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中方潜在的反制措施引起西方媒體的密切關注。
新華社圖片
「中國正在切斷無人機供應」,彭博社12月10日刊文聲稱,中美在貿易問題上不斷升級的衝突已延伸至無人機領域,並稱中國政府預計最早將在明年1月收緊對無人機的出口管制。
報道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話稱,中國無人機製造商最近開始限制向美國和歐洲銷售用於製造無人機的關鍵零部件,恐是更廣泛出口管制的前奏。彭博社在報道此事時渲染潜在管制可能對烏克蘭戰場造成影響。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務院和商務部已經聯繫或計劃聯繫受影響的美國企業,並正在努力尋找無人機無刷電機、電池和磁體的替代供應商。
美國政府關注中方潜在行動
報道稱,西方官員預計,中國將在2025年對無人機零部件實施更廣泛的管制。一位知情人士稱,這些規定可能基於預期用途對零部件出口實施許可制度,也可能採取更為寬鬆的措施,要求出口經營者向政府說明其發貨計劃。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說法稱,中方對無人機零部件發貨的限制已對美國和歐洲企業産生了影響。上述消息人士宣稱,無人機電機、電池和飛行控制器生産商已經開始限制發貨,或者乾脆停止發貨。
對此,美國和瑞士合資的無人機操作系統企業Auterion首席執行官洛倫茨•邁耶(Lorenz Meier)表示,他隔三差五就會聽到類似消息,「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情况將升級為新的管制措施。」報道提到,這家企業為部署在烏克蘭的無人機提供軟件支持。
西方國家正在以確保供應鏈安全為由,推動在中國以外生産和組裝無人機,然而,中國仍然牢牢佔據無人機生産中心的地位。
根據美國智庫「國際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的一份報告,中國在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佔據著80%的市場份額。
彭博社聲稱,烏克蘭的許多無人機製造商都依賴中國的零部件來製造成本低而有效的武器。對此,中方已多次明確表示,中方在軍品出口方面一向採取慎重、負責態度,從未向衝突當事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始終依法依規嚴格管控軍用及軍民兩用無人機。希望有關國家和人士不要在沒有事實依據的情况下對中方妄加猜測、污衊抹黑。
今年7月,中國發布關於優化調整無人機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將高精度慣性測量設備增列入管制範圍,取消對特定消費級無人機的臨時管制,新規已於9月起正式施行。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國政府反對民用無人機被違規用於非和平目的。
與此同時,美國繼續通過軍援在俄烏問題上拱火澆油。當地時間12月7日,美國國防部承諾向烏克蘭追加9.88億美元的新一批軍事援助,這批援助包括彈藥、無人機操作系統和其他設備。
知情人士稱,針對中方可能實施的無人機零部件出口管制,美國政府多個機構正在追踪事態發展,美國國務院和商務部已經聯繫或計劃聯繫受影響的美國企業,並正在努力尋找無刷電機、電池和磁體的替代供應商。
而在此之間,說一套做一套的美國國防部已對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實施了數年的單邊霸凌行徑,試圖打壓中國企業。早在2017年,美國國防部就曾以所謂「數據安全隱患」為由,禁止美軍使用大疆無人機産品,對其開始長達一年的制裁。
今年1月31日,美國國防部又更新所謂「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包括大疆在內的多家中國企業被惡意列入。大疆已於10月就被錯誤列入制裁清單對美國國防部提起訴訟。
中國開始施加制裁的境外影響力
彭博社提到,中美在貿易領域的摩擦本月升級。美國政府12月2日以國家安全為藉口,發布新一輪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12月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關於加强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的公告,包括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嚴控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等,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
報道稱,距離特朗普帶著威脅對華採取强硬立場的議程重返白宮還有數周時間,這些措施已經導致價格飈升,並打亂了貿易流動,製造商正在試圖尋求替代供應方。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發布對美國出口管制公告時强調,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組織和個人違反相關規定,將依法追究責任。彭博社稱,這是中國首次表明貿易管制措施適用於中國境內外供應商銷售的中國物項,並將中國産品或含有中國零部件的産品納入管制範圍,這表明制裁的「境外影響力」已不是美國和歐洲專屬,中國也在行動。
牛津互聯網學院技術政策研究員基根•麥克布萊德(Keegan McBride)表示,中國潜在的出口限制可能會引發來自韓國、日本和其他地區供應商的一波競爭。但他認為,這肯定是中方深思熟慮的决定,如果中方施加管制,將通過執行力度展現在此問題上的態度。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央政治局會議將明年的貨幣政策基調改為「適度寬鬆」,這是2011年來首次,並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又提到要擴大內需,穩住樓市股市。專家預期,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重視全方位擴大內需,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政策有望出台。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聽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彙報,研究部署202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物價水平總體較低 為「適度寬鬆」提供良好環境
