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場罵戰 無人關心樓價問題

政事

一場罵戰 無人關心樓價問題
政事

政事

一場罵戰 無人關心樓價問題

2017年03月19日 21:43 最後更新:23:48

今晚舉行選委會特首候選論壇,三個候選人曾俊華、林鄭月娥、胡國興接受選委及公眾提問,本來以為會比電視辯論更高水平,多點政策問題辨論,例如講講好多人關心的樓價問題,怎料比電視辯論更似嗌交,火藥味夠濃,高水平欠奉。

抽到出來親身提問的選委,有八、九成是泛民選委,好多問題本身已相當政治化及針對林鄭,加上胡官和鬍鬚曾一樣主力砌林鄭,變成一個圍毆林鄭之局。不明白為何泛民選委只有325個,竟然有這麼多可以抽中,其中一個可能是泛民選委大多數有入紙提問。

辯論近乎罵戰,飲食界選委黃傑龍看不過眼,提問時話「辯論互相攻訐,不堪入目。林鄭月娥和曾俊華兩個候選人可否用舊同事身,欣賞及感激對方?」

林鄭話本是同根生,本想這次選是君子之爭,想自己做自己的事,不會做好多謠言,怎知仍然有針對她的很多料爆。她提到做發展局局長時做過阿John(曾俊華)的下屬(曾時任財政司司長),去他的房間開會,發覺他枱頭沒有什麼東西。她好羨慕,因為她做嘢要做好準備,要睇好多文件。

鬍鬚曾就回應話,佢同Carrie(林鄭)做了好多年同事,他了解林鄭的工作方式,林鄭不了解他,他要work hard 同work smart(努力工作,做得聰明)。鬍鬚愈講愈入肉,話林鄭辭職當日提到,若同事覺得她做事令他們不開心,她會致歉,「我好明白佢為乜應該道歉,其實好多人對佢有意見,我有十幾個同事幫我助選,我唔覺得Carrie有。做人要吸引到人幫你做嘢才成,唔可以自己做晒,這不是領袖。」

林鄭其後再回應,話曾俊華成日話無政府同事幫她助選,對她的助選團不公平。她接著數了好幾個前高官幫她助選。又話有一個AO飯局,她和曾俊華都是核心,她不想這批人分裂,所以特意無拉這些前AO助選。

曾俊華又再回應,話林鄭講幫她的是退休高級官員,他講的是落手落腳落區的人咁話。

Ariel聽完一輪,真係唔係好關心邊個幫他們助選,其實唔使咁執著。即使大部份選委提問都係咁政治性,候選人係唔係可以主動講講普羅市民較關心的問題,例如樓價呢?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接受報章專訪,指本港仍然面對外部勢力抹黑和制裁、潛逃者繼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本土恐怖主義及軟對抗四大威脅。在談及「軟對抗」時,鄧炳強點名指考評局前歷史科科目經理、《教育刺針》創辦人楊穎宇、時事評論員蕭若元,及被國安通緝的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作出挑撥和分化。

鄧炳強指,軟對抗者利用看似與國家安全無關的議題分化社會,企圖令市民憎恨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例如近期某中學學生在內地參加交流活動期間輕生後,楊穎宇就作出挑撥,誣蔑事件是國家逼香港學生前往內地交流而導致。

鄧並指出,楊於2020年在中學文憑試歷史科擬定了一條涉及日本侵華的題目,明顯是反中、辱華、媚日,本質是企圖危害國家安全,「他已經『走佬』去了英國,利用不同機會進行煽動。」

翻查資料,有關試題為「『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當時教育局曾批評試題「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考評局其後決定取消有關試題。

楊穎宇2021年1月聲稱「受巨大政治壓力辭職」,質疑有人因政治需要曲解題目。考評局其後發聲明反駁,強調從沒施壓或指示楊請辭。

楊辭職後,轉去《蘋果日報》開頻道介紹香港史,《蘋果》執笠後舉家離港前往英國,當時佢接受《立場新聞》採訪,形容「走得很急」、「好似著草咁」,抵埗後才通知母親。

被通緝的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和時事評論員蕭若元同樣被鄧炳強點名。鄧指出,兩人均以同樣方式進行分化。

高人話,「軟對抗」每日都在發生,尤其係一眾走佬外國的KOL,自恃身處海外,就成為搞「軟對抗」、煽動分化的主攻手。正如鄧局長提醒,市民要慎思明辨甚麼是真實情況,甚麼是別人煽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