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端午時節,大家都會吃糭、扒龍舟及游龍舟水等,多了一日公眾假期大家都知道因為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在公元前278年,秦國太尉白起揮軍南下攻破楚國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著大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當地百姓為了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故投下糭子餵魚,以及爬龍舟來驅趕企圖吃屈原遺體的魚。後來,這兩種儀式,成為中國人每逢農曆五月初五時的習俗,紀念這位偉大詩人。
我們一直認為屈原姓屈,但是他真的不是姓屈。他本姓「羋」(粵音「美」),而「屈」就是他的氏。在華文中的「姓氏」一詞,在最早時其實「姓」與「氏」不同。因為在上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系社會,「姓」的本意是指女人生的子女。漢代班固撰有《白虎通義》載:「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很早的年代,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改,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隨著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便跟隨父親。
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家族往往分成多支散居各地。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標誌,就是「氏」。「羋」是楚國國姓,而屈原的祖先楚武王熊通的兒子被封在「屈」這個地方,於是他們便以「屈」為氏了。在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所以,即使屈原姓羋氏屈,我們會稱他做屈原,不作羋原。
到了秦漢以後,姓氏逐漸合二為一。據《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寫《史記》時,更將姓氏混同成一個概念。
然而,古人確有「貴者有氏」之說,故大家都稱貴為楚國貴族出身的作「屈原」而很少稱他為「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