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高價成交遇「息魔」 銀行按揭估價不足

錢財事

高價成交遇「息魔」 銀行按揭估價不足
錢財事

錢財事

高價成交遇「息魔」 銀行按揭估價不足

2018年08月22日 08:45 最後更新:09:03

按息趨升及貿易戰陰霾揮之不去。

二手樓價連月向上衝,即使踏入本月,仍頻錄新高價成交,惟隨著多項利淡因素來襲,包括按息趨升及貿易戰陰霾揮之不去,市場交投急放緩,亦令銀行承按態度轉趨審慎,促使估價漸「手緊」,尤以在本月成交的一批新高價成交,紛現「估價不足」的情況,幅度介乎百分之五至十三不等。

《星島日報》就月初至今多個新高價成交單位,最新估價作出統計,顯示頻現銀行估價不足的情況,個別「樓王級」單位,成交價與三家主要銀行的估價,更低逾一成;近周市場低市價成交漸現,若銀行以最新成交價作估值,令估價不足情況更為凸顯。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學者:步加息周期「轉角市」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指出,隨多家銀行調高按息,市場已正式步入加息周期,表示銀行態度趨向保守審慎,對市場上的不穩因素作風險管理,造成個別成交現估價不足的現象,屬市場「轉角市」信號之一。許氏續指,市場預期年內將再度加息一至兩次,料銀行趨向審慎,此外,由於銀行估價不足有機會令市場帶出「循環效應」,令到現時於市場上的放盤單位造價受壓,繼而令市場進入下行軌道。

雍盛資產評估及房地產顧問行政總裁黃雍盛稱,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加上多家銀行調高按息,市場瀰漫觀望氣氛,二手市場出現估價不足,調低估值作為管理市場風險的手法,若不明朗因素持續,市場交投將進一步受壓。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表示,近期市場充斥多項不明朗因素,銀行因管理風險,對物業估價漸趨審慎,同時亦代表樓價有調整的可能性。關氏續指,受貿易戰等利淡因素衝擊,市場氣氛不樂觀,而市場亦預期年內將再度加息,將對樓市構成一定壓力。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貿易戰發酵  觀望氣氛濃

按計畫執行董事葉敬誠指出,二手市場屋苑成交價與銀行估值一直存在差距,普遍約為半成,而部分新高成交單位會較嚴重,差距可達一成或以上。葉氏續指出,受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加上市場預期下月將再度調整息口,造成市場瀰漫觀望氣氛,銀行視市場風險漸增,物業估價趨向保守,造成估價不足的現象。
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出,現時一般網上估價只作參考用途,當中部分估價較為滯後,造成估價不足的現象。而近期市場受貿易戰及調整息口等利淡因素影響,市場氣氛轉趨觀望,不少準買家均放慢入市步代。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難以定斷已到「摸頂價」

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稱,樓市近期轉趨放緩,銀行因應市況調低估值,造成估值不足,惟相差幅度不大,表示銀行並未完全睇淡後市;此外,由於樓價長處升軌,一般銀行估價均較為滯後,自然難以追上樓價上的速度,造成估價不足的現象。布氏續稱,環顧近期二手表現,優質單位依然錄得高價成交,惟部分屋苑議幅亦逐漸擴闊,故難以定斷市場已到達「摸頂價」。

近期部分屋苑的新高價成交,不少均出現估價不足的情況,以大角嘴富榮花園十七座中層A室為例,以一千零六十五萬元成交,成為全港首個造價逾千萬元居屋單位,但據最新銀行估值只有九百二十萬元,差幅約百分之十三。

另一方面,馬鞍山觀瀾雅軒四座高層F室,於本月以九百三十九萬元成交,創該屋苑同類造價新高,惟該單位目前銀行最新估價僅約八百九十二萬元,差幅約百分之五。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就標準普爾對於香港銀行及物業市場發表的報告,特區政府發言人說,不同意住宅物業供應過剩的觀點,去年底私人住宅單位的空置率為4.5%,與過去20年的長期平均數相同,租金亦持續穩健上升,數據反映目前住屋需求殷切。

特區政府指數據反映目前住屋需求殷切。資料圖片

特區政府指數據反映目前住屋需求殷切。資料圖片

受惠於利率大致向下、經濟持續增長、更多人才到港,今年住宅物業市場應會穩定發展,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市場變化,以審慎務實的態度致力維持住宅物業市場穩健發展。

至於非住宅物業,政府已推出措施穩定市場。考慮到寫字樓空置率近年處於高水平及未來幾年的供應仍相對充足,政府在來年不會推售商業用地,讓市場有空間消化現有供應。政府亦會考慮將部分原本可在未來數年推售的商業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以及在用途上提供更多彈性。

截至去12月底,香港銀行體系的房地產貸款總額為34,000億港元,佔總貸款約三分之一,房地產貸款中56%為住宅按揭貸款,餘下44%為本地地產發展及物業投資貸款。金管局一直密切監察香港銀行的穩健發展,即使面對環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銀行體系保持信貸質素和風險可控。

住宅按揭貸款而言,今年1月底,整體按揭貸款拖欠比率只有0.12%,負資產個案的拖欠比率於去年12月底也只有0.15%,反映絕大部分按揭貸款的借款人都能如期還款。在金管局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下,本港樓市按揭比率穩健,平均按揭成數為60%,供款與入息比率也處於40%的低水平。

隨着美聯儲減息,本港主要銀行過去一年多相繼下調最優惠利率0.625厘,使按揭利率下降,住宅物業樓價近月有趨於穩定跡象,標準普爾報告也預計今年本港樓價靠穩。

特區政府發不同意標準普爾指本港住宅物業供應過剩的觀點。資料圖片

特區政府發不同意標準普爾指本港住宅物業供應過剩的觀點。資料圖片

就本地的地產發展及物業投資貸款而言,特區政府發言人同意標準普爾就香港銀行有能力應對商業房地產所帶來的壓力的觀點,香港銀行對本地地產發展及投資貸款的風險敞口,大部分是面向財務狀況較好的大型企業。

至於本地中小型地產發展商及投資者的風險敞口,包括一些財政狀況較弱或資產負債比率較高的發展商及投資者,銀行早年已經採取了信貸風險緩衝措施,有關貸款大部分均有抵押品。

整體而言,本地的地產發展及物業投資相關信貸風險可控,銀行沒有對任何單一借貸人過度集中,銀行也採取了信貸風險緩衝措施應對。

雖然銀行體系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正慢慢重返約2%的長期平均水平,但銀行整體資產質素風險可控,撥備維持充足。截至去年12月底,銀行信貸撥備覆蓋率,即一般及特殊準備金總與相對呆壞帳餘額的比率約65%,若將抵押品變現價值從呆壞帳餘額中扣除,銀行信貸撥備覆蓋率約145%。

政府指整體而言,本地的地產發展及物業投資相關信貸風險可控。資料圖片

政府指整體而言,本地的地產發展及物業投資相關信貸風險可控。資料圖片

標準普爾報告特別提及的中小型銀行,也一直按照金管局指引採取合適的信貸風險緩衝措施,包括抵押品,香港銀行有充裕資本金,總資本比率在去年12月底為21.8%,並有良好盈利,以應對物業價格一旦出現大幅波動的極端情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