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配合港鐵沙中綫工程,屹立於紅隧口旁近三十年的警官會所(警官俱樂部)前日光榮結業,並即將拆卸,預計五年後在原地重建。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私人屋苑會所還未盛行,充滿傳統殖民地色彩的警官會所是不少警官消遣減壓的好地方,承載不少回憶。

更多相片

在1986年啟用,位於銅鑼灣鴻興道的警官會所,與銅鑼灣遊艇會為鄰,佔地逾一萬平方米。會所設施包括主樓、游泳池、網球場、草地滾球場、室內運動場,及海景宴會廳,供督察級或以上的警務人員使用。

香港皇家警察曾在禮頓道近摩利臣山設「Police Recreation Club」,不過到1976年,因政府需興建堅拿道天橋,警方交還土地。

直至1978年,警方在現址建了一間臨時平房,只提供草地滾球,之後爭取正式興建現時的警官會所。會所經理李美寶表示,在1986年4月10日,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的堂妹雅麗珊郡主到場剪綵,警官會所正式開幕。

其實會所是採用自負盈虧方式營運,資金源自租場費及泊車費等,曾招待前港督尤德及彭定康等貴賓。當年鄧肇堅爵士當年更捐出一百萬元,支持會所的運作。

六旬一級工人鄭定賢自會所開張到今日一直都在此打理。他憶述早年會所的規定較嚴格,只限會員出入,帶嘉賓進入亦諸多限制,並禁止穿背心、短褲和涼鞋。

他更指,因外面會所少,八、九十年代是會所全盛時期。當年,外籍警官愛把家鄉的習俗帶到會所,最難忘是新年倒數後,警官為求來年好運,把酒樽掟往樓下的空地,並要求於1月5日前把所有去年慶祝裝飾拆下來,否則帶來惡運。

不少外籍警官在放工後,亦愛到地下草地滾球場旁的酒吧消遣,退休後仍會繼續光顧,但之後慢慢少了。

在皇家警察時代興建,警官會所的一磚一瓦都保留傳統殖民地色彩,更見證着人事興衰。鄭先生指現在好多屋苑都有私人會所,所以較少人來。自己退休之年正是會所拆卸的時間,他不禁語帶唏噓:「望着它開張,現在望着它結業。」

警官會所於7月31日已正式榮休,珍藏的簽名冊、相片及入口處基石,暫放太子警察遊樂會,預計在2020年待沙中綫竣工後,在原址重建。

由於未來需與港鐵站的通風系統融合,會所的佔地面積將會縮小,以四層設計,提供相等於原來設施的總面積,但高度相若,配備康樂設施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