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院學者方志恒發起的一份《香港前途決議文》宣言,獲超過30名不同泛民主派團體的中青年一代聯署,但一出就俾傘兵組織圍插,和這份宣言劃清界線。
這份《香港前途決議文》宣言其實都幾激,就香港前途提出四點主張,包括提倡由香港人透過民主授權和有約束力的機制,自行決定204 7年後的香港政治地位,並認為「永續自治」將會是恰當選擇。
宣言又提到,「非暴力抗爭」包括議會抗爭、佔領、罷工、罷市等, 能凝聚大多數人認同,應是爭取政治革新的主流方法。參與聯署的包括教院學者方志恒、公民黨陳淑莊和楊岳橋、 民主黨林立志、民協何啟明等。
宣言出街後,由於有網站誤將聯署團體包括本土民主前線、 香港眾志和青年新政,幾個團體就借機發難,和宣言劃清界線。 本土民主前線發聲明,話無簽署過宣言,又否認自己是泛民一員, 話一個獨立而自由的香港,才可以成為香港人真正的歸宿,要求宣言聯署發起人馬上澄清。
政壇八卦友慨嘆,將佔領都當成「非暴力抗爭」(有無暴力睇你點佔 ),港人「內部自決,永續自治」等,都算幾激進啦。 不過香港發展到今天,你略有少少保留,就俾人話「你老餅啦, 你都唔夠激,死開啦你」。可以預見,當民主黨搞出它的本土主張後,下場亦一樣,會被激進派圍插, 兩面不討好。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人才服務辦公室」為招攬全球高端人才,推廣香港優勢,2023年下半年成立「人才辦」,截至今年3月,人才辦的團隊已先後51次外訪,包括到內地及海外的目標市場,如內地的北京、上海及杭州等,海外市場則包括馬來西亞、澳洲、英國、加拿大、德國等。
期間人才辦舉辦逾130場活動,連繫合資格大學、校友會、專業團體、合作夥伴等,推廣香港獨特優勢、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等,同時與當地學界及不同機構建立緊密「朋友圈」,回港後續藉其平台推廣,向目標人才發送香港的最新消息。
如上月12至13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便聯同人才辦,首次與近40間大灣區知名企業,一同前往馬來西亞推廣招攬人才,在吉隆坡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匯聚發展推介會」,推廣大灣區機遇,各企業還即場提供職位選擇,接受查詢的同時,也接收人才履歷。兩日反應熱烈超乎預期,共吸引逾4,000人次參加,收近千份履歷,回港後再進行後續招聘。
人才辦總監劉鎮漢。
而截至今年3月,人才辦已先後舉辦及協辦15場線上線下招聘會,超過3800位僱主及61萬人次參與;而線上平台已處理超過39000宗人才查詢,平台更每日實時展示約5000個招聘崗位,相關人才如有興趣可直接申請。另又舉辦了30多場主題研討會,當中13場涉求職創業,邀請專家及合作夥伴分享行業情況、職場文化及創業須知等。
據了解,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當中包括2場大型職業展,並推廣香港8大中心優勢;另將有4個線上招聘,明天便先推出首個。
而自2022年10月推出「高才通計劃」,截至今年2月,共接獲逾12萬宗申請,當中超過9.8萬宗已獲批。而來港的高才有75%已有工作,當中50%是來港前已找到工作,另25%則是創業或搞生意,即僅餘下25%是來港才開始搵工,而人才辦都能提供多元化求職支援,進行工作對接,助他們尋覓得理想職業。
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
據了解,僅少量高才因較堅持做回「老本行」,要發揮本身專業,例如他們是做一些高尖精的技術研究,香港暫無此類別職位,才找不到工作,估計這類人不超過總數5%。
人才辦在接獲的查詢中,半數屬求職問題,另亦有關心香港的生活開支水平及住屋等問題。而現時人才辦已連繫約90個合作夥伴,當中約20家屬招聘平台及職業介紹公司,可為求助人才提供面試技巧及履歷改進建議,亦可按人才背景及需要提供個人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