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金融大鱷肖建華回了內地,惹起是否銅鑼灣書店負責人李波事件翻版的疑雲,但知情人士話,肖建華是被勸導回國,過程不涉武力,肖建華又合法離境,根本沒有越境執法問題。
知情人士透露,在過了年三十晚的初一零晨,內地「游說人員」在肖建華的香港商界朋友陪同下,到四季酒店找肖建華。游說人員力勸肖建華回內地,協助調查官員貪腐及金融造市案件。
最後肖建華同意自願回內地受查,關鍵是其內地親屬全受控制,主要人物是在年三十晚團年時被抓捕。若肖不回內地,將由該等人士承擔有關案件的罪責。肖建華考慮和討價還價後,終於同意回內地。
所以後來香港警方翻看四季酒店保安錄映帶時,看到一行七人平靜離開,肖建華並無被挾持跡象,當中包括肖建華和他的兩個女保鑣。游說人員同意肖建華先在港找一個親友,然後才乘車由黃崗口岸過境。若肖建華是被挾持,他在汽車過去黃崗口岸香港入境處過境通道時,他大可呼救,因為入境處人員要逐一核對車上人員的身份證和樣貌,他若想求助,有很多機會,但他並沒有這樣做。
知情人士指,中國近年嚴打貪腐,並在全球追緝涉案的紅色通緝名單上的人物,及有關件案中的主要證人。中國知道涉案人士在外國的藏身地點,有時亦會派員游說他們回國,也有逃走超過十年的「紅通」名單人物,自願回國的例子。由於只是進行游說,不涉及越境執法的問題。
肖建華的明天系在內地根深葉茂,資產以千億計,當局控制肖建華後,主要調查的是大案要犯,而不是一般的小魚小蝦了。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接受報章專訪,指本港仍然面對外部勢力抹黑和制裁、潛逃者繼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本土恐怖主義及軟對抗四大威脅。在談及「軟對抗」時,鄧炳強點名指考評局前歷史科科目經理、《教育刺針》創辦人楊穎宇、時事評論員蕭若元,及被國安通緝的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作出挑撥和分化。
鄧炳強指,軟對抗者利用看似與國家安全無關的議題分化社會,企圖令市民憎恨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例如近期某中學學生在內地參加交流活動期間輕生後,楊穎宇就作出挑撥,誣蔑事件是國家逼香港學生前往內地交流而導致。
鄧並指出,楊於2020年在中學文憑試歷史科擬定了一條涉及日本侵華的題目,明顯是反中、辱華、媚日,本質是企圖危害國家安全,「他已經『走佬』去了英國,利用不同機會進行煽動。」
翻查資料,有關試題為「『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當時教育局曾批評試題「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考評局其後決定取消有關試題。
楊穎宇2021年1月聲稱「受巨大政治壓力辭職」,質疑有人因政治需要曲解題目。考評局其後發聲明反駁,強調從沒施壓或指示楊請辭。
楊辭職後,轉去《蘋果日報》開頻道介紹香港史,《蘋果》執笠後舉家離港前往英國,當時佢接受《立場新聞》採訪,形容「走得很急」、「好似著草咁」,抵埗後才通知母親。
被通緝的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和時事評論員蕭若元同樣被鄧炳強點名。鄧指出,兩人均以同樣方式進行分化。
高人話,「軟對抗」每日都在發生,尤其係一眾走佬外國的KOL,自恃身處海外,就成為搞「軟對抗」、煽動分化的主攻手。正如鄧局長提醒,市民要慎思明辨甚麼是真實情況,甚麼是別人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