這是近14年來,中央首次定調「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當前物價水平總體較低為貨幣政策適度寬鬆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婁飛鵬分析認為:「近年來,貨幣政策作為重要的宏觀調控政策,在保持總體穩健的情況下,綜合考慮總量和結構、穩增長和防風險、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平衡,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有力地支持了經濟社會發展。」
婁飛鵬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在恢復發展的同時,仍然面臨預期偏弱、需求不足等問題,需要貨幣政策更好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穩定經濟增長,擴大內需等。婁飛鵬認為,物價水平總體較低也為貨幣政策寬鬆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貨幣政策將通過降準、降息、公開市場操作等總量工具,以及用好現有的結構性政策工具並根據需要創新的政策工具等加大調控力度,加大逆週期調節,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國家統計局圖片
在今年9月,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劉濤曾共同撰文指出,當前貨幣政策有必要也有條件調整為「適度寬鬆」。
連平、劉濤在這篇文章中指出,從加強預期管理、有效引導市場預期的角度看,盡快對貨幣政策作出合理的、恰如其分的調整,將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改變當前市場預期普遍偏弱的狀況。
11月8日央行發佈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時,權威人士指出,貨幣政策將堅持支持性立場。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名義上是穩健,實際是適度寬鬆的。
專家:重視全方位擴大內需 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政策有望出台
回顧過去30年中國貨幣政策的實踐,連平和劉濤指出,貨幣政策基調由緊到鬆依次可劃分為「從緊」「適度從緊」「穩健」「適度寬鬆」和「寬鬆」等區間。貨幣當局根據客觀形勢變化,以「穩健」為中樞,在「從緊」與「寬鬆」之間靈活調整,以達到穩經濟和逆週期調節的目的。
2010年1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2011年中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此次向外界釋放出重要信息:我國貨幣政策將由此前的「適度寬鬆」轉變為「穩健」。
2011—2013年穩健的貨幣政策總體上表現為偏緊,強調對通脹的防範;2014—2019年穩健的貨幣政策則回歸「穩健中性」,強調不鬆不緊;2020—2024年穩健的貨幣政策實質上是偏鬆,突出了貨幣政策的靈活適度和精准有力。
此外,連平、劉濤在今年9月的文章中提出,從降準的可能性來看。彼時我國小型銀行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已低至5.0%左右,短期內空間相對不大,但並不意味著不能進一步下調;中型銀行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6.5%,大型銀行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5%。如貨幣當局實施新一輪降準,可考慮以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及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定向降準為主。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同時,考慮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中,碳減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將於今年底全部到期,也可在明年初對相關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追加新的額度,並下調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各0.5個百分點,以利於配合做好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提及,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多項重磅信號。第一,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時隔多年再次提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首次提出「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第二,首次提出「穩住樓市股市」,把穩定股票市場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第三,把「大力提振消費」放到了更靠前、更重要的位置。
同時,他提到,上一次「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表述出現在2008-2009年。2008年11月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轉變表述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在此之前貨幣政策已經啓動寬鬆操作。表述轉變之後貨幣政策仍然有進一步寬鬆操作,其中降準1.5個百分點、降息156bp。因此,明年貨幣政策將繼續降準,降息的同時,央行將加大購買國債和買斷式逆回購等超常規寬鬆政策。
另外他認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重視全方位擴大內需,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政策有望出台。本次政治局會議上首次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前增加了「更加」的表述,表明財政擴張及政策加碼的決心和力度,後續財政發力可期。近年來實際赤字率最高的年份是2023年和2020年,分別為3.8%、3.6%,2024年財政赤字率有望達到4.0%,新增專項債、特別國債規模也有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