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明報》編輯室手記惹起大風波

政事

《明報》編輯室手記惹起大風波
政事

政事

《明報》編輯室手記惹起大風波

2015年05月30日 11:08 最後更新:11:36

專欄作家屈穎妍罷寫《明報》專欄,《明報》編輯在副刊的「 編輯室手記」強硬回撃,惹起一場大風波,文章暗指左派學校學生「 出於淤泥」、有「腥臭味」,令相關學校大表反感, 教聯會會長黃均瑜更呼籲,所有被該報指為「被洗腦」及「淤泥」 的人罷買《明報》。

事件起源於屈穎妍罷寫《明報》專欄後,該報編輯室手記在本月22 日(上周五)刊出一篇文章,作者署名「小鳳」,指「 屈小姐曾在專欄裏寫過,她出身左派家庭讀左校。那時還想, 尚算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怎料,後來是愈看愈讓人糊塗,嗯, 這個就不必提了。經過種種,終於明瞭,洗腦的極致是, 被洗腦者渾然不知,誰說洗腦不可怕?」

文章最惹爭議的是最後一段,「剛好最近讀到也斯的《半途》, 書中有詩〈青蠔與文化身分〉,提到有些地方養出來的青蠔,「由於營養不良,或是思想過度∕不計代價地發展工業的地方∕ 化學廢料流入河裏,令青蠔∕變了味道」。浸染過什麼湖泊, 就會有什麼內涵,幾滴消毒的檸檬汁,看來也掩蓋不了那腥臭味, 的確是四個字,棄不足惜。」

文章刊出後,左派學校嘩然,聞說《明報》收到不少投訴。到本月2 8日(本周四),《明報》開始在編輯室手記專欄頂部加上「 文章不代表《明報》立場」的字句。 同時在專欄右下角登了一大段免責聲明,指「『編輯室手記』 為明報編輯部編採同事,以個人名義發表署名文章,分享採訪花絮、 交流心得及發表個人感言的園地,並不代表《明報》立場。」

不過事件似乎尚未平息,教聯會會長黃均瑜發炮,他曾任福建中學( 小西灣分校)(其中一間左派學校)校長,表示《明報》 與作家交惡,本是平常事,但「君子絕交,不出惡言;《明報》 的惡言,還指向了所有愛國學校!」他批評,該報不懂「 人品較信仰更重要」、亦不懂「勿讓政治掩蓋良知」, 他呼籲所有被該報指為「被洗腦」及「淤泥」的人,要罷買該報。

暫時未見《明報》或相關作者有正式回應。

有關的編輯室手記文章見:http://goo.gl/ ivNEda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交易持續引發質疑和討論。《大公報》本星期二最新社評文章指出,對長和「非一般買賣」依法審查,合情合理合法,錯誤交易必須立即中止。值得留意的是,文章特別狠批「不要急著干預」、「破壞香港地位」等歪論,直指「只談交易、不講國安」、玩「公關」混淆視聽,先至係破壞「一國兩制」。

《大公報》本星期二最新社評文章《依法審查屬保護管轄 長和交易須立即停止》。

《大公報》本星期二最新社評文章《依法審查屬保護管轄 長和交易須立即停止》。

文章指,交易公布至今質疑聲音沒有間斷,原因就在於,交易絕非所謂的「普通商業行為」。在當前美國千方百計圍堵遏制中國之際,那些過去充分享受「一國兩制」制度紅利、從國家發展中獲得巨大利益的香港企業,本該具有最基本的道義和大義,主動捍衛國家利益。

文章不點名批評說,令人失望的是,公眾不僅沒有看到相關企業的任何正面回應,反而看到截然相反的做法,例如主動放風、抹黑,把水攪渾,讓事件複雜化。

近日,香港更出現一些歪論,例如聲稱審查會破壞「一國兩制」、破壞香港地位;還有人稱要「靜一靜、等一等,不要急着干預」云云,文章就話,這些論調值得警惕。

文章駁斥這些歪論稱,「一國兩制」的最高原則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國家利益越是得到維護,香港的利益也就越能得到保障。此次國家依法審查就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切實行動,慢不得、等不得,有關措施不僅不會破壞香港的獨特角色,更能進一步維護香港的良好發展環境。

文章批評,有關企業「只談交易、不講國安」,更在長達一個月時間裏不斷迴避問題,甚至玩「公關」伎倆以混淆視聽,這才是無視「一國」原則、有損「一國兩制」的行為。文章最後再次敦促「大義面前無小事,盡快回頭,長和現在還來得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