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4多千人進攻政總

政事

4多千人進攻政總
政事

政事

4多千人進攻政總

2014年12月02日 09:20 最後更新:09:21

昨晚在金鐘又有包圍大台行動,不過今次不是激進派搶咪,而是有大批金鐘防線、救援隊及物資站義工圍住大台,要求與學聯、學民思潮「雙學」對質,要求雙解釋包圍政總行動失敗原因。

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指行動失敗因為協調不足,但前線義工代表完全唔同意,指周永康話協調不足之說,「完全是大話」,因為在行動升級前,學聯曾三度約見前線義工,交換部署及策略,但義工提出的意見,全部遭學聯否決。義工話昨日零晨示威者兩次重奪龍和道前,警力銳減,事不尋常,在東邊防線反有大量警員聚集,義工多次要求在大台的周永康呼籲示威者退去,但周永康一再話「俾啲時間佢地」,沒有叫停,結果警方清場,令很多人受傷。

義工指責學聯在人數不足下強行將升級,導致數名成員「傷嘅傷、拉嘅拉」,要求「雙學」現身對質交代失敗原因。

其實義工的分析好正確。據政府消息,昨日「雙學」包圍政總失敗的原因,主要是發動出來的人數不足,警方估高峰時有4000幾示威者,但警力就有3000多人,到天光示威者人數減少時,示威者根本無力維持佔領。「雙學」明知早上到返工時間警方一定要清龍和道,但不認輸不肯退,硬頂警方清場,就令示威者受傷。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近年建築工程的致命意外增多,部分涉及承建商的違規行為,原來負責跟進的屋宇署監管不力,拖延處理,大多數違規承建商並無處分。

申訴專員公署日前公布主動調查行動結果,揭發屋宇署收到勞工處提供的建造業承建商定罪個案後,竟誤以為要收到詳細資料才跟進,沒主動了解是否導致致命意外等情況,因而在2011至2021年的10年間,僅就一宗個案向註冊承建商作紀律處分,個案更處理長逾6年,申請專員批評情況「絕對不理想」。

2022年9月安達臣道發生冧天秤事件,導致3死6傷。承建商的違規問題惹起關注。

2022年9月安達臣道發生冧天秤事件,導致3死6傷。承建商的違規問題惹起關注。

建造業的職業安全問題由勞工處及屋宇署監督,但出現政出多門陋習。申訴專員公署日前公布主動調查行動結果,指屋宇署與勞工處就建築安全表現欠佳的註冊承建商,原本有紀律處分轉介機制,但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屋宇署過往一直誤以為勞工處會主動提供個案詳情,故沒有主動了解承建商有否造成致命意外,就放生了相關承建商。由2011至2021年的10年間,該制度下僅一間名單中的問題承建商,經歷6年拖延,才被處分。

申訴專員公署高級調查主任黃靜雅認為,當中有多處延誤,如屋宇署收到勞工處的轉介一年後才完成分析,再要求勞工處提供詳細的個案資料,在獲取資料一年後,又再徵詢法律意見,整個程序冗長,效率低下。

申訴專員公署建議屋宇署主動與勞工處釐清轉介機制的程序,並跟進過往遺漏的個案,已經要求勞工處提供2015至2023年,58宗與建築工程有關、涉及地盤死亡事故並已定罪個案的詳細資料。

消息指,公署調查報告揭露屋宇署10年不作為,令特首李家超大感震驚,在昨日政府高層早上召開的早禱會上,討論事件,批評監管不力。特首認為事件反映3大問題,首先是是組織文化有問題,所以才會不作為。其次是管治力度不足,所以才會多番拖延。第三是主管督導責任不足,所以有問題不能早早發現解決。如今要快速解決這個難題,部門主管就要負責,所以考慮推出「部門主管問責制」,向主管問責,以提升管治能力。政府期望引入新制度後,政府部門各級人員能夠每日「三省吾身」,主動找出問題、跟進處理。

高人話,現在政府頂層包括局長有政治問責制,但部門主管不用問責。引入新制度,可令部門首長有更承擔感,更好地督促下屬做好工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