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學民思潮」負責人黃之鋒組織新政黨「香港眾志」,他投訴與另一成員周庭到滙豐銀行為新政黨開設聯名戶口被拒,他質疑滙豐對他作出政治審查。
我與政界及銀行界朋友談起這件事,他們各自有極大的怨氣。政界朋友抱怨,近來在銀行開戶口越來越難,例如議員想開設一家公司來買樓,都很難開得成,即使是開私人戶口,也要審查一段很長的時間。他們指斥銀行不知在做什麼,是否歧視政界人士?
然而,銀行界朋友的怨氣也不少,說銀行生意愈來愈難做,全世界央行都用超低息政策去放水,銀行是一門靠息差賺錢的生意,利息這樣低,能夠賺到的息差大減,銀行的本業難為。
如果是跨國銀行,例如滙豐就更慘,現時還在受金融海嘯的餘毒影響,經常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幅罰款,銀行業績受到嚴重影響,要採取極嚴厲的節流措施,主要是裁員來控制成本。香港的銀行受到的影響已算較少,海外的銀行可以用「哀鴻遍野」來形容。
我翻查一下有關滙豐近年被罰的資料,真的非常慘情,只看美國政府對滙豐的各種官司罰款,自2013年起合共超過420億港元。被美國監管機構罰款148億港元。搞到銀行異常小心,免再被罰。。
銀行朋友說,除了金融海嘯的後遺症之外,國際上監管銀行的條例愈收愈緊,當中便有一條 Know your Client(了解你的客戶)原則,銀行要清楚客人的情況,若銀行無做足工夫,最後客戶出了問題,銀行會遭起訴。結果,銀行便成立了一個Know Your Client的部門,專門審查現有客戶的資料,對開設新戶口,更會進行嚴格審核。
銀行朋友說黃之鋒的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他建議黃之鋒及周庭去找一家美資銀行開戶,之後有兩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是美資銀行馬上開到戶口的話,黃之鋒解決了問題,便不用再吵吵鬧鬧。第二個可能是美資銀行也不讓他們開戶,大家都知道美資銀行不會害怕香港政府甚至中國政府,如果連美資銀行也開不了戶口,便證明了香港的銀行沒有刻意刁難黃之烽。
政界朋友聽到這個建議,也大力附和。另外,他也提出了一個質疑,說不明白為什麼在金融海嘯之後,見到美國政府追查銀行有沒有違規,但卻沒有聽過涉嫌違規的銀行高層給拉去坐牢,全部都是罰以鉅款就了事。特別是非美國銀行,更加是嚴重中招。最近又再爆出「巴拿馬文件」,顯示有很多銀行為客戶開設海外公司及海外銀行戶口避稅,恐怕這些銀行又將被美國政府罰大錢。
這個銀行被政府罰錢、而主事人不用坐牢的現象,有一個法律上的解釋。美國執法機構調查銀行的嚴重違規,銀行一開始便預備了要與政府打官司。在美國的法律制度下,雙方拗到一定程度,律師便會提出和解方案,叫執法機構及銀行接受。銀行多數願意用金錢去和解而避免負上刑事責任,政府接受金錢和解,則可以省卻很多時間,將一個可能需要用五、六年時間解決的官司,在一年半載內解決,庫房也有大筆收入。
另外,美國的法律與香港的不同,美國有律師分賬制度,律師可以收到部分的罰款金額作為提成,而香港的律師不可以。所以,代表美國政府的律師會很積極地提出和解協議,因為可以收到不菲的分帳。這是一個法律技術上的解釋,聽來也很合理。然而,客觀上做成了一個非常荒謬的結果,就是所有問題都可以用金錢解決,公義卻沒有人理會。
當銀行不斷地被罰款,銀行的股東也會抱怨,認為政府應該控告銀行的管理層,哪怕是判他們500年監禁也無所謂,銀行更換另一批管理層,不用罰款,反而可以重新上路,對銀行的股東反而更有利。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