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早晚「刷牙」習以為常,各種各樣的牙刷,用電不用電的,超多花款,牙膏亦有不用味道,更聲稱能抗敏、美白。究竟「牙刷」何時出現於日常生活?「牙刷」未發明前,古人又如何護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相傳早在三國魏晉南北朝,已有達官貴人用類似小楊枝,即是現代人說的「牙籤」,來剔除齒間食物殘渣。1976年考古專家在江西一個墓穴當中找到金製楊枝,考證後推斷出來。

至於中國最早記載用來清潔牙齒的用具是「楊柳枝」,晚唐時期的民眾將楊柳枝浸水,要用的時候就用牙將楊柳枝咬開,楊柳纖維就會散開,就是原始牙刷雛型,古語「晨嚼齒木」就是這個意思。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到了唐末至宋代,潔齒方面有大進展,出現類似牙膏的物品,古人以茯苓等藥材煮成「古牙膏」,早上漱口,再用手指當牙刷用,又或者用楊柳枝加上「古牙膏」。古書記載,南宋已經有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店鋪,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鑽毛孔上植馬尾,和現代牙刷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