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上班族都為了瞓懶覺而隨便吃早餐,但如果早餐沒選對很可能會讓你容易變胖。有人總結出以下10種早餐食品,是讓你容易變胖的元兇。
設計圖片
1.白吐司(114kcal/片)
屬於精製食品且纖維量低,會快速被分解為單醣使血糖驟升驟降;此外,胰島素也會上升,容易讓人感到疲勞及肚子餓。
2.白粥(128kcal)
有些人以為吃粥夠清淡,但其實白粥的升糖指數高,容易加快血糖上升,易使人感到疲勞及飢餓感來得快,導致午餐吃更多。
設計圖片
3.果汁(160kcal/250毫升)
相較於新鮮水果,欠缺維生素,所以建議水果直接攝取,營養價值更高。
4.腸粉(223kcal)
腸粉雖能飽肚,但升糖指數高,搭配花生醬、甜醬、油及鹽等都會導致高度肥胖。
設計圖片
5.魚肉燒賣(245kcal/5粒)
這由少量魚肉與豬肉、豬油混合而成的食物,熱量高,只要吃5顆就等同吃一碗飯。
6.鮪魚三明治(336kcal)
熱量高且脂肪高,還塗抹大量沙拉,超容易胖。
7.菠蘿包(340kcal)
高熱量高脂肪,再加上使用氫化植物油製造,內含反式脂肪容易提升壞膽固醇;此外還欠缺纖維,飽足感難以維持。
8.鬆餅(350kcal)
所使用的原料為牛油、糖和全脂奶,可說是導致肥胖的元兇。
9.炒麵(486kcal)
一早攝取油麵拌炒各種食材與醬料的炒麵,恐怕有高鈉、肥膩的危機。
設計圖片
10.三文治(563kcal)
高油、高脂又高鈉,早餐店的加工肉精製鹽分高,吃多對人體有害;炒蛋也加入大量食用油,脂肪高更易胖。
有研究顯示近15年來97個國家居民的購物習慣,發現各國超市和便利店的數量都大幅增加,居民購買的不健康食品越多,也更容易肥胖。
超市和便利店密度不斷增加
據外媒報道,從2009到2023年,全球連鎖超市和便利店的密度增長23.6%,緬甸連鎖便利店的密度每年增加約21%,越南每年約增加18%,柬埔寨每年約增加12%。
阿聯酋和美國的居民「最具購買力」
這些超市和便利店的線上購物平台也辦得如火如荼,相較於2014年,2023年人們線上下單食品的支出增長了325%,其中阿聯酋和美國的居民「最具購買力」。2023年,阿聯酋在這方面人均消費617美元(約4794元港幣),與2014年相比增長了570%。美國2023年這方面的人均消費為387美元(約3007元港幣),比2014年增長125%。
不健康加工食品導致肥胖人口增加
據統計,從2009年到2023年,一些連鎖便利店的不健康加工食品銷售額增長了10.9%,這一數據增加最多的國家,肥胖人口的增幅也最大。以老撾為例,2009年後,該國人均連鎖便利超市和便利店的數量每年增加15%,與2009年相比,該國的肥胖人口比例2023年翻了一番。
Getty示意圖
英國禁止商家將不健康食品擺放在顯眼地方
很多國家的肥胖人口比例都在上升,因為連鎖便利超市和便利店出售大量過度加工的食品,這些食品含有大量的糖、脂肪和鹽,會對食用者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商家還會通過降價、將這些食品擺在更顯眼的地方、電視宣傳等方式做推銷。一些國家已經對這些問題採取行動,在英國,政府出台了相關法規,禁止商家將不健康食品擺放在貨架更顯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