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冷,又是火鍋放題的時候了。
火鍋的歷史最遠可以追溯至西周,不過目前可考的紀錄以清代為主。也許與清代發源於東北苦寒之地有關,清代火鍋已經十分盛行。而且不僅在民間盛行,還是著名的宮廷菜肴,乾隆皇帝與慈禧太后皆十分喜愛。而康熙及乾隆曾在暢春園、乾清宮等地舉辦過「千叟宴」,招待千多位老人一起享用火鍋,成為一時佳話。時至今日,一些火鍋店還是以清代造形的鍋具為主。
清代火鍋的盛行,可在關於清代文獻作品中得到記載。民國時人徐珂根據清人、近人的文集、筆記、札記、報章、説部編成的《清稗類鈔》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京師冬日,酒家沽飲,案輒有一小釜,熾火於下,盤置雞魚羊之肉片,俾客自投之,侯熟而食,故曰『生肉火鍋』。」另外是清朝著名學者袁枚的作品《隨園食單》有<戒火鍋>篇︰「冬日宴客,慣用火鍋,對客喧騰,已屬可厭;且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難差。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問哉?近人用燒酒代炭,以為得計,而不知物經多滾,總能變味。或問︰『菜冷奈何?』曰︰『以起鍋滾熱之菜,不使客登時食盡,而尚能留之以至於冷,則其味之惡劣可知矣。』」簡單來說,是作者認為「火鍋」把各種食材一併處理,未能發揮各種食材的特性,雖然答案見仁見智,但從另一面反映當時火鍋的盛行。
上文提到火鍋在清宮大受歡迎,目前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傳世的火鍋具有四款之多,造形各異,可考的年代為咸豐及光緒年間之作,分別為銀壽字火鍋、掐絲琺瑯團花紋菱花式火鍋、錫方形一品鍋及粉彩火鍋。當中除了粉彩火鍋欠缺詳細的資料外,其餘三個火鍋具皆有其背後的故事在內。火鍋在清宮中又稱熱鍋,其質地有陶瓷、純銀、銀鍍金、銅、錫、鐵數種。其基本形式有兩種:一種為組合式,由鍋、爐支架、爐圈、爐盤、酒精碗5部分組成,可以同時上桌燒煮食物,也可單獨用鍋溫食品。另一種為鍋中帶爐,爐內燒炭火,能把水燒開,生魚、生肉、蔬菜等放入沸水中可以煮熟。
銀壽字火鍋屬第二種即鍋中帶爐型,高30cm、直徑32cm,考證為清光緒年間。之所以名為銀壽字,一是它採用銀質製成,設有鍋、蓋、煙囪及閉火蓋四個部份,而且鍋內帶爐,可用於燒炭。壽字見於火鍋的閉火蓋上,雕有鏤空「卐」字紋,鍋體滿布金銀圓「壽」字、長「壽」字、蝙蝠紋等,寓意「福壽萬年」之意。學者認為此鍋做工精細稱得上是造型完美,用料講究,應為清代晚期慈禧太后經常使用的火鍋。
因為所用工藝而名為掐絲琺瑯團花紋菱花式火鍋,屬於晚清時間作品,高19cm、口徑21cm及足徑15cm。火鍋為菱花式,圈足,上附鏨刻鎏金的提手和螭耳。通體在藍色地上飾各色的團花紋,有黃、紅、蘭、白等,團花三三倆倆,疏密自然,散佈周身。銅本身具備良好的導熱性能,自然成為火鍋具的最佳原材料。而琺瑯工藝以銅為胎體,以琺瑯做裝飾,是製作火鍋的不二選材。
錫方形一品鍋外觀上不算突出,但該件錫制一品鍋已包括碗、碟、蓋、座等共25件組合在內十分豐富。目前僅知屬於清代出品,高30cm,口邊長34cm。鍋的形狀成正方形,內有5個錫碗,每個碗均配鏨刻花卉圖案的蓋,碗下設有酒精碗。鍋身設有4個插孔,並配有4個支架,將支架插入孔中即可以承接雕刻花卉的小盤。鍋身周邊刻有各種花卉圖案;底部有4個象鼻形鍋架支腿,支撐鍋的整體;鍋蓋上有塑造的獅子為紐,形象生動。整體構造巧妙,造型美觀大方,製作工藝精良,屬於珍品級文物。
從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多款精美火鍋具,加上當時文獻的記載來看,可見在清代火鍋不但在民間及宮廷皆十分盛行,而且十分講究,這一風氣也流傳至今,成為中國人流行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