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梁賀琪:DSE跑輸大市

博客文章

梁賀琪:DSE跑輸大市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梁賀琪:DSE跑輸大市

2024年03月20日 07:00 最後更新:13:47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近年面對各方面競爭,業界有恨鐵不成鋼之嘆,向上游教育慈善基金會主席梁賀琪博士撰文,題為「DSE跑輸大市」,指出DSE有推廣乏力的問題,全文如下:

向上游教育慈善基金會主席梁賀琪。

向上游教育慈善基金會主席梁賀琪。

跑步輸給比我們腿長的跑友,我們可以自怨先天不足;但輸給比自己腿短的,就必須檢討是否鍛鍊不足了。

3月15日內地高考的港澳台僑生聯考(聯考) 截止報名,儘管這考試2024年的報名資格收緊,但人數仍然創新高,報名考生數為11,443人。2023年流水號顯示為7,841,最後核實為7,238人。去年比2022年的5,038人,漲43.7%,今年再暴漲40.1%,雖然比坊間之前估計的14,000為少,但畢竟已經破萬。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 比較之下,完全跑輸大市。2024年DSE報考人數為50,803 ,比2023年下跌20人,然而2006年在港出生人數為65,626人,這些人如今適齡考DSE,當中流失了多少人往其他學制?大家一看就明。聯考與DSE不是完全可比;但內地港生佔聯考增長人數的70%,他們用腳投票,表示不想考香港的試,不想走香港學制,只想利用港籍身份繞過內地高考,收取港籍的升學紅利,用聯考這條渠道考入內地雙一流大學,之後繼續留在國內生活及發展。

特區政府很想搶人才,但結果是讓港籍寶寶名正言順到香港來考個自家製的DSE考試也做不到。港澳台僑生聯考顧明思義是方便「華僑」子弟回國升學的考試,出路主要只在國內升學一途。DSE卻聯通世界,包括海外各校、香港各大學及國內大學,合共600多所大學全部承認。本來DSE佔優,可是內地港生就是不選。

梁賀琪主持教育講座。

梁賀琪主持教育講座。

我在香港土生土長,前線教育工作一做三十多年,深深體會到一大班同齡人共同讀同一個公開考試課程,同時共赴一個挑戰,這個經歷有多大凝聚力!當年全港十萬人一齊考會考,一齊抱怨為什麼要選《聽陳蕾士的琴箏》做指定課文,一齊背《六國論》,一齊在高考場外對當年的Use of English Section E Practical Skills 的答案;一齊笑著把《木蘭辭》改為「織織復織織,木蘭好招積」;會考中文作文題目「檸檬茶」一齊紛紛議論。這些青少年的共同話題與經歷消失了。中產以上孩子走西方學制如IB , AP , GCE 等考評系列,其他繼續走本地學制考DSE。沒有了共同話題與努力方向,社會提早分層。這些同喜同憂的經歷,已經只能變成香港人的共同回憶。

現在考IB的考IB,選GCE系的選GCE系,現在連英文不太好的港籍生都棄升學出路明顯較寬的DSE 不讀,去考只可以衝內地高校的聯考。

各種類型考試搶走香港學生。

各種類型考試搶走香港學生。

所謂「搶」人才,談何容易?

過去幾年不斷傳出對DSE不利的謠言,最近一次為一月份時傳出2024年DSE成績不被國際認可,然而實情只不過是通識改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演變中,未及公布收生細節的短短空檔期,或許有人誤會,或許有人刻意造謠所致。考評局、教育局雖然馬上澄清,但腔調及方式輕描淡寫,結果就是假消息比真相跑得快、跑得遠,“False news travels faster than true stories.”。 這種處理方法非常符合詩教的溫柔敦厚,但完全沒有孟子的反駁精神,「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在香港急需人才的情況下,可能鄧炳強局長的「應變反駁隊」更能配合當前局勢,鄧局長說:「我哋要用一個反駁形式俾市民知道佢講嘢係假嘅。」這種方式應該遠比在教育局官網出一個一個月出幾次格式一模一樣的公函有效得多。2024年,無疑DSE跑輸了大市,但接下來2025至2030,香港將迎來出生人口已到升高中年紀高峰期的6年。過去的讓他過去,來者卻可追。

過去十年來,我寫關於DSE的文章合共超過十萬字,由去年年中開始亦拍短視頻,放在內地的社交平台上。最近澄清關於DSE十大誤區的一條收視率甚高,某程度上反映兩地在這議題上的訊息差甚大。內地港生其實不限於2004年至2012年出生的跨境學童,還有因優才、高才等引入香港的年青及優質家庭的孩子,他們是否能真正落地香港,與香港土生土長的年青一代共融,很大程度決定於DSE的發展及推廣,單就這個原因,無論任何崗位的香港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是DSE「應變反駁隊」的成員。

說好DSE故事,就是說好香港故事。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受港產片熏陶立志做「新紮師姐」 「港漂」奮鬥12年加入警隊:有心不怕遲

2024年04月29日 10:59 最後更新:11:05

加入警隊「有心不怕遲」,將於今個星期三出版的《警聲》,就分享了一位「港漂」師姐的12年奮鬥路。

現年35歲的王碩生於大連的書香世家,母親和外婆均為老師,而她卻受港產片中警察的正氣形象熏陶,立志到香港成為「新紮師姐」。她十多年前大學畢業後即隻身赴港發展,以「港漂」身分追尋夢想。

受港產片中警察的正氣形象熏陶,王碩立志到香港成為「新紮師姐」。

受港產片中警察的正氣形象熏陶,王碩立志到香港成為「新紮師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王碩一步步實現目標。她先於2011年入讀香港理工大學,翌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在一所小學擔任教學助理。為了符合留港七年才可申請永久性居民身分的條件,多年來她份外努力地工作,爭取學校續約聘用,以通過成為警察的首道門檻。

王碩坦言在香港十多年間,面對的難關多不勝數,包括學好廣東話、適應濕熱天氣、接受與家鄉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居住環境等,幸好關關難過關關過。她特別感謝小學同事和學生的幫助,讓其漸漸掌握廣東話的應用,融入香港文化。

王碩於2019年正式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有深近視的她完成矯視手術後,於2022年首次投考警隊,惜未能過關。她一直鼓勵自己「有心不怕遲」,在當輔警的朋友指導下,她積極提升體能及鍛鍊面試技巧。一年後她捲土重來,成功獲得警隊取錄。

經過12年的奮鬥,王碩終於加入警隊。

經過12年的奮鬥,王碩終於加入警隊。

12年的努力,王碩得償所願,於警察學院畢業後,被派到灣仔警署開展其警務生涯。正所謂「民生無小事」,只要是市民求助,她均全心全意盡力處理,貫徹「心繫社會」的警隊精神。她最記得是處理一宗網上投資騙案,來自江蘇的事主痛失巨款,「錄口供期間,報案人流露尋死念頭,我直接用普通話開解她,大家同聲同氣,成功平復她的情緒,挽救生命的同時,亦問到更多有助破案的線索。」

擁有北方人的熱情性格兼樂於助人的王碩,希望將來有機會向刑事偵緝方面發展。她以個人經歷,鼓勵包括「港漂」等有心人加入警隊,使香港繼續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安全及穩定的社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