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烏克蘭反攻」將成為局勢轉折點? 英外相潑冷水:這不是好萊塢電影

博客文章

「烏克蘭反攻」將成為局勢轉折點? 英外相潑冷水:這不是好萊塢電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烏克蘭反攻」將成為局勢轉折點? 英外相潑冷水:這不是好萊塢電影

2023年05月10日 12:13 最後更新:12:23

進入 5 月,東歐的氣溫正在明顯上升,本來鬆軟的泥地亦漸趨乾燥堅硬,是烏克蘭反攻的良機。從近期烏軍對俄國境內的油庫、鐵路、軍工廠不斷的爆破攻擊,以及戰爭前線不斷發生小規模的突擊看來,外界預估應該最近就會開始有大動作。

不過對於近期外界熱炒的「烏克蘭反攻」,烏方和西方似乎正有意無意地給話題降溫。

CNN:英國外交大臣表示,烏軍反攻可能不會出現取得決定性突破。

CNN:英國外交大臣表示,烏軍反攻可能不會出現取得決定性突破。

英國外交大臣祁湛明(James Cleverly)5月9日表示,盡管烏克蘭表現出了巨大的勇氣和抵抗力,但反攻可能不會取得「決定性突破」,人們不應該期待基輔會上演「好萊塢電影般」的劇情。他還稱,英國歡迎中國在結束衝突方面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

巧合的是,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同日也表示,俄烏衝突並不是一部「好萊塢電影」,人們不應該指望即將到來的反攻會成為局勢轉折點。

據外媒報道,祁湛明是在訪美期間出席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活動時發表上述言論的。祁湛明說,反攻「不是一部電影」:在經歷最初的入侵和基輔保衛戰後,國際社會團結起來支持烏克蘭,然後烏軍反攻帶來了一個「美好的結局」......

「然而,現實世界並非如此。」祁湛明說,英國和他個人「希望並期待」烏克蘭的反攻取得成功,因為烏克蘭人的表現「超出了預期」。

「在這場衝突中,他們一直在為自己做準備,訓練自己的部隊,在衝突中學習。他們已經證明自己是非常有效的國家捍衛者。但我們需要認識到,(反攻)可能不會取得簡單、快速、決定性的突破。」

「你們知道,我們必須現實一點。這是真實的世界,不是好萊塢電影。」他表示,「事情是很復雜、混亂和困難的,還會變得很可怕。」

俄軍5月8日出動無人機和導彈空襲烏克蘭多地,圖為基輔一棟被炸毀的公寓樓。AP圖片

俄軍5月8日出動無人機和導彈空襲烏克蘭多地,圖為基輔一棟被炸毀的公寓樓。AP圖片

祁湛明還表示,英國歡迎中國在結束衝突方面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

他稱中國對俄羅斯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如果中方的「介入」能夠幫助烏克蘭恢復主權、讓俄羅斯撤軍,英國「不會對此持批評態度」。但他稱,中國能否開展「有意義的斡旋」仍有待觀察。

另據「今日俄羅斯」報道,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9日也表示,俄烏衝突並不是一部「好萊塢電影」,人們不應該指望即將到來的反攻會成為局勢轉折點。

「當我們談到反攻時,有時會說這將導致俄羅斯的崩潰,或者又是相反的論調,比如烏克蘭不會有任何進展。這看起來就像是在好萊塢電影中,一場爭奪中土世界的大戰開始了,一場對剛鐸的戰爭將決定一切。然而事情不會這樣演變的。」

他補充道,如今被熱炒的反攻是由一系列「許多事情」構成的,其中一些可能「更成功,而另一些則不太成功」。

在9日與祁湛明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烏克蘭「已經準備好繼續奪回過去14個月被俄羅斯武力奪取的領土」。

「這不僅僅涉及武器,還有訓練,」布林肯說,「這是為了確保烏克蘭人能夠維護我們為他們提供的系統,當然,重要的是,他們有正確的計劃,將再次取得成功。」

AP圖片

AP圖片

就在兩人發表言論的當天,美國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總額達12億美元軍事援助,內容包含防空系統、坦克、裝甲車、彈藥以及商業衛星圖像服務等。援助計劃屬於「烏克蘭安全援助倡議」,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可以從供應商處購買援烏武器,而不必從國防部庫存中提取。

