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AI輔助內窺鏡技術 提升消化道癌症診斷治療成效

社會事

中大AI輔助內窺鏡技術 提升消化道癌症診斷治療成效
社會事

社會事

中大AI輔助內窺鏡技術 提升消化道癌症診斷治療成效

2023年12月26日 08:00 最後更新:10:57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發現用AI輔助內窺鏡技術,可以提升消化道癌症的診斷及治療成效。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趙偉仁 (中大醫學院圖片)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趙偉仁 (中大醫學院圖片)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趙偉仁說,內窺鏡是診斷消化道癌症最好的方法,但會有漏診癌症的風險。中大2021年4月至去年7月期間,將766位接受大腸内窺鏡檢查的病人,隨機配對22位接受內窺鏡訓練少於3年、少於500個案經驗的醫生或實時人工智能輔助系統,發現使用實時人工智能輔助系統的腺瘤檢測率增幅達13%,同時能偵測更多較小及扁平瘜肉。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柳浩城醫生 (中大醫學院圖片)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柳浩城醫生 (中大醫學院圖片)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柳浩城說,進行大腸內窺鏡檢查時,醫生需要一定經驗及技術,傳統大腸鏡有機會遺漏26%腺瘤及9%高危腺瘤,實時人工智能輔助系統會以綠色框,圈起可疑地方提醒醫生,減低遺留大腸瘜肉的機會,協助經驗較淺的醫護人員,提升大腸內窺鏡檢測準確度。

中大醫學院圖片

中大醫學院圖片

中大醫學院圖片

中大醫學院圖片

另外,當發現早期腸胃癌症後,可採用無創內鏡手術「黏膜下剝離術」治療,利用內窺鏡及特殊的手術電刀切割需要化驗的組織。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葉瀚智指出,手術的技術需求很高,初學者容易因無法準確判斷黏膜層的位置,錯誤刺穿肌肉層,造成手術中或手術後出血及穿孔。中大開發內窺鏡手術平台AI-Endo,人工智能會自動識別手術流程及提示手術中的組織結構及路徑,提醒醫生正確剝離層面和方向,減低造成出血及穿孔的風險。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 首次會議日內瓦舉行

2024年05月15日 01:53 最後更新:10:51

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首次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外電報道,會議以閉門方式舉行。

中國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日前表示,會議是落實中美元首三藩市會晤的共識,就人工智能科技風險、全球治理以及各自關切的其他問題進行交流。

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首次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資料圖片)

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首次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資料圖片)

美國研究人工智能威脅的專家認為,中美這次會議是一次相互了解的會議,可能不會產生具體成果,但可以讓雙方對話。這名專家又指出,現在最重要的是,雙方都意識到,如果人工智能被武器化或被濫用,雙方都會損失慘重。而目前最大的風險領域之一是特別是用於虛假資訊活動的深偽技術。

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各國關心的熱門議題。(Getty資料圖片)

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各國關心的熱門議題。(Getty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