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新年願望:少一點恨

政事

新年願望:少一點恨
政事

政事

新年願望:少一點恨

2016年02月05日 17:47 最後更新:02月06日 00:18

香港大學人權法碩士生楊政賢,日前在自己的Facebook上發 表了一篇題為《昨晚,我在港大介入了一場種族仇恨》的文章。 文章主要講述他在香港大學的小食店, 見到一名香港學生狂罵兩名內地生的故事。

他稱這名香港學生為胖同學,當時,胖同學罵身旁的兩名內地學生: 「你仲夠膽黎呀?X街!」,「講緊你啊,大陸人!」,「X你老母 !」。楊政賢說那兩名內地同學沒有出聲回應,胖同學再罵:「 你做乜X野係度呀?呢度唔係你既地方呀!返大陸啦!」 他形容胖同學額現青筋地不斷向兩名內地同學咆哮:「X你老母! 侵略者!」。

楊政賢本身是泛民中人,曾在民陣工作,入港大讀人權法, 可以想像到他的政治立場相當泛民, 但當他見胖同學這樣辱罵內地同學,也忍不住要出來干涉, 與胖同學理論。其中一名內地同學用手機拍攝當時的情況, 胖同學臨走前衝向那名內地同學,一手打在他的身上, 令他的電話飛彈至兩米以外的地上,然後揚長而去。 楊政賢雖然幫助了兩名內地同學, 但事後亦請求那位同學不要將該片段放上互聯網, 因為他害怕會遭人罵為「左膠」,出賣香港。

其後楊政賢覺得自己太懦弱而哭了,左思右想之下,最後還是在Fa cebook用一篇3000字的文章,把事件經過講出來。( 文章原文可看:http://goo.gl/ZRMZvN

我很支持楊政賢的行為,無論是建制或者泛民,即使不同政見, 都應該阻止仇恨的散播。我覺得香港愈來愈有激進化的傾向, 香港人開口閉口都是罵人的粗口,動手動腳也覺得很正常, 基本上不講道理,只是辱罵,逐漸變成香港政治常態。

觀乎事件本身,香港人及內地人的矛盾, 源於很複雜的政治體制背景,內地的「一制」與香港的「一制」, 本身就存在矛盾,再給反對力量放大,就演化成衝突。 微觀一點看事件有關的學位問題,胖同學說內地人「係侵略者, 搶哂香港人啲學位!」可以看看相關的政策。 香港在上一任特首的年代,有意將專上教育一定程度產業化, 定出大學有20%學額可以招收外來生,當中包括最多4%的教資會 資助學額和最多16%的自費學額, 就讀自費學額的外地生的收費亦比本地生高很多。 這個政策本來有經濟及社會效益。

從經濟上來說,政府將專上教育發展成本地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事實上,這政策是抄自美國、英國以及澳洲。 很多香港人把子女送到外國留學,其實是在光顧當地的教育產業。 從社會上來說, 政府另一個考量是希望透過吸納外地比較優異的學生來港讀書, 補充香港年青高質的勞動力。香港人口逐漸老化, 要求港人多生子女,不切實際,而透過開放部份大學學位予外來生, 他們畢業後一年內找到工作,可以留在香港就業, 是長線吸納優質移民、補充年青勞動力的方法。

不過,這個政策正如自由行政策一樣,亦有副作用。 自由行來港高峰期令購物旺區非常擠迫,觸發了排外情緒, 這種情緒被政客的刻意鼓動,慢慢在年青人心中產生了仇恨思想, 也在大學中爆發出來,變成排斥外來生。不要小看這種思想的萌發, 它最終會演化成「種族仇恨」的流血衡突。

猴年將至,講講新年願望,我希望社會少些仇恨,多些和諧, 雖然我明知這個願望會有些遙遠。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這是中美軟實力的血拼

 

中國人爲特朗普改了一個混名,叫做「川建國」,實在難以想像特朗普執政才100天,就會對中國做出這麼大的貢獻。

加拿大選舉剛剛結束,本來執政自由黨在上任總理杜魯多領導下,向特朗普叩頭,搞到民望急滑,不過接任的卡尼「冷手執個熱煎堆」,乘着特朗普壓逼加拿大成爲美國第51個州的風頭火勢,強硬回擊。結果加拿大人同仇敵愾,重新支持自由黨,令卡尼勝選。

