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神十八太空人見傳媒 稱期待每秒7.9公里速度與激情

兩岸

神十八太空人見傳媒 稱期待每秒7.9公里速度與激情
兩岸

兩岸

神十八太空人見傳媒 稱期待每秒7.9公里速度與激情

2024年04月24日 12:38 最後更新:15:53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明晚(25日)發射,3名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會見傳媒。

神舟十八號定於25日晚上8時59分發射,將在太空站駐留大約6個月,計劃在10月下旬回航。

4月24日,神舟十八號太空人葉光富(中)、李聰(右)、李廣蘇(左)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新華社

4月24日,神舟十八號太空人葉光富(中)、李聰(右)、李廣蘇(左)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新華社

1980年9月出生的葉光富擔任指令長,他2021年10月曾經執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他在記者見面會上說,很幸運趕上偉大的新時代,為載人航天事業的神聖任務和責任擔當,形容第一次飛行是飛員圓夢的激動和興奮,今次作為指令長,壓力更大、責任更重。面對挑戰,他和兩名隊友及整個團隊已經做好充足準備,對完成任務信心滿滿。

1989年10月出生的李聰和1987年7月出生李廣蘇,都是中國第三批航天員,是首次執行飛行任務。李聰說,從天空到太空,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每名航天員都要經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斷磨鍊,都要始終保持飛行和準備飛行兩種狀態。

4月24日,神舟十八號太空人葉光富(中)、李聰(右)、李廣蘇(左)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美聯社

4月24日,神舟十八號太空人葉光富(中)、李聰(右)、李廣蘇(左)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美聯社

李廣蘇說,任務中他主要負責空間試實驗項目,涉及航天醫學、基礎物理等前沿科學問題,三人工作上雖有分工,但他們分工不分家,團結如一人,所有操作都互為備份。他又說,期待每秒7.9公里速度與激情,在工作之餘,也會看一看祖國的錦繡山河,「從太空視角找一找養育培養過我的地方」。

4月24日,神舟十八號太空人葉光富(中)、李聰(右)、李廣蘇(左)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新華社

4月24日,神舟十八號太空人葉光富(中)、李聰(右)、李廣蘇(左)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記者見面。新華社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空間站「養魚」20日 4條「魚航員」狀態良好

2024年05月21日 10:20 最後更新:11:14

中國科學院專家近日在北京介紹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的進展情況,表示在軌運行穩定,4條斑馬魚狀態良好。

中國空間站「養魚20日 4條「魚航員」狀態良好

中國科學院專家在北京介紹了國內首個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的進展情況。該項目利用太空站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態實驗組件,在問天艙生命生態實驗櫃中進行斑馬魚實驗。目前,實驗在軌運行穩定,4條斑馬魚的狀態良好。

神舟十八號(微博圖片)

神舟十八號(微博圖片)

生物將用於在軌建立穩定運行的太空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於4月2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搭載3名航天員、4條斑馬魚和4克金魚藻進入太空。這些生物將用於在軌建立穩定運行的太空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以實現中國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郑偉波:斑馬魚在微重力環境下表現出異常的定向行為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郑偉波介紹,航天員已成功進行了兩次水樣採集和一次魚食盒更換操作。他們觀察到斑馬魚在微重力環境下表現出異常的定向行為,如腹背顛倒游泳、旋轉運動和轉圈等。科學家將利用回收的水樣、魚卵以及相關視頻,開展對脊椎動物生長發育和行為在太空環境中的影響研究,同時為太空密閉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研究提供支持。

斑馬魚(微博圖片)

斑馬魚(微博圖片)

王高鴻:斑馬魚可作為許多人類疾病的研究模型

此外,中國科學院學部局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主辦,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承辦的名為「天地共播一粒種——青少年與航天員一起養斑馬魚」的科學教育活動於5月19日在北京啟動。該活動旨在利用太空站的科技資源優勢,搭建科學探究實踐平台,組織青少年設計並製作一個地面小型密閉水生生態系統,供4條斑馬魚生活一個月,並進行科學觀察。

央視圖片

央視圖片

在活動現場,科學家向同學們贈送了斑馬魚樣品並回答了他們的問題。研究員王高鴻表示,斑馬魚作為「模式生物」與人類基因組相似度高達87%,可作為許多人類疾病的研究模型。同時,斑馬魚也需要通過生長階段、活力和健康等方面的層層選拔,成為「魚航員」。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