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法國反對 美國「心存疑慮」 英媒:華禮仕接任北約秘書長可能性不大

博客文章

法國反對 美國「心存疑慮」 英媒:華禮仕接任北約秘書長可能性不大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法國反對 美國「心存疑慮」 英媒:華禮仕接任北約秘書長可能性不大

2023年06月19日 17:50 最後更新:19:07

北約現任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任期將於今年10月結束,新北約秘書長之位在西方引發爭論。多國各有盤算爭奪戰暗流湧動。

英國《衛報》18日發表題為「對下一任北約秘書長缺乏共識,可能導致斯托爾滕貝格留任」的分析文章,談及英國國防大臣華禮仕接任的可能性表示,除法國等歐盟國家對此持反對意見外,美國方面也對華禮仕擔任北約秘書長「心存疑慮」,原因是後者在烏克蘭問題上處理方法讓美軍方感到不滿。

英國國防大臣華禮仕有意出任北約秘書長。

英國國防大臣華禮仕有意出任北約秘書長。

文章稱,對於下任北約秘書長人選,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其他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堅持表示,不願讓一位非歐盟國家候選人擔任該職位,因此,歐盟國家這一立場實際上排除了英國國防大臣本·華禮仕擔任北約秘書長的可能性。

「美國對華禮仕也有疑慮,(美國)軍方一些人對他在烏克蘭問題上強行推進的方式感到不滿。」《衛報》接著提到,因此在下月立陶宛舉行的北約峰會上,斯托爾滕貝格可能被要求繼續留任。

文章還補充稱,北約秘書長由該組織31個成員國協商一致任命,面對歐盟方面的不情願,如果華禮仕想要實現擔任北約秘書長的目標,他可能需要來自美國總統拜登的堅定支持。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本月17日報道,消息人士爆料稱,法國總統馬克龍正試圖阻止英國國防大臣華禮仕成為北約下任秘書長,原因是法方希望由一名來自歐盟人士擔任這一職位,而英國已不是歐盟成員國。

馬克龍認為北約秘書長應由歐盟國家人員出任。

馬克龍認為北約秘書長應由歐盟國家人員出任。

《每日電訊報》稱,該媒體獲悉,有法國官員已告訴北約同事,他們希望北約下任秘書長是個「有名無實」的人物且來自歐盟成員國。報道稱,此舉是法國推動北約在軍事上保持獨立並減少該國在安全領域對美依賴努力的一部分。

北約秘書長發言人今年2月曾表示,預計北約現任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任期將於今年10月結束,他無意尋求繼續擔任這一職務。《每日電訊報》稱,華禮仕已表示對該職位感興趣並得到英國首相辛偉誠的支持,華禮仕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我一直說這會是一份好工作,那是我想要的工作,但我也熱愛我現在所做的工作」。報道還稱,華禮仕被視為斯托爾滕貝格潛在繼任者,另外一名熱門人選是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

北約是美國在冷戰期間為率領歐洲盟友與蘇聯、東歐集團對抗而建立起來的軍事組織。冷戰結束後,失去對手的北約非但沒有解散,反而不斷擴大,成員國從1989年的16個擴大到此次烏克蘭危機升級之前的30個,範圍也從北美和西歐延伸至東歐和東南歐地區。位於北歐的芬蘭和瑞典去年申請加入北約後,今年4月初,芬蘭正式成為北約第31個成員國。

北約秘書長的職責是領導北約秘書處,確保北約有效履行其任務和使命,維護北約成員國之間的合作和團結,並在國際上代表北約進行外交活動。

秘書長由成員國任命,任期通常為四年,其遴選通過成員國之間的非正式外交磋商進行,成員國在北約的代表需要為該職位提出候選人,直到就一名候選人達成共識後,才能確定秘書長人選。

在遴選過程中,北約前四大經濟體——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對最終結果有決定性影響力。尤其是美國作為頭號軍事強國且承擔北約會費也最多,在秘書長人選問題上擁有最大的發言權。

根據北約慣例,北約最高軍事長官通常由美國人擔任,而秘書長一職則由歐洲人擔任。

北約現任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是挪威前首相,他2014年10月1日開始擔任北約秘書長至今,是北約歷史上任期第二長的秘書長,僅次於來自荷蘭的倫斯。倫斯於1971年至1984年擔任北約秘書長一職近13年。

斯托爾滕貝格的任期先是在2019年被延長一次,以避免在英國脫歐後增加不確定性;第二次延期是在2020年,以確保北約在新冠疫情期間保持穩定;烏克蘭危機升級後,斯托爾滕貝格的任期第三次被延長,此次任期延長主要是為了確保北約在地緣政治和安全環境變化中保持組織領導的穩定和連貫性。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拜登

往下看更多文章

以色列三方面改變中東戰爭規則 「有恃無恐」背後有兩重要原因

2024年09月29日 11:57 最後更新:12:02

美國不敢做的,美國做不了的,以色列乾淨利落幹完了。戰爭的規則變了,特別是在中東。

9月28日,以色列空襲黎巴嫩貝魯特南郊真主黨據點的住宅區,火焰升起。AP圖片

9月28日,以色列空襲黎巴嫩貝魯特南郊真主黨據點的住宅區,火焰升起。AP圖片

哈馬斯最高領導人辛瓦,即便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以色列幹掉了;伊朗駐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大使館,哪怕是一國大使館,以色列炸了;真主黨重要頭目阿基勒,美國懸賞700萬美元緝拿的殺美國人要犯,以色列打死了。