美國防部文件顯示,自2022年2月以來,美國已向烏承諾了總額達369億美元的安全援助。

「烏克蘭反攻」是近期國際媒體熱議的話題。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上月末曾表示,烏克蘭正在進行反攻準備的收尾工作,並已基本準備就緒。「只要天氣合適,指揮官下令,我們就會行動。」俄羅斯「瓦格納」集團創始人葉夫根尼•普里戈津5月3日在社交媒體上說,烏克蘭武裝部隊在前線的活動明顯增加,反攻可能已經開始。

不過和祁湛明論調一樣,《華盛頓郵報》5月6日發文,也為「即將到來」的反攻「潑冷水」。

文章稱,烏克蘭高層領導人正試圖降低人們的期望,他們擔心,被媒體大力宣傳的反攻結果可能會不如預期。烏克蘭反攻面臨諸多難題——烏軍需要更多的武器用於反攻,而且烏克蘭反擊失去了突然性,對面俄軍已經構建了大量防線,很難估計烏克蘭這次反攻能走多遠。

隨著烏克蘭對大反攻的準備就緒,而普京也簽發了近十八萬人的新徵兵命令,俄烏一場新的軍事較量在所難免,但不管輸贏,這場戰役不可能成為雙方決定勝負的一役,無非就是增加談判的籌碼而已。近期西方國家正推動烏克蘭春季發動攻勢後尋求與俄羅斯談判,並期待中國發揮作用。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以色列三方面改變中東戰爭規則 「有恃無恐」背後有兩重要原因

2024年09月29日 11:57 最後更新:12:02

美國不敢做的,美國做不了的,以色列乾淨利落幹完了。戰爭的規則變了,特別是在中東。

9月28日,以色列空襲黎巴嫩貝魯特南郊真主黨據點的住宅區,火焰升起。AP圖片

9月28日,以色列空襲黎巴嫩貝魯特南郊真主黨據點的住宅區,火焰升起。AP圖片

哈馬斯最高領導人辛瓦,即便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以色列幹掉了;伊朗駐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大使館,哪怕是一國大使館,以色列炸了;真主黨重要頭目阿基勒,美國懸賞700萬美元緝拿的殺美國人要犯,以色列打死了。

哈馬斯最高領導人辛瓦。

哈馬斯最高領導人辛瓦。

最近的真主黨尋呼機爆炸、對講機爆炸,以色列更創造了經典但恐怖的案例,眾多真主黨要員瞬間被炸死炸傷。

再之後,9月27日,以色列出動戰機,對目標發動鑽地導彈襲擊,包括真主黨最高領導人納斯魯拉在內,正在開會的真主黨高層,幾乎被一鍋端。同時被炸身亡的,還有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副總指揮尼爾福尚將軍。

納斯魯拉。AP圖片

納斯魯拉。AP圖片

納斯魯拉不是尋常人物,他是真主黨創始人之一,1992年2月時任真主黨領導人穆薩維被以軍炸死後,31歲的納斯魯拉接任。

過去30多年間,他成為以色列最頭疼的敵人。他逃過了以色列的一次次暗殺,哪怕是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戰爭,以軍和真主黨打得如火如荼,以色列對他也無可奈何。

但2024年9月,他卻被以色列徹底幹掉了,被同時幹掉的,還有幾乎整個真主黨領導層,以及伊朗的將軍們。

內地資深傳媒人「牛彈琴」分析,以色列最近的軍事勝利,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超強的情報能力。

去年10月7日,哈馬斯進攻以色列,這是以色列情報工作的滑鐵盧。但之後,以色列痛定思痛,向世界展示了超強的情報能力。

辛瓦在德黑蘭遇刺,毫無疑問是摩薩德的大手筆。哪怕在德黑蘭,以色列也有強大的情報內線。

納斯魯拉等被一鍋端,更顯示以色列情報工作的深入。再怎麼深居簡出,都逃不過以色列情報的魔爪。

更別提傳呼機爆炸、對講機爆炸,裡面複雜的情報工作。可以說,真主黨高層的一言一行,幾乎都在以色列掌控中。

二,超強的科技能力。

情報工作不僅僅是通風報信那麼簡單,更要有超強的科技能力。

德黑蘭是伊朗首都,辛瓦遇刺,以色列特工還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全身而退,沒有點高科技含量,根本做不到。

