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近年成為不少本港初創企業的尋夢園,現時至少有六百家本港初創企業在大灣區發展,《星島》走訪多家初創負責人,包括已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企業,亦有去年已進駐內地的企業,及正努力打入內地市場的新鮮人,當中有人提到曾因中港法例差異而「交足學費」,及尋找內地生意夥伴時遇上困難。不過,他們均指,影響最深遠還是近三年的疫情,有知名水耕種植公司因此被逼取消大灣區發展大計,亦有主辦中非文化交流機構及設計公司受制中港分隔,無法舉辦交流團及參加展覽,影響發展。他們盼望疫情過去後,能走出去與世界接軌。
本港現時約有四千多家初創企業,當中有不少走進大灣區,據香港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編制的《初創企業名冊》,在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九個廣東省城市成立,且不超過五年的香港初創共有一百一十家,涵蓋科研創新、專業服務、生活消費、休閒時尚等行業。協助青年到大灣區創業的香港青年協會業務總監鄧良順指,若計及早年成立及在澳門發展的本港初創,數量應達六百家,而據初創負責人反映,在內地普遍面對的最大困難,來自兩地法律及會計等制度不同,及不知道怎樣尋找適合自己行業的城市。
廣告字眼較嚴謹 勞工法須摸索
主力研發「氧聚解空氣處理技術」及製造空氣淨化機的初創企業信山實業,將科技大學所研發的空氣處理技術「商品化」,該公司董事詹嘉慧稱,一四年成立廣州分公司時,曾因中港法例差異而碰釘,交了不少「學費」。她舉例指,簡單如賣廣告,內地《廣告法》規定宣傳字眼是不可用「最」字,較香港嚴謹。另外,內地勞動法亦與香港勞工法例不同,早年曾聘用一名內地女職員,對方上班不久便懷孕,每日交病假紙請病假,但按內地法律,僱主不可因她懷孕請病假而扣糧。她指,這類事務反映中港法規不同,港商須重新摸索,其後她聘用內地法律顧問處理相關事務,相關問題迎刃而解。
研發製衣流程自動化系統的鄧光業,於去年五月在東莞成立研發基地,他指,當初對內地財務安排、公司法及版權法等都不熟悉,細閱相關內地法律文件,感到困惑是「每個字都明,但放在一起就不明白,特別是內地詞彙較艱深」,其後獲當地友人協助才解決問題。他又指,在尋找內地生意夥伴時亦倍加小心,舉例曾尋找電腦伺服器供應商時,獲多家公司提出合作,惟通過內地友人的人脈,始發現大部分公司不及格,當中更有背景不明的一人公司,因擔心受騙,最終與另一家過去曾合作的公司簽約。他特別提到,疫情下中港分隔未能回內地視察,幸好有親友在廣州,委託對方代為到東莞廠房處理業務,才未至於出現管理真空。
封關無法簽約 交流活動終止
事實上,持續近三年的疫情,令本港初創企業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一三年成立的綠芝園是本地首家設於工廈的「魚菜共生」水耕農場,其創辦人譚嗣籇指,一九年獲邀到橫琴科技園開展九萬呎廠房,當時預期產量可增加十倍,供應澳門、珠海、廣州及江門等城市,並預定於二○年的農曆新年後簽約,可是隨着內地爆疫封關無法簽約,頓打亂擴張大計,甚感挫折。同時,疫情持續下,相關擴張計畫亦一再推遲,十分無奈。
教育大學畢業生林紅恩,去年四月成立促進中國與南非文化交流的初創企業,現時於香港,深圳及開普敦都設辦事處,但疫情下內地的出境交流活動終止,令業務減少近三成,須轉型辦綫上課程,而且中港仍未通關,過去一年半一直未能到深圳辦理公司註冊手續。
未能出席內地展覽礙發展
本港設計師Irene早前在設計比賽勝出,有感本港設計在廣東省甚為受落,萌生進軍大灣區的念頭。她自言不熟悉內地事務,雖然有參加出口商會的平台,在內地舉辦展覽會,客戶亦可網上購買產品,但她認為,未能親身到內地出席展覽,與客戶講解設計理念,及跟當地同業交流,實際上有礙發展。
貿發局去年八至九月訪問三百零八家於大灣區成立、不超過五年的本港初創企業,發現初創主要面臨資金不足、難以尋找投資者等困難,只有約三成有意在未來三年擴展,亦有初創承認疫情持續窒礙擴張。面對持續的疫情,林紅恩已定下走出去的計畫,正籌辦明年七月在南非舉行的可持續發展峰會,屆時會邀請本港學者出席,若屆時內地未通關,會邀請內地學者參加綫上會議。綠芝園創辦人譚嗣籇亦指,過去兩年成功研發具遙距功能的貨櫃水耕場,近日已到海外推廣洽商,爭取與世界接軌。
認清定位再選適合落腳點
本港近年積極推動初創,對於有意投身者有何建議?青協業務總監鄧良順提到,大灣區的市場龐大和營商成本低,各城市各有特點,如深圳、廣州及東莞集中了金融科創及製造業基地;珠海和佛山則較多文創產業,不同城市提供各種優惠政策,應先了解各城市特點,再決定適合的「落腳點」。信山實業董事詹嘉慧亦建議,初創認清自己定位,她稱,內地市場較香港大,競爭更大,推廣上要準確擊中目標客戶群,與定位和策略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