哈馬斯最高領導人辛瓦。

哈馬斯最高領導人辛瓦。

最近的真主黨尋呼機爆炸、對講機爆炸,以色列更創造了經典但恐怖的案例,眾多真主黨要員瞬間被炸死炸傷。

再之後,9月27日,以色列出動戰機,對目標發動鑽地導彈襲擊,包括真主黨最高領導人納斯魯拉在內,正在開會的真主黨高層,幾乎被一鍋端。同時被炸身亡的,還有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副總指揮尼爾福尚將軍。

納斯魯拉。AP圖片

納斯魯拉。AP圖片

納斯魯拉不是尋常人物,他是真主黨創始人之一,1992年2月時任真主黨領導人穆薩維被以軍炸死後,31歲的納斯魯拉接任。

過去30多年間,他成為以色列最頭疼的敵人。他逃過了以色列的一次次暗殺,哪怕是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戰爭,以軍和真主黨打得如火如荼,以色列對他也無可奈何。

但2024年9月,他卻被以色列徹底幹掉了,被同時幹掉的,還有幾乎整個真主黨領導層,以及伊朗的將軍們。

內地資深傳媒人「牛彈琴」分析,以色列最近的軍事勝利,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超強的情報能力。

去年10月7日,哈馬斯進攻以色列,這是以色列情報工作的滑鐵盧。但之後,以色列痛定思痛,向世界展示了超強的情報能力。

辛瓦在德黑蘭遇刺,毫無疑問是摩薩德的大手筆。哪怕在德黑蘭,以色列也有強大的情報內線。

納斯魯拉等被一鍋端,更顯示以色列情報工作的深入。再怎麼深居簡出,都逃不過以色列情報的魔爪。

更別提傳呼機爆炸、對講機爆炸,裡面複雜的情報工作。可以說,真主黨高層的一言一行,幾乎都在以色列掌控中。

二,超強的科技能力。

情報工作不僅僅是通風報信那麼簡單,更要有超強的科技能力。

德黑蘭是伊朗首都,辛瓦遇刺,以色列特工還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全身而退,沒有點高科技含量,根本做不到。

另外還有尋呼機爆炸事件。真主黨的尋呼機訂單,居然落到了摩薩德手中。摩薩德特製了一批尋呼機,裡面含有無法檢測的炸藥,最後,一條傳呼機通知,將一眾真主黨要員瞬間炸死炸傷。

這說明什麼?沒有更先進的通訊系統,沒有更高含量的科技產品,沒有對方無法攻破的加密體系,就不可能確保自己的安全。當然,更別提武器的先進性。

在這方面,無論是哈馬斯還是真主黨,哪怕是伊朗,都無法與以色列相抗衡。

三,超強的執行能力。

納斯魯拉被炸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正在聯合國活動,他突然被叫到電話旁,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內塔尼亞胡是巨貪也罷,是屠夫也罷,是歷史罪人也罷,在鬥狠方面,沒有人比他更狠。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片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片

真主黨的秘密指揮部,哈馬斯的地道系統,往往就在密集的居民樓下面,轟炸肯定導致眾多平民傷亡,但以色列眼都不眨,說炸就炸了。

尋呼機爆炸更有違道德倫理,就連歐盟都譴責。因為很簡單,假如爆炸發生在民航飛機上怎麼辦?但以色列全然不顧。

所以說,以色列重寫了戰爭規則。

當然令以色列有恃無恐的還有一點——以色列背後有美國,以及全世界最先進的防禦系統。

全世界對以色列的譴責,對以色列的施壓,以色列不怕,因為到聯合國安理會,有美國的一票否決。

哈馬斯和真主黨的火箭彈,伊朗和胡塞武裝的導彈和無人機,以色列99%都可以御於國門之外。

歸根到底還是先進的國防技術。在鍛造戰爭機器方面,不管是進攻武器還是防禦武器,以色列打遍中東無敵手。

9 月 28 日,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開火攔截從黎巴嫩發射的火箭。AP圖片

9 月 28 日,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開火攔截從黎巴嫩發射的火箭。AP圖片

內塔尼亞胡還振振有詞,這次在聯合國,他痛罵中東國家甚至聯合國,宣稱:歷史上幾代猶太人被無情地屠殺,而沒有人伸出援手來保護我們,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國家,我們有一支強大而勇敢的軍隊,我們正在保衛自己。

以色列睚眥必報,雖遠必誅,所以,納斯魯拉被殺後,伊朗最高領袖緊急轉移,公開的場合越來越不安全,更別提還有一個「殺瘋了」的以色列。

伊朗雖然怒不可遏,但保持了相對的克制。面對這樣一個超強的敵人,伊朗必須審慎,必須考慮長遠利益。

以色列創造了經典的案例,重創了哈馬斯和真主黨,改變了中東的格局,但以色列就更加安全了嗎?

這倒未必。以色列贏得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勝利,但以色列沒有贏得真正的和平。

確實,哈馬斯真主黨不擇手段的報復,有恐怖主義的嫌疑;但以色列也要想一想,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永不屈服的土壤?

在中東最不缺少的,就是仇恨,殺戮,戰爭。仇恨的種子會不斷開花,導致更大規模的殺戮,戰爭一個接著一個,根本看不到盡頭。

戰爭正在擴大。

加沙之戰,還不到一年,已有41400多人被炸死,其中絕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黎巴嫩之戰,全面展開不到幾天,1000多人被炸死,包括真主黨幾乎整個最高層。

任何報復總要有限度,一支文明的軍隊,對準的應該是真正的敵人,而不是婦女和兒童,不應該是無差別的殺害。

加沙和貝魯特血淋淋的事實,西方說一套做一套的雙標,也徹底暴露在世界面前,所謂道義形象轟然倒塌,這或許也是最深遠的蝴蝶效應。

無人能約束得了以色列,美國能管但卻不願管。美國和法國前腳提出黎巴嫩停火協議,以色列後腳就炸死了納斯魯拉,感覺就像是在唱雙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