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屯門赤鱲角連接路 擬命名「隧道公路」今起諮詢

社會事

屯門赤鱲角連接路 擬命名「隧道公路」今起諮詢
社會事

社會事

屯門赤鱲角連接路 擬命名「隧道公路」今起諮詢

2020年09月16日 11:33 最後更新:11:34

最快下月可以開通。

全長9公里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其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和內河碼頭旁屯門第四十區的北面連接路,有機會最快下月可以開通,打通屯門至大嶼山的交通。地政總署的屯門測量處最新更初步建議將該段新道路命名為「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並將於今天(16日)諮詢屯門區議會的意見。

港珠澳大橋。資料圖片 

港珠澳大橋。資料圖片 

由路政署負責興建的赤鱲角連接路被視為一條策略性道路,連接新界西北、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北大嶼山和香港國際機場。已改稱為順朗路的南面連接路,早於18年已與港珠澳大橋同步啟用,連接香港口岸與北大嶼山公路的路段。

至於其北面連接路,工程一直如火如荼進行,其始於香港口岸,經約5公里長的鑽挖海底隧道,穿越龍鼓水道,最後到達屯門第四十區望后石內河碼頭旁的新填海區,往北走再接連屯門西繞道,利用架空行車道連接擬在屯門第四十六區即望后石附近興建的收費廣場,後再連接在蝴蝶灣附近的龍門路及龍富路。

地政總署屯門測量處最近建議將該路段稱為「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

地政總署屯門測量處最近建議將該路段稱為「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

地政總署屯門測量處最近建議將該路段稱為「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至於從一段盡頭路連接至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的1公里道路,署方亦建議命名為浩和街,而通往浩和街的一段500米道路,則被建議命名為浩逸街。

地政總署表示,地區測量處已就命名建議向有關部門作出諮詢,並已收到大部份部門回覆表示沒有反對的意見。雖然尚有個別部門仍未回覆,鑑於有關道路預計會於今年10月份開通,故特別提前向屯門區議會進行諮詢,以趕及在通車前能完成街道命名的刊憲程序。

當局過去一直預計,屯門至赤鱲角北面連接路最快今年年底完成,但由於近月發生多項不能預見的情況,包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了建築材料及裝置的供應,亦曾令工人數目減少,路政署須緊密監察有關工程進度,並持續評估疫情對整體工程的影響,反映該項目的竣工時間仍存變數。

政府計劃下月就北都公路工程提交立法會申請勘查研究撥款。路政署表示,經精簡程序,優化走線及善用創新技術等因素後,研究費用將由原來超過11億元,大減4成至約7億元,政府亦會優先推展長約7公里的新田段,規劃工作時間會由原來的38個月,減至25個月。

北都公路。立法會文件

北都公路。立法會文件

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總工程師鍾志仁表示,在精簡程序方面,優化走線的相關程序可由原來6個月,縮減一半時間,現時只需3個月,而環評程序亦由原來需時兩年,減至現時的15個月,因此新田段的規劃工作,可由原來需時38個月,縮減約1年時間,用25個月就能完成。至於勘查費用預算能夠減少近4成,主因因回標價較預期低,從顧問技術建議書中看到,引入無人機、「轉體式施工法」等創新技術,減省人手及成本,加上原本的隧道路段減少,改為以高架路或地面道路形式興建,因此需要的土地勘測工作數量減少。

路政署

路政署

鍾志仁說北都公路全長23公里,優先推展新田段,是因應按推算新田公路在2036年或之前,將出現擠塞情況,因此有關路段交通需求最為迫切。他又說如勘查費用獲得立法會通過,預計2029年可全面展開新田段主體工程,並在2036年或之前,分階段通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