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官員講不清 不承認不平等條約 「收回香港」不等如「收回主權」

博客文章

官員講不清 不承認不平等條約 「收回香港」不等如「收回主權」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官員講不清 不承認不平等條約 「收回香港」不等如「收回主權」

2018年04月22日 12:06 最後更新:12:12

教科書就香港回歸的描述惹起爭議,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回應議員就歷史教科書修訂提問時,也有解極解不清楚的問題。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回應評審教科書用詞準則一事,就著「中國收回香港主權」這語句,指這說法是不適宜,因為有關主權的問題,根據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7年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主權一直在國家手中,不涉及收回不收回。不過,他認為基本法指「中國收回香港」則無問題。

官員解完不太清楚,惹起一連串批評,甚至有人找回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言論,話他當年也說過「收回香港」,指政府官員自打咀巴。

圖:鄧小平當年的確說過「收回香港」,但不是說「收回香港主權」。

圖:鄧小平當年的確說過「收回香港」,但不是說「收回香港主權」。

電視業老行尊話,中國不承認三條不平等條約,認為香港的主權從來都是屬於中國,只承認香港管治權當時在英國人手上。電視台都認同這個觀點,規定講香港回歸中國,要用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或「政權交接」,或直接簡單說「香港回歸」,一定不能講是「主權交接」。這只是堅持基本原則的說法,並不是新鮮事物。

政壇高人話,一般人把「收回香港」和現今爭議的「收回香港主權」搞亂了。由於中國從來不承認清廷簽訂割讓或租借香港的三條不平等條約,對香港的主權從未喪失,所以不存在收回主權。亦因為中國堅持原則,所以按不平等條約本已「割讓」了給英國的香港島,才可以從英國人手上恢復行使主權,否則割讓了又怎有理由拿回呢?

佢認為,「收回香港」的說法無錯,「收回香港主權」就有原則性錯誤,由於教科書是正式文本,要教育下一代有正確的歷史觀念,所以用「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這種較正規的用語,較為適切。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教育局削減2025/26學年幼稚園基本半日制、全日制及長全日制的單位資助額約1.1%。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預料,大部分幼稚園將申請下學年調高學費,其中全日及長全日班學費加幅可能更高。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資料圖片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資料圖片

教育局向參加幼稚園計劃的幼稚園發通告,指教學人員薪酬的資助會根據公務員薪酬調整幅度予以調整,財政預算案亦公布節省政府經常開支的幅度將由原來1%增加至2%,並延續兩年至2027-28年度,為更有效運用公共資源,教育局調整幼稚園的資助額。

教育局指,2025/26學年參加計劃的幼稚園可獲得的基本半日制、全日制及長全日制的單位資助金額,分別為每名學童每年38780元、50410元及62050元。

教育局削減2025/26學年幼稚園基本半日制、全日制及長全日制的單位資助額約1.1%。資料圖片

教育局削減2025/26學年幼稚園基本半日制、全日制及長全日制的單位資助額約1.1%。資料圖片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指,當局漠視幼稚園的營運困難,只為「滅赤」而削減幼稚園津貼,他深感失望。他表示,削減津貼對幼稚園營運雪上加霜,嚴重打擊幼教界士氣,又提到炊事員資助及校舍維修資助,削減幅度更超過8%。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