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肉身擋死神!「我跪下去才有人停車」 梅大高速倖存者截停來車救多命

博客文章

肉身擋死神!「我跪下去才有人停車」 梅大高速倖存者截停來車救多命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肉身擋死神!「我跪下去才有人停車」 梅大高速倖存者截停來車救多命

2024年05月04日 13:27 最後更新:14:01

廣東梅大高速嚴重塌方造成40死重大傷亡,期間有倖存者以肉身阻擋後方繼續前行的車輛,避免更多傷亡,事蹟曝光令人動容。

廣東梅大高速嚴重塌方造成重大傷亡(網上圖片)

廣東梅大高速嚴重塌方造成重大傷亡(網上圖片)

5月1日內地迎來長假首日許多民眾趁假期出行,廣東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陽路段於凌晨發生嚴重塌方事故,最終造成48人死亡多人受傷,另有3人DNA待進一步比對確認。殘酷的意外事故隔斷許多人出行、回家的路,更有人因此痛失至親至愛,生死離別猝不及防。

梅州饒先生一家幸運躲過塌方意外

當日梅州饒先生一家在意外當日首先發現意外更幸運躲過,幸免於塌方之難後,竭盡所能呼喊、示意,甚至跪在路上攔停後方車輛,他們奮不顧身的救人之舉讓這場悲劇沒有變得更糟。

事故現場(網上圖片)

事故現場(網上圖片)

5月1日淩晨2點10分左右,饒先生開車經過梅大高速公路大埔往福建方向,茶陽路段出口方向2公里左右。當時夜空晴朗,視線不錯,這也令饒先生做出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判斷,他回憶「我看到前方有一塊地方是黑的。」本以為是積水,於是變道至左側快車道,快速通過。他開的是7座商務車,車上載有7名家人,除了妻子、兩個孩子,還有他的母親和岳父母。因為離疑似積水的位置很近,變道時饒先生使勁踩了一腳油門「感覺車像飛了起來」,落地後,車胎爆了。

饒先生坦言,如果不是因為爆胎,他會以為自己只是進行一次正常的變道,或是躲過一次飛濺的水花。下車後,饒先生震驚地發現,深色區域不是水窪,而是塌陷的車道,爆胎也是由於輪胎落在塌方後路面的尖銳位置引起的。饒先生後來推斷,自己是塌方發生後第一個通過此處的司機。

全家7口呼喊阻後方車輛卻無濟於事

饒先生一家即下車打報警電話,後方車輛仍在不斷駛來,饒先生的妻子最快穩住心神,讓全家人拿起手機、打開手電不停地揮手,示意前方車輛不要通過。然而七人竭盡力氣呼喊,卻無人停車。一輛、兩輛、三輛……車接連從塌方位置掉了下去。

事故現場(網上圖片)

事故現場(網上圖片)

饒先生岳父情急下跪在快車道中阻車

情急之下,饒先生的岳父翻過護欄,逆行至塌方路段另一側,揮手示意。看著父親的背影,饒先生的妻子當下就哭了:「我怕我爸被車撞到。他逆行過去,我拼命喊,『爸爸,你回來!』可是他已經跑到坑對面去。我喊他,他聽不到。」

然而揮手依然無濟於事。有兩三輛車看到路中間的人,明顯減速,但很快以為沒什麽事,繼續踩油門。饒先生的岳父眼睜睜看著車掉下去,他沒有再猶豫,跪在了快車道中間。這一次,終於有車剎住了。司機卻探頭罵「不要命了嗎」,等聽到解釋,再看前方的陰影,車內下來一位阿姨,同樣直直地跪下去直說「謝謝」!

