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社會共融」和「包容接納」,但要在生活上實踐可以怎樣做?

科大舉辦的水底機械人比賽來到第三屆,吸引了主流與SEN的學生參加

科大舉辦的水底機械人比賽來到第三屆,吸引了主流與SEN的學生參加

香港科技大學連續第三年舉辦水底機械人大賽,吸引約300名來自42間中小學參與,規模是歷年之冠。比賽的特別之處就是打破傳統框框,邀請主流學校、有特殊教育需要(SEN)、肢體殘障以及少數族裔學生共同參加,同時鼓勵一般較少接觸機械工程的女同學一起享受玩機械人的樂趣。

更多相片
科大舉辦的水底機械人比賽來到第三屆,吸引了主流與SEN的學生參加

科大舉辦的水底機械人比賽來到第三屆,吸引了主流與SEN的學生參加

同學需要控制機械人在水底完成任務 (大會提供相片)

同學需要控制機械人在水底完成任務 (大會提供相片)

SEN 的同學分工合作,完成製作機械人 (大會提供相片)

SEN 的同學分工合作,完成製作機械人 (大會提供相片)

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保良局志豪小學及青年會書院充分展現其團隊合作精神,最終勇奪聯校最佳共融獎

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保良局志豪小學及青年會書院充分展現其團隊合作精神,最終勇奪聯校最佳共融獎

科大環球社會中心總監胡錦添教授表示,當初受視障同學啟發,開始舉辦水底機械人比賽

科大環球社會中心總監胡錦添教授表示,當初受視障同學啟發,開始舉辦水底機械人比賽

科大學生導師陳穎裕(左) 和趙嘉鏵(右) 均覺得這個活動別具意義

科大學生導師陳穎裕(左) 和趙嘉鏵(右) 均覺得這個活動別具意義

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的張梓鈞 (中) 與保良局志豪小學的兩位同學老友鬼鬼

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的張梓鈞 (中) 與保良局志豪小學的兩位同學老友鬼鬼

同學需要控制機械人在水底完成任務 (大會提供相片)

同學需要控制機械人在水底完成任務 (大會提供相片)

比賽第一部分由每間學校派出代表,操作各自的機械人,在限時之內完成任務。第二部分則要以三間學校為一組,齊心合力共同完成任務。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保良局志豪小學及青年會書院充分展現其團隊合作精神,最終勇奪聯校最佳共融獎。羅怡基的老師張靜茵稱,不希望同學只在學校學習,而是應該走進社區,學習與別人相處,同時其他主流學校的學生也要學習與SEN同學相處,達到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效果。

SEN 的同學分工合作,完成製作機械人 (大會提供相片)

SEN 的同學分工合作,完成製作機械人 (大會提供相片)

絕對不要少看SEN同學,他們各有所長,而且懂得分工合作,同時獲得最佳團隊合作獎。行動不便,需以輪椅代步的田子俊把機械人畫成「波兒」,並負責控制機械人,他說同學們的打氣聲使他終能順利完成任務;另一名同學張梓鈞則信心滿滿表示自己的眼睛很好,可以清楚看見機械人在水底的活動,並引領它向前向後走動。

陸證恩分享在機械人壞掉的時候,同學們輪流吃飯,其他人則繼續修理。林凱喬則指出,雖然曾與同學們爭著控制機械人,氣得差點把表格撕破,但最後都以大局為重,「原本說好我們輪流控制機械人,但最後都沒有輪到我,有點失望,不過不要緊,希望下次有機會。」最後,隊長楊智翔笑言在頒獎時,看見自己的大合照被放在螢幕上並宣布為得獎隊伍,實在非常高興。「42隊裡面我們是唯一一隊拿到這得獎,我覺得我們真的很厲害。」

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保良局志豪小學及青年會書院充分展現其團隊合作精神,最終勇奪聯校最佳共融獎

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保良局志豪小學及青年會書院充分展現其團隊合作精神,最終勇奪聯校最佳共融獎

保良局志豪小學的的小五生劉倬縈認為活動很有意義,比賽也令她明白共融是什麼回事,更讓她學會團體合作精神。他們與SEN同學分工合作,負責不同的任務,合作性很高。老師王文龍則覺得活動讓同學有機會與SEN學生接觸,了解並理解別人的需要,在同理心教學方面有很正面的幫助。

科大環球社會中心總監胡錦添教授表示,當初受視障同學啟發,開始舉辦水底機械人比賽

科大環球社會中心總監胡錦添教授表示,當初受視障同學啟發,開始舉辦水底機械人比賽

提到將機械人比賽及共融的概念結合,比賽籌委會主席、科大環球社會中心總監胡錦添教授表示,當初向視障同學介紹科學和機械人知識,被同學的一句說話啟發。「2013年我到視障學校介紹機械人,講座完結後,有同學希望我可以帶他們參加水底機械人比賽,因此開始研究利用簡單設計,令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體驗砌機械人的樂趣。當中最困難的是要從多角度考慮,要在設計和活動流程上的配合,希望凝造出一個公平環境,鼓勵更多同學參賽。」

科大學生導師陳穎裕(左) 和趙嘉鏵(右) 均覺得這個活動別具意義

科大學生導師陳穎裕(左) 和趙嘉鏵(右) 均覺得這個活動別具意義

科大工程系一年級生趙嘉鏵擔任活動的學生導師,他說不可以手把手幫助參賽者,而是要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其實SEN的同學可能只是身體上有殘缺,頭腦也很聰明,我們不需要根本不需要優待他們,要做的只是耐心地指導。」修讀商科的陳穎裕則坦言,參加這個活動故然是希望增加自己對機械人的知識,但背後還有更大的意義。原來她的弟弟也是 SEN學生,患有讀寫障礙,儘管學習十分用功,成績也不見得有進步。她說希望透過這個提倡共融的活動,運用自己小小的綿力,讓SEN的同學知道其實社會上還有很多人關心、關愛他們。「修讀商科,最終的目的是服務社會,與這個活動的宗旨一脈相承。」

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的張梓鈞 (中) 與保良局志豪小學的兩位同學老友鬼鬼

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的張梓鈞 (中) 與保良局志豪小學的兩位同學老友鬼鬼

「社會共融」不再只是口號,從是次水底機械人比賽中,我們可以確確實實地看到集觀賞性和多層意義於一身的活動。希望學界日後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讓更多學生親身體驗「共融」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