網又多次刊文,針對阿波羅登月造假傳聞的觀點逐一作出科學解釋:

在科普中國網2023年播出的一期科普視頻中,月球及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表示20多年前就曾聽到過類似的質疑,他從更為宏觀的層面作了一個簡單解釋稱,「一個幾十萬人共同參與的一個項目,其實作假也挺難的,我堅信阿波羅登月是真的。」,「科技界現在好像都懶得回答這個問題了……他們(質疑者)提出了很多跟我們日常一些現象不一致的情況,都可以進行科學的解釋,而且我們已經解釋多次了,包括腳印的問題、多個影子的問題等。」

中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也表示,「他們(阿波羅計劃)探測的大量成果,只有在月球上才能夠取得,而且采回來300多公斤的東西(月球岩石樣本),都是月球上的東西。」他還調侃稱,「造假比造真還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