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政治低調能否避開爭議?

政事

政治低調能否避開爭議?
政事

政事

政治低調能否避開爭議?

2017年10月12日 19:19 最後更新:20:32

特首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比較著重民生和社會政策,從提出300元的交通津貼到增加3%的公務員,都是一些小灑金錢的措施。

她在政治上比較低調,雖然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對衝擊國家主權和安全的行為說不,但卻避談「港獨」兩字。另外,她又提到政府有憲制責任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維護國家安全,但此議題容易引起社會爭議,本屆政府需謹慎行事。

她在《施政報告》中沒有講及重啟政改的時間表,認為不能夠罔顧現實,貿然重啟政改。她其後面對傳媒時,被記者追問第23條立法和政改的問題時說:「有朝一日立法會議員能以基本尊重迎接她進人議事廳,就是重啟政改及23條立法的時候。」

林鄭月娥提出一個很難達到要求,顯見她迴避這些政治敏感事情的態度。就「港獨」而言,她似乎不會自動去批評攻擊,以免被人說她刺激獨港情緒。早前多家大學校內大掛港獨橫額的風波,林鄭月娥在事隔一、兩星期之後才表態。

就政改的問題,林鄭月娥在上屆政府是政改三人組的負責人,深明反對派要求「真普選」,而中央卻以人大831框架來回應的情況下,雙方「大纜扯唔埋」,結果因為推政改而搞出一場佔中。若今屆政府又提政改的話,究竟是反對派會放鬆所謂真普選的要求,還是中央會放寬831的框架呢?看來雙方皆沒有鬆動的可能性,所以也看不到有重啟政改的條件,現實上林鄭就只能夠施展拖字訣了。

至於23條立法問題,按《基本法》第23條,香港要自行立法防止叛國和分裂國家等行為,這是香港的憲制責任。回歸已經20年,香港還未立法,其實已有點說不過去。不過,現實上有不少港人擔心23條立法會收窄自由,政府在2003年就23條立法跌了一跤之後,特區政府視23條立法為畏途。不過,即使今屆政府想拖,現實環境卻未必能讓政府拖得下去。

林鄭月娥政府擺出了一副和反對派大和解的態度,但激進的港獨行為卻未有止息,特別早前在大學校園爆出港獨風潮,聞說中央相當在意,覺得任由情況惡化下去,香港年青一代將會全面支持港獨,必須加以制止。

全球的政治反對運動,都有民粹化和激進化傾向,並非香港獨有。而民粹化和激進化就在部分地區演化成為爭取獨立的運動,一發不可收拾。香港正值政制逐步開放,反對運動更易激化。

香港政府過去回應激進反對運動時,有兩種不同風格:懷柔與高壓。在「煲呔曾」當特首的年代,是採取懷柔態度,要與泛民保持良好關係,甚至與激進派友善一下,對激進行為極之容忍,採取「我睇你唔到」的態度,期望香港一團和氣。不知道是否因為泛民不爭氣,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激進派卻在「懷柔時代」的選舉中大放異彩,搶奪了泛民不少議席。政府的懷柔政策,並沒有制止到政治激進化,還眼巴巴看著港獨思潮開始萌發壯大。

去到梁振英當特首年代,政府採取高壓手段,與激進思潮對著幹,他的高壓行為,就被指為激發港獨的根源。時光流轉,現屆特首林鄭月娥,又想回到「煲呔曾」所採取的懷柔政策。但是,港獨思潮似乎已經一發不可收拾。

政治是一個互動的遊戲,反對派和中央出現一個你激我就硬的惡性互動狀況。林鄭月娥的懷柔政策試行得一年半載之後,如果港獨思潮不減反增的話,恐怕中央已沒有耐性,將會採取越來越強硬的態度,去應對香港的港獨運動。而林鄭月娥在處理政治問題方面,也不會有很大的空間,低調能否避過政治爭議, 再試一試就知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深圳「一簽多行」有大突破

2024年11月29日 21:54 最後更新:22:26

國務院批准深圳實施赴香港旅遊,由「一周一行」改為「一簽多行」,這是政策的大突破,亦是對香港本地旅遊零售的好消息。

今次安排的最大特點是,除了深圳戶籍居民可以「一簽多行」赴港之外,深圳居住證持有人亦符合資格。深圳現有戶籍居民583萬,而持有居住證的居民有400多萬,這些居住證的持有者,主要是從其他城市到深圳打工的人士,或是到深圳讀書的大學生,他們是一個龐大人群,將他們納入「一簽多行」的範圍內,就等於大大便利了他們可以隨時來香港旅遊,為香港的旅遊消費注入新力軍。

要明白深圳「一簽多行」政策的作用,亦都要了解相關政策的前世今生。

內地居民以個人身份到香港的「個人遊」計劃,在2003年7月28日開始,這就是所謂的「自由行」,是當年應對香港沙士之後經濟衰退,中央挺港的重要政策。由於過去內地遊客到香港旅遊是要跟旅行團,改為可以自由行到香港,就大大增加了旅行的方便,所以令到內地遊客不斷湧港。

而深圳就在2009年4月1日提出更進一步的措施,深圳市戶籍居民可以申請「一簽多行」,所謂「一簽多行」就是可以申請一次簽證後,一年內無限次到香港,次數和時間都不限,大大方便了500多萬深圳戶籍居民到香港的便利。

隨著深港兩地的交流深化,深圳在2012年曾經一度考慮,容許多個城市的非深圳戶籍就業人員和高等院校在讀大學生辦理「一簽多行」來香港,將「一簽多行」進一步擴大至非戶籍居民,但最後怕太多遊客湧港而作罷。

當年香港的旅遊情況和現在不同,政府環境亦和現在迥異,當時大量大陸旅客來港旅遊,被反對派利用作一個政治話題,質疑大陸客拖喼踩沉香港。當年亦因為零售經濟蓬勃,商戶生意「唔憂做」,與現在零售業生意較冷清的情況,截然不同。

當時特區政府蒙受重大的政治壓力,就和內地磋商。在2015年,內地將深圳戶籍居民赴港的「一簽多行」簽注,改為簽發「一周一行」。所謂「一周一行」就即是每個星期最多到香港一次,一年最多來52次,增加了旅客的不便,而當時「一周一行」最主要亦是為了打擊水貨客,讓他們不能一周多次、甚至一日多次往返深港兩地。

十年人事幾番新。接近十年過去,環境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疫情令內地和香港分隔了兩年多,旅客的出遊習慣亦已大幅改變,赴港旅遊的內地豪客大幅減少,來港掃貨內地倒賣的風氣不再,當年的擔憂不復存在。香港如今不是要限制旅客入境,而是要吸納更加多的遊客到港。

今次經過特區政府經過多番努力,不但是恢復深圳「一簽多行」,而且把範圍由深圳戶籍居民擴展到加入深圳持有居住證的人士,令合資格人數超過1000萬,可以說是對零售經濟注入一支強心針。

下一步,香港仍希望向內地爭取在深圳以外的大灣區城市,亦可以開放「一周一行」來港。若成事的話,大灣區主要城市的數千萬人口,都可以更加方便隨時到香港旅遊。

近年港人北上消費熱潮湧現,除了因為在內地消費的性價比高之外,亦與因為港人持回鄉證回內地全無限制,過關方便。如今可以讓深圳過千萬居民以「一簽多行」的方式比較自由來香港,過關來港同樣方便,令深港兩地的旅客都可以自由流動,起到互相刺激對方零售消費的作用。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