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來說,世界每個國家的貨幣上,都會印有或刻有自己國家的名人或領導。比如,英鎊上的英國國王伊麗莎白二世;日本1000円紙幣上印有的人,是當地近代著名細菌學家野口英世等等,不過有一個地方例外-毛里求斯-,當地25元的紙幣上,印著一個人,他不是毛里求斯人,而是中國客家人朱梅麟。他是毛里求斯著名富商。但作為一個中國商人,做過甚麼事,令他在毛里求斯有這麼高的地位以及榮耀?

毛里求斯發行的25元紙幣,印有朱梅麟肖像 (網上圖片)
外界普遍認為,毛里求斯是非洲第一富國。而當年的毛里求斯乃英國殖民地。在19世紀後期,很多清朝人開始下南洋,開拓新生活。朱梅麟的父親朱維勳(一指朱為勳)就是其中一個,祖籍廣東梅州的朱維勳下南洋後,輾轉遠赴至毛里求斯,依靠自己幾年的積蓄開了一家雜貨店。

19世紀毛里求斯甘蔗種植園 (網上圖片)
當時毛里求斯盛產甘蔗,在英國殖民下,地發展甘蔗種植園經濟,大部分當地人都是甘蔗工人,生活比較貧窮。由於當時只有朱維勳的雜貨店有「賒賬」這個概念,而其他店舖裡絕對做不到。所以,朱維勳的雜貨舖在依靠相互的信任的基礎上發展,大受歡迎,越做越大。之後還形成一個較大規模的連鎖集團。
到了兒子朱梅麟接手以後,將集團發揚光大,在1931年創辦的一家零售商店,逐步毛里求斯打造出了一個零售業王國。到了二戰期間,受戰爭影響,毛里求斯國內貨物奇缺。作為毛里求斯零售業的巨頭,朱梅麟一方面配合政府分發物品,另一方面通過私人渠道引進貨物,協助毛里求斯渡過危機,在這一事件中,朱梅麟堪稱居功至偉。另外,戰事期間,在朱梅麟的倡議下,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號召當地的華裔捐款支援中國抗戰,積極向國內捐贈藥品等物資,也號召毛里求斯華人成立「國土保衛隊」,幫助他們回國抵抗日寇。在二戰結束後,朱梅麟出任立法委員會委員等要職,成為第一個進入毛里求斯立法會的華人代表。到了60年代末期,毛里求斯獨立,朱梅麟被任命為第一任財政部長。

朱梅麟成為第一個進入毛里求斯立法會的華人代表 (ABC集團官方圖片)
在70年代初期,世界爆發了經濟危機,毛里求斯的經濟收入下降至少40%。尤其是甘蔗產業一落千丈,朱梅麟於是再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勸香港商人來毛里求斯投資,解決燃眉之急。鑑於毛里求斯大多倚靠甘蔗業,經濟單一,朱梅麟又積極在當地發展紡織業和化學工業。講回朱梅麟在1931年創辦的商店,現今成為毛里求斯的最大綜合企業之一,也是印度洋前100強企業-ABC集團。

毛里求斯在1968年獨立,但仍是大英國協的成員。1972年,國家元首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英國白金漢宮向朱梅麟封爵 (ABC集團官方圖片)
朱梅麟曾經兩次回國,並在1980年代在中國國內投資多個項目。1991年朱梅麟去世,毛里求斯主要領導都參加追悼。毛里求斯為了紀念朱梅麟生前所作的貢獻,在1998年,決定在25元紙幣上採用朱梅麟的頭像,成為全世界上唯一一個被印在外國紙幣上的中國人。2011年,毛里求斯趁朱梅麟誕辰100年,發行了一套紀念朱梅麟的郵票。目前,毛里求斯歷屆部長中,都會留一個職位給當地華人。而華人在毛里求斯的經濟地位很高,這都是靠辛勤和汗水換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