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相機發明,並在皇室貴族上流社會普及。流傳後世大量黑白老照片,讓我們看到更真實的社會面貌。但不論中外,大家都不難發現那個時代,絕大多數人物影像都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為什麼呢?與當年的攝影技術有關。
英國攝影師Thomas Child 在1870-1880年代拍攝的相片 (網上圖片)
受到早期攝影的技術所限,當時攝影曝光時間非常長,動輒需要十多分鐘,即使及後攝影曝光時間縮短數至以秒計,不過只要被拍攝對象稍有郁動,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會清楚。為了拍出清晰照片,攝影師會讓被攝者坐下,甚至以隱藏支架固定頭部,盡量保持不動。這樣,也會令到被拍攝者都變得嚴肅。
點擊看圖輯
英國攝影師Thomas Child 在1870-1880年代拍攝的相片 (網上圖片)
攝影師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於1874年在北京拍攝一名大家小姐與丫鬟 (網上圖片)
英國攝影師Thomas Child 在1870-1880年代拍攝的蒙古喇嘛 (網上圖片)
慈禧與公使夫人合影,看見下面那張左一名左二兩名夫人,在曝光時稍為晃動頭部後,拍出來的相片樣貌模糊 (網上圖片)
攝影師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於1874年在北京拍攝一名大家小姐與丫鬟 (網上圖片)
英國攝影師Thomas Child 在1870-1880年代拍攝的蒙古喇嘛 (網上圖片)
而早期的攝影,通常用於官方及嚴肅場合,拍照時自然不會大笑;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社會文化認為,露齒大笑的都是低下階層,西方更認為都是沒文化、醉酒或者戲子。有資格或有能力拍攝肖像的人,大都是名門望族,他們自然不會笑出來。
慈禧與公使夫人合影,看見下面那張左一名左二兩名夫人,在曝光時稍為晃動頭部後,拍出來的相片樣貌模糊 (網上圖片)
李鴻章出使期間在德國皇宮留影 (網上圖片)
還有在當時口腔衛生意識及潔齒用具較差的時候,並非個個都有一棚亮麗的牙齒,當照片能永久保存,珍而重之時,大家都習慣不露齒笑來拍照。
清代官兵 (網上圖片)
2025年度「年度水下攝影師」(The Underwater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UPY)比賽上月底公佈得獎名單,一對座頭鯨母子在清晨一同浮上海面,呼吸當天第一口空氣的照片奪得最大獎。
座頭鯨母子溫馨畫面奪2025年度水下攝影師大獎
這張名為「Radiant Bond」的鯨魚母子照片擊敗近7,000張參賽照片獲得了「2025年度水下攝影師」最大獎暨「廣角」獎項首獎,攝影師是來自西班牙的Alvaro Herrero。
攝影師:清晨柔和光線的角度足以清晰呈現巨大鯨魚的輪廓
Herrero表示,他每年都會前往法屬太平洋玻里尼西亞(French Polynesia)拍攝鯨魚,他喜愛清晨柔和的光線,認為這種光線的角度足以清晰呈現巨大鯨魚的輪廓。除了光影和構圖,他也喜歡照片中所傳達的母親對幼崽的愛,同時展現了海洋的脆弱和美麗。
旨在表彰海洋、湖泊、河流甚至游泳池底下的攝影作品
「年度水下攝影師」比賽是一項每年舉辦的比賽,總部位於英國,旨在表彰海洋、湖泊、河流甚至游泳池底下的攝影作品。該比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2025年,共有6,750張照片參賽,獲獎攝影師來自28個不同的國家。
UPY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