塌方位置前方終於出現一片紅色剎車燈

饒先生的岳父後來對女兒說,「我跪下去才有人停車。」都說男二膝下有黃金,然而這一跪,是為了比黃金更貴的生命。當時近光燈、遠光燈打在老人身上,一輛車接一輛車,一片紅色剎車燈。旁邊的慢車道上,司機也意識到異常,減速查看情況。

救援人員到達後,饒先生全家互相攙扶,沿高速公路慢慢往下走了幾公里,與來接他們的親戚匯合。饒先生則一人在事發路段留到早晨5點多。一生很長,但這樣記憶深刻的「回家」,並不多。在高速公路上,饒先生的岳父不知「怕」為何物,回家後情緒卻多次崩潰。饒先生的母親,當晚也無法入睡。但他們有共同的安慰,他們攔下了許多車、救下了許多人,盡管他們不知道究竟有幾輛車、有多少人。

饒先生一家的合影,左三是饒先生的岳父(網上圖片)

饒先生一家的合影,左三是饒先生的岳父(網上圖片)

事後接受采訪時,饒先生的岳父對記者說,幫我們全家拍個合影吧,我們很幸運。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駐華大使日前分享赴美中國留學生數據,聲稱「真誠歡迎」。不過,內媒綜合資料調查指出,愈來愈多中國學生遭受不公平待遇,赴美留學平添變數,甚至「有效的美國簽證並不能阻止這些中國研究生被驅逐出境」。

持有效簽證仍然被驅逐出境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稱美國2023年向中國學生、學者及其家屬簽發了10.5萬份簽證,99.9%的持簽證中國學生在進入美國時沒有碰到任何問題,目前總共有超過29.2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國各地的大專院校學習。結論係美國「真誠歡迎」中國留學生。這些數據看似樂觀,卻未能全面反映眾多學子的實際體驗。

去年5月,26歲的徐健(化名)在美國得州獲得數據挖掘和數學研究生學位後,就去墨西哥度假了。然而在返回美國時,他被帶到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的一間「小黑屋」裡,接受有關學業的盤問。

據美媒報道,當這名中國留學生提到他對機器學習這一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感興趣後,他注意到美方盤查人員的語氣和態度發生了變化。徐健的電腦和手機都被搜查了。此時還持有學生簽證並正在等待H1B工作簽證的徐健被告知,他的簽證被取消了,將無法再進入美國。

徐健並非唯一一個持有效證件但仍被美國無理驅逐的中國學生。《華盛頓郵報》今年3月的一篇報道稱,6名中國學生和兩名訪問學者在接受該媒體採訪時都表示,他們在抵達美國後被盤問有關其研究、家庭以及與中國政府的可能聯繫,之後兩人的簽證被取消,並被立即遣返回國。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7月至今年4月8日,遭美方無端滋擾盤查遣返的中國公民近300人,其中持有合法有效材料的留學生超過70人。2023年11月以來,僅在華盛頓杜勒斯機場就發生了10起中國留學人員入境時受滋擾、盤查並被註銷簽證遣返事件。美國國務院則稱,近年來,在美國海關被拘留並被禁止入境的中國學生人數保持穩定,在抵達美國的中國學生中所佔比例不到0.1%。美國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拒絕提供與其他國家相比的數據。
《科學》雜誌網站指出,近期有多名中國博士生在返美途中被無緣由地禁止入境,導致學術生涯面臨中斷,耶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頂尖學府的中國學者也不例外。報道直言,「有效的美國簽證並不能阻止這些中國研究生被驅逐出境,機場接連發生的事件對赴美尋求科學博士學位的人產生了『寒蟬效應』」。

一名曾在美國留學的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有的學生暑假回國後被拒簽就無法再次前往美國,只能去其他國家繼續完成學業。早前有一名學生,亦在社交媒體記錄了她2023年12月在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經受的50個小時折磨,包括8小時的審訊和被邊境執法人員搜身、12小時的單獨監禁等。這名學生最後購買了一張3700美元的單程機票回北京。

這些或許只是「冰山一角」,一些被美國拒絕入境的中國學生沒有接受媒體採訪,因為擔心這可能會危及他們入境美國的機會。

前所未有的門檻產生「寒蟬效應」

美國的做法讓許多中國學生開始思考:為了獲得美國學位,付出的代價到底是否值得?

