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飲牛奶都要揀時辰?營養師教路最強飲奶攻略

樂活道

飲牛奶都要揀時辰?營養師教路最強飲奶攻略
樂活道

樂活道

飲牛奶都要揀時辰?營養師教路最強飲奶攻略

2020年08月24日 08:46 最後更新:12月04日 18:03

識飲一定要咁樣飲~

飲牛奶可以強身健體,更有助增高,不過營養健康中心首席註冊營養師詹兆洲先生表示,原來飲牛奶都有「學問」。以下5條問題是不少市民常常會問到營養師的,大人小朋友都適用,看過後可解答大家心中的疑問。

更多相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飲牛奶有益身體健康。

飲牛奶有益身體健康。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1. 飲奶可消暑?

人在酷熱的環境裡體溫上升,身體便會透過增加排汗和呼吸次數等方式,自動調節機能並降溫。高溫容易加速水分流失,若體內水分含量不足可引發脫水導致中暑,所以我們要確保不要流失過量水分和礦物質;而牛奶含有豐富營養成分,是比清水更具消暑效果的飲品。

牛奶中含有約87%水分,是日常飲食中很好的水分來源。水分透過排汗以維持體溫調節,脫水會導致疲勞,精神障礙,抽筋及運動能力下降,嚴重脫水更會危及生命 。因此,在天氣炎熱時飲用牛奶,有助補充流失的水分,更能吸收營養,對保持夏日身體健康極為有益。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2. 紙包奶vs玻璃樽奶?

玻璃樽裝牛奶採用「巴士德消毒 」熱處理程序,因消毒溫度較為低,可以保留絕大部分牛奶內的營養及味道,但非完全無菌,因此必須要冷凍在4℃或以下才可維持保質期。

存放在貨架上的紙包奶類,即常溫奶類飲品,一般保質期較長,全因牛奶經「超高溫法」熱處理。經「超高溫法」消毒的牛奶已殺滅大量細菌並令細菌胞子變得不活躍,所以保質期較長,可在未開封的情況下室溫存放長達6至9個月或更久。

玻璃樽裝牛奶及常溫奶類飲品的營養價值相近,兩者均建議飲用,視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及消耗時間的長短而作出決定。一般保質期較長外,亦不需冷凍,更有不同容量的包裝,方便攜帶。

3. 何時飲牛奶最好?

於早餐時飲用牛奶較符合香港人的飲食習慣,而且早上是營養吸收的關鍵時間。早上飲用牛奶能有效補充水分;水分是維持腦部運作的關鍵之一,能幫助提升工作效率及學習表現 。如果是家長,根據香港衞生署建議,鼓勵每日安排子女攝取兩份奶類 ,吸收充足奶類及均衡營養,建立健康基礎。

另一飲用牛奶的黃金時段是運動後,因為需要補充大量水分、熱量及電解質。研究顯示 ,相比起水和運動飲料,牛奶含有豐富的鈉、鉀、水分、蛋白質和脂肪,能有效修補身體的損耗,亦能減少飢餓感。鍛鍊後飲用牛奶能有效補充水分,牛奶的營養成分會在小腸裡慢慢釋放,令血液能逐漸吸收,幫助身體恢復。此外,它具有大量的電解質,包括鈉和鉀,當出汗時,牛奶就能快速填補以上流失的物質,以及為運動後的肌肉生長提供必需的蛋白質。

飲牛奶有益身體健康。

飲牛奶有益身體健康。

4. 小孩飲奶不肚瀉的方法

亞洲國家只有少數幼兒及兒童(0.5%-3.5%)對牛奶過敏 ;飲牛奶後不適的普遍原因為乳糖不耐。乳糖不耐指乳糖未能在身體消化,而引致腸胃不適。每個人的身體都有酵素消化乳糖,唯乳糖不耐人士的酵素量不足以一次過處理大量乳糖,而出現腸胃不適,酵素的製造量可透過多飲用牛奶而增加。

乳糖不耐可克服,可嘗試讓小孩從每日飲用三分一杯牛奶開始,逐漸增加份量 ,以延長牛奶在胃部停留的時間,令小孩身體慢慢產生更多用作消化牛奶中的乳糖酵素。經過一段時間後,確保小孩的腸胃開始適應時,便可以增加份量,鼓勵孩子每天攝取香港衞生署建議的兩份奶類,吸收充足奶類及均衡營養,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倘若長時間停止飲用牛奶,由於身體需要時間重新適應,反而更有機會增加乳糖不耐出現的可能性。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5. 運動後飲奶可增強肌肉?

長時間運動流汗造成水分流失,補充體液是肌肉恢復的關鍵,因為脫水可能導致疲勞和頭痛。研究顯示,相比起水和運動飲料,因牛奶含有豐富的鈉、鉀、水分、蛋白質和脂肪,能有效修補身體的損耗,亦能減少飢餓感,提供更好的營養。鍛鍊後飲用牛奶能有效補充水分,因牛奶的營養成分會在小腸裏慢慢釋放,使血液能逐漸吸收,幫助身體恢復。它還具有大量的電解質,包括鈉和鉀,當出汗時,牛奶能快速填補這些從體內流失的物質。牛奶是其中一種有助增強肌肉的食物,當然,亦要配合負重運動。

Ohpama授權轉載

杭州87歲老翁每日打牌後出現便血症狀,就醫確診「結腸線癌」,醫生建議:避免久坐!

老翁每日和朋友打牌出現便血症狀

據《中國藍新聞》報導,杭州一名87歲丁姓老翁因生活安逸,每天以打牌為樂,每次和朋友打牌一打就是一整天。然而近日老翁卻突然出現便血的症狀,由於曾長過痔瘡,老翁誤以為是「舊疾復發」,因此並未太在意。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老翁就醫發現達到重度貧血標準

直至便血情況持續了超過十多天後,老翁才決定前往浙江省中西結合醫院的肛腸外科就醫,金永軍主任醫生經檢查後指出,老翁的血紅蛋白水平低至56g/L,已達到重度貧血標準,且癌胚抗原(CEA)值升高至15.74ug/L。對此,金醫生推測老翁的便血可能是由胃腸道腫瘤所引起,隨即安排了胃腸鏡檢查。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老翁確診患有「結腸線癌」

檢查結果顯示,老翁的乙狀結腸處有一個環繞腸腔的腫塊,病理診斷確認為「結腸線癌」,該腫瘤體積較大,需盡快進行手術,否則容易導致腸梗阻,對於老翁這樣年事已高且伴有多種基礎疾病的患者而言,恐會引發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老翁經手術後順利出院

醫生隨即安排了微創的「腹腔鏡乙狀結腸癌根治術」,手術十分順利。經過手術後,老翁的恢復狀況良好,僅十餘天後便順利出院。醫生對此也提醒老翁,應改變生活習慣,減少長時間坐著。

醫生警告久坐不起容易增加大腸癌發風險

醫生解釋,長時間久坐不動容易導致腸道蠕動減弱、緩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質在結腸內滯留並刺激腸黏膜。此外,久坐還會導致腹腔、盆腔及腰骶部的血液循環不良,會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這些都增加了大腸癌的發病危險。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醫生建議市民避免長時間久坐

醫生建議市民,平日應定時起身活動,避免長時間坐著,並注意膳食健康,以降低罹患結腸癌的風險。同時,若出現便血等異常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