這個戲劇性的轉折,或許從加拿大人買咖啡的習慣已經可以看到。加拿大人最近痛恨美國,將「美式咖啡」改名爲「加式咖啡」,抵制美國的Netflix和迪士尼,取消到美國旅遊的計劃,甚至沽售在美國擁有的渡假房產。相信加拿大人現在也開始明白,當日緊跟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實施100%的進口關稅,是傻得很徹底的行爲。

特朗普的殺傷力,從一個民調已經看到。據調查公司IPSOS最近公布對29個國家共2萬名成年人的調查顯示,環球受訪者認爲「美國對世界事務總體上有積極作用」的人數比例,從半年前的59%急降13個百分點到46%;相比之下,中國就在同一份報告中首次超越美國,從半年前有39%受訪者認為中國對世界的總體事務有積極作用,急升到49%。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調查在3月21日至4月4日進行,特朗普在4月2日開始向全世界徵收極其離譜的超額關稅,但調查未能反映之後環球洶湧的民情。如果現在再進行同樣調查,恐怕中國領先美國的百分比將會更高。美國政治學家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提出的一個「軟實力」的概念,奈伊曾任美國負責國際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深明美國操控全球之術。他認為自冷戰以來,美國除了靠軍事和經濟的「硬實力」領導全球之外,還懂得用「軟實力」讓全世界折服。美國有讓世界艷羨的科研能力,長期標榜自由多元的生活方式,向世界輸出美式流行文化,這就是美國真正的實力泉源。

不過特朗普上任100天,就完全摧毀美國的「軟實力」。在世人的眼中,美國不僅沒有變得更加偉大,她的商品服務以至於文化,就成爲過街老鼠,特別是在盟友中的厭惡感尤大。由於美國對親密的朋友也肆意霸凌,在上述民調的29個受訪國家之中,對美國印象較好的反而是南美洲或者亞洲的發展中國家,那些認爲美國對世界總體事務擁有積極作用的人數少於40%門檻的國家,反而是美國的緊密盟友,包括英國、意大利、愛爾蘭、澳洲、西班牙、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典、荷蘭和加拿大。

特朗普在這場關稅當中,叫全世界的國家來跟美國談判,去「親吻我的屁股」。當世界各國面對霸凌顯得又怕又怒、彷徨無助之際,中國就選擇和美國硬扛,反加美國關稅。中國外交部4月29日在公衆號發布中英文的重磅視頻,題爲《不跪!》,強調面對美國關稅打壓中國不跪,「因爲我們深知中國不退,弱國的聲音就有人傾聽,霸權的欺凌就有人阻擋,世界的公理就有人守護」。

外長王毅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議的時候,狠批美國拿關稅作籌碼,向國家漫天要價,如果選擇默不作聲、妥協退出,只會讓霸凌者得寸進尺。王毅呼籲金磚國家共同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

中國已經成爲全球反抗美國關稅霸權的先行者,發動全球南方國家和美國抗爭。有歐洲外交官私底下也表示,對中國強烈反抗美國的關稅霸凌十分讚賞,認爲只有中國才夠膽這樣做。其他國家在中國起來反抗之後,就採取觀望態度,和美國的談判時也採取拖字訣,不談怕惹怒美國,但是談的時候也不具體還價,談完和沒有談一樣。

國際社會就很像一個森林,不但比拼硬實力,還在比拼軟實力,不但比拼國家的力量,還比拼國家領袖的領導力,以及國民的堅韌性。

如今在中美第一回合的比拼中,美國這個惡霸就顯得相當無助,遇上中國的強硬反擊,遇到中國外交部發布《不跪!》的影片,連特朗普都選擇避而不戰,改爲由財長貝森特出來為特朗普執政100日總結,聲稱他得的數字是貿易戰會令中國1000萬人失業。不過,這一套靠嚇的話術,現在已經顯得蒼白無力,中國有意和美國硬扛下去。在這場軟實力的血拼中,中國已佔盡上風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