《紐約時報》2023年11月報道稱,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調查,過去3年,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已有所下降。崑山杜克大學前常務副校長西蒙接受美媒訪問時曾經指出,「學生交流的減少對(美中)兩國之間未來的相互了解尤其有害。」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遭受無端滋擾盤查的中國赴美留學生,都持有有效簽證,而因為特朗普政府時期簽署的第10043號總統令,很多中國學生在申請時就遭到美國拒簽。該總統令以國家安全為名,暫停和限制所謂與中國「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機構」有關聯的中國公民通過F或J簽證進入美國進行研究生以上學位學習或從事科研。

儘管美國官方聲稱涉及中國學生的入境阻撓比例微乎其微,但在特定專業領域,尤其是高科技和敏感學科,中國學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門檻。第10043號總統令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三年內超過5000名中國學生學者因此被拒簽或遣返。

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進一步指出,拒簽或遣返的數字明顯低估了該總統令造成的影響,因為那些預計會被拒簽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從一開始就不太可能申請簽證。

《環球時報》記者以留學生身份向多家留學機構進行咨詢時了解到,如果畢業於美國所列「黑名單」中的某些特定院校的特定專業,如量子計算、大數據、半導體、5G、先進核能技術、航空技術、人工智能等,這些學生都被建議不申請美國院校,因為即便最終被美國學校錄取,在申請簽證時,被拒絕的可能性也很大。

英國《衛報》報道稱,除了理工科專業,美方審查的專業甚至已經擴大到醫學。報道引述一位研究使用人工智能模擬疫苗影響的中國科學家的說法稱,他從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入境美國時被遣返。他此行是為了在哈佛大學醫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這名科學家在小紅書上回憶了自己被盤查的情況,表示「從未想過會受到這樣的羞辱」。當時,他被問及在中國的碩士學習情況,以及是否能保證在中國的老師沒有將他的研究傳遞給軍方。

美國一家移民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伯傑表示,雖然受第10043號總統影響的中國學生人數相對較少,但是這確實產生了「寒蟬效應」,在申請美國簽證方面,中國學生以及研究人員正在被「勸退」。

美國業界:教育與創新的雙輸局面

根據《2023年門戶開放報告》,美國在2022-2023學年共有105.7萬名留學生。中國和印度是美國國際留學生的兩大來源國,來自這兩個國家的留學生佔美國國際學生總數的52%。2023年,中國仍然是在美留學生第一大生源地,有大約29萬名學生在美學習,但這一數字比2019年的37萬減少了20%以上。

對於選擇來美國就讀的中國留學生數量減少的趨勢,教育界與商界的憂慮聲音日益增強,擔心美國的舉動不僅阻礙了人才流動,還可能自損在科技領導力上的優勢。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警告,排斥中國研究人員將削弱美國的人工智能領域領先地位。

美國國會亞太裔委員會主席、加州民主黨聯邦眾議員趙美心指出,減少中國留學生意味著美國失去這些人帶來的創新和經濟生產力,學校也會失去他們交的學費這一經濟來源。美國國家政策基金會的一項分析發現,每1000名博士被美國大學拒之門外,就會給美國經濟造成約2100億美元的損失,即大學在10年內產生的專利預期價值,以及近10億美元的學費損失。

來自夏威夷州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廣野慶子表示,美國不應將歧視制度化,「在反亞裔仇恨和暴力在全美範圍內仍然猖獗之際,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防止這種基於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事情再次發生」。

專家:長遠影響中美人文交流

雖然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聲稱,99.9%持簽證的中國學生在進入美國時都沒有碰到任何問題,但有學者直指,通過強調0.1%這個看起來很小的比例,淡化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將這個百分比轉化為具體人數,那麼問題就很突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2018年以來,美國對一些研究領域的中國學生以及研究人員採取嚴格的限制措施,這種政策不利於促進雙方的學術交流和相互理解。這些行為雖然短期內影響可能不是非常顯著,但從長遠來看,會對中美之間的人文交流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同時,這也會影響中國對美國的客觀研究,最終對美國自身也是有害的。

呂祥認為,只有增進中美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才能在彼此間建立正確的認知,從而確保兩國之間能建立起信任關係。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亦強調,人文交流是促進中美兩國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能使兩國能夠更加客觀、平衡和較深入地看待雙方的文化、政治制度以及意識形態差異,形成相互尊重的基礎,沒有理由不加強這個紐帶。

與此同時,留學生是中美兩國最有朝氣和活力的群體之一,留學生之間的交往對於塑造穩定和具有建設性的中美關係是不可或缺的。李海東呼籲美方遵守承諾,落實中美元首關於加強和便利兩國人文交流的共識。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