另外還有尋呼機爆炸事件。真主黨的尋呼機訂單,居然落到了摩薩德手中。摩薩德特製了一批尋呼機,裡面含有無法檢測的炸藥,最後,一條傳呼機通知,將一眾真主黨要員瞬間炸死炸傷。

這說明什麼?沒有更先進的通訊系統,沒有更高含量的科技產品,沒有對方無法攻破的加密體系,就不可能確保自己的安全。當然,更別提武器的先進性。

在這方面,無論是哈馬斯還是真主黨,哪怕是伊朗,都無法與以色列相抗衡。

三,超強的執行能力。

納斯魯拉被炸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正在聯合國活動,他突然被叫到電話旁,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內塔尼亞胡是巨貪也罷,是屠夫也罷,是歷史罪人也罷,在鬥狠方面,沒有人比他更狠。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片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片

真主黨的秘密指揮部,哈馬斯的地道系統,往往就在密集的居民樓下面,轟炸肯定導致眾多平民傷亡,但以色列眼都不眨,說炸就炸了。

尋呼機爆炸更有違道德倫理,就連歐盟都譴責。因為很簡單,假如爆炸發生在民航飛機上怎麼辦?但以色列全然不顧。

所以說,以色列重寫了戰爭規則。

當然令以色列有恃無恐的還有一點——以色列背後有美國,以及全世界最先進的防禦系統。

全世界對以色列的譴責,對以色列的施壓,以色列不怕,因為到聯合國安理會,有美國的一票否決。

哈馬斯和真主黨的火箭彈,伊朗和胡塞武裝的導彈和無人機,以色列99%都可以御於國門之外。

歸根到底還是先進的國防技術。在鍛造戰爭機器方面,不管是進攻武器還是防禦武器,以色列打遍中東無敵手。

9 月 28 日,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開火攔截從黎巴嫩發射的火箭。AP圖片

9 月 28 日,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開火攔截從黎巴嫩發射的火箭。AP圖片

內塔尼亞胡還振振有詞,這次在聯合國,他痛罵中東國家甚至聯合國,宣稱:歷史上幾代猶太人被無情地屠殺,而沒有人伸出援手來保護我們,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國家,我們有一支強大而勇敢的軍隊,我們正在保衛自己。

以色列睚眥必報,雖遠必誅,所以,納斯魯拉被殺後,伊朗最高領袖緊急轉移,公開的場合越來越不安全,更別提還有一個「殺瘋了」的以色列。

伊朗雖然怒不可遏,但保持了相對的克制。面對這樣一個超強的敵人,伊朗必須審慎,必須考慮長遠利益。

以色列創造了經典的案例,重創了哈馬斯和真主黨,改變了中東的格局,但以色列就更加安全了嗎?

這倒未必。以色列贏得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勝利,但以色列沒有贏得真正的和平。

確實,哈馬斯真主黨不擇手段的報復,有恐怖主義的嫌疑;但以色列也要想一想,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永不屈服的土壤?

在中東最不缺少的,就是仇恨,殺戮,戰爭。仇恨的種子會不斷開花,導致更大規模的殺戮,戰爭一個接著一個,根本看不到盡頭。

戰爭正在擴大。

加沙之戰,還不到一年,已有41400多人被炸死,其中絕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黎巴嫩之戰,全面展開不到幾天,1000多人被炸死,包括真主黨幾乎整個最高層。

任何報復總要有限度,一支文明的軍隊,對準的應該是真正的敵人,而不是婦女和兒童,不應該是無差別的殺害。

加沙和貝魯特血淋淋的事實,西方說一套做一套的雙標,也徹底暴露在世界面前,所謂道義形象轟然倒塌,這或許也是最深遠的蝴蝶效應。

無人能約束得了以色列,美國能管但卻不願管。美國和法國前腳提出黎巴嫩停火協議,以色列後腳就炸死了納斯魯拉,感覺就像是在唱雙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