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學思想尚未普及,人們都將很多無法解釋的怪事,都看作成鬼神所為,衍生大量神鬼傳說。當中「地府」之說深入人心。在漢文化圈中,久而久之就有了「十殿閻羅」之說,是為統治陰曹地府的主宰。

陸忠淵筆《五七閻羅大王圖》(網上圖片)

陸忠淵筆《五七閻羅大王圖》(網上圖片)

不過,在古今百姓口耳相傳的有「四大閻王」,比「十殿閻羅」更普及,而這四名閻王,史實上真有其人,在史書中也有記載。

更多相片
陸忠淵筆《五七閻羅大王圖》(網上圖片)

陸忠淵筆《五七閻羅大王圖》(網上圖片)

韓擒虎像 (網上圖片)

韓擒虎像 (網上圖片)

寇準畫像 (網上圖片)

寇準畫像 (網上圖片)

包拯畫像 (網上圖片)

包拯畫像 (網上圖片)

范仲淹畫像 (網上圖片)

范仲淹畫像 (網上圖片)

1. 韓擒虎

 這名隋朝時期的大將曾立下赫赫戰功,不但擒獲南陳最後的君主陳叔寶,更是前往突厥地區以高明的箭術威震北方。據百姓的傳說指,東嶽大帝麾下的五道將軍,領命前往隋朝請韓擒虎去陰間做閻王。韓擒虎聽聞此事,跟當朝皇帝請了三天假,皇帝甚至還特意為韓擒虎張羅告別宴。三天過後,有兩名身著錦衣的神秘人前來迎接韓擒虎,韓擒虎向皇帝和親人請辭後,隨兩名使者前往陰曹地府就任,當上地府最高統治者。

韓擒虎像 (網上圖片)

韓擒虎像 (網上圖片)

據《隋書·列傳第十七》載:「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斯亦足矣。」從韓擒虎被封閻王這件事,最終記載到隋朝正史,足以證明傳說的影響力。敦煌寫本《韓擒虎話本》中更載,韓擒虎就任陰司之主。

2. 寇準

北宋時代的寇準,為官十分正直,是中國歷史上標準賢相。當寇準在刑部為官時,審判公正,深得民心。小說及戲曲劇作《楊家將》的故事中,就曾體現過這位賢臣的才能。雖說他曾主張打擊外族侵略,堪稱清官典範,可是,由於他個性太剛正,他在仕途上並非一路平坦。

他深得民心之外,還得罪不少朝中官員,最終因為朝中奸佞的詆毀,被皇帝一貶到底,被貶謫至雷州(今廣東雷州),客死他鄉。老百姓不想這樣賢明的好官落得如斯下場,於是便衍生出一個寇準被宣召到陰間當閻羅的傳說。

寇準畫像 (網上圖片)

寇準畫像 (網上圖片)

在宋朝野史中,可看到寇準死後當上了地府主宰,甚至民間的許多驛站中,也掛著畫有閻王寇準的畫像。宋代文人劉斧輯撰民間故事《翰苑名談》,載:「寇準死,有王克勤者見公於曹州境上。問從者,曰:『閻羅交政。』」

3. 包拯

這名閻王家喻戶曉。包拯做官始終貫徹一個「正」字,不論是在包拯在龍圖閣當學士還是後來就任知府,始終不畏強權,秉公執法。包公一生中從未放過一個惡人,而且在他當官的幾十年間,不論官階如何,始終衣著簡譜,生活樸素,從來不購置房產。

包公不但嚴於律己,連自己的後代都教育得一身正氣。民間說起父母官,首先便要提到包拯,因為關於他判案的故事,廣泛流傳,包括《合同文字記》以及《三現身包龍圖斷冤》等。

包拯畫像 (網上圖片)

包拯畫像 (網上圖片)

關於包公當閻王的說法,在北宋已在民間傳誦,當時老百姓間有句俗語云:如果訴訟不順,那麼,你就去陰間找包公。在許多包拯斷案的小說,包公和地府閻羅也始終有著微妙的聯繫,在著名的「狸貓換太子」案中,包公就曾派人造了一座「閻王殿」,扮演閻王來了一齣陰間審判,最終順利取得不法分子郭槐的供詞。

甚至,他還有一件寶物叫做「遊仙枕」,相傳,枕著這件寶物睡覺可以直接魂遊地府。民間還指,包拯死後前往陰間做官,幫助陰間統治者揪出地府貪官。京師民諺云:「關節不到,自有閻羅老包。」

4. 范仲淹

他與包拯處於同一時代。范仲淹心懷天下,但仕途跌跌碰碰,曾多次被朝廷貶謫,但始終意志堅定,時刻憂國憂民。

據載,范仲淹曾在公元1043年,向朝廷上書了十條政改措施,「十事疏」可惜卻受到挫折,再次被貶。後來,在中原四處做官至晚年,他的弟弟希望買一處土地讓范仲淹養老,卻被他拒絕。據指,范仲淹自己出錢買了大片土地,讓弟弟找人經營,成立義莊,自己對莊內收入分文不取,十分仗義。

范仲淹畫像 (網上圖片)

范仲淹畫像 (網上圖片)

范仲淹一心只為天下人,獲老百姓崇敬。在他死後,民間將其奉為陰間閻王。宋代文人龔明之撰掌聞筆記《中吳紀聞》載:「公本天人也,見司生殺之權。」,和尚寂真《梵漢相對鈔》稱,稱人死五七日當見閻羅王,推斷范仲淹就任閻羅。

看來,傳說中的地府閻王殿,有點像古代衙門,正是因為在古代清官難得,所以百姓一見到清官生前如此,便只能寄希望於死後,也有他們在地府秉公執法、公道無私,迎合百姓心中閻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