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一向以「鷹中之鷹」見稱,3年前把香港踢出「世界經濟自由度」評分榜,擺明以港為敵。不過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它最近就被美媒揭發,涉嫌「製造」資訊誤導美選民,圖影響總統選舉,其誠信惹起質疑。政圈朋友一直留意它與香港政治人物的千絲萬縷關係,早在2019年黑暴爆發前,它已與陳方安生及部分泛民議員交往頻密,更邀她親到美國發表演講;此外,它亦同黎智英眉來眼去多年,更在他還押前不久,安排做綫上對談,可說是「最後一吻」。
傳統基金會曾力捧陳方安生,於2019年3月反修例動亂爆發前,邀請她到美國發表演說,奉為上賓。
政圈朋友最近看到《紐約時報》一篇調查報道,指傳統基金會早前進行一項「監視計劃」,目標之一是調查非法移民如何干擾美國政治,為此與兩名調查員合作,由他們帶着隱蔽攝錄器材到一些州份,訪問一批非法移民。在一次調查中,兩人訪問了50人,當中7人表示已登記為選民,可於11月的總統大選投票。
傳統基金會其後將兩人拍攝的影片公開,在社媒平台X發放,並以上述調查結果推算,該州有14%的非法移民已登記為選民,估計有近5萬人。它指這情況對今年大選能否公正地舉行,有極大威脅,擺明是「製造」似是而非的議題。這條片至今瀏覽次數達5600萬次,影響頗大。
不過,有關州份的官員其後聲稱,沒證據證明那7名受訪者已登記為選民,而一位受訪人士更表示,當時為了敷衍做調查的人,故隨便講他們想聽的話,所提供的姓名也是假的。不論這些人是真是假,專家認為這調查的樣本太少,是否能反映實況十分成疑,而發放這些影片的目的,極有影響選舉之嫌。
政圈朋友說,傳統基金會的右翼政治立場十分鮮明,「製造」資訊為特朗普造勢,並不令人意外,它近幾年與香港「亂港」勢力緊密連繫,也清楚反映了它的政治取態,以及在幕後扮演的角色。
朋友舉了兩個例子:一是在2019年3月反修例風暴來襲之前,傳統基金會邀請了泛民「盟主」陳方安生訪美,在它主辦的研討會發表演說,同行的還有泛民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和莫乃光。她當時大聲疾呼要求國際社會及時為港發聲,不要待一國兩制被蠶蝕到不可逆轉時,才恨錯難返。
其實傳統基金會在此之前,已與泛民的一批元老和議員交往頻密,以保守派頭號智庫的身份,予以支援。
朋友還舉出另一例子,就是在2020年8月中黎智英仍未還押之時,在其直播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中,特別安排與傳統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 Mike Gonzalez對談,這位仁兄指《香港國安法》實施,以及拘捕黎智英,都是「重大錯誤」。他還數度自稱是黎智英的「老朋友」,可見兩人交往甚深。
黎智英還押前不久,安排與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做直播對話,對方稱他為「老朋友」,可見彼此有深交。
今次傳統基金會被《紐約時報》揭發涉嫌發放資訊誤導選民,讓大家更清楚它是什麼貨色,對它力捧陳太和黎智英之流,以及把香港剔除於「經濟自由指數」榜之外,就不會感到絲毫訝異了。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幾日前我寫鍾庭耀的「民意研究所」陷嚴重財困,已山窮水盡,瀕臨冧檔,我當時已想,其前拍檔鍾劍華被通緝,鍾庭耀很難與他完全撇清關係。果然,警方國安處今日把他帶走調查,估計是查清兩人有冇錢銀連繫,暫時看來與其民調項目無關。鍾庭耀再次成新聞焦點,勾起我不少回憶,其中與他有關的兩場風波特別深刻,一是2000年的港大民調風波,涉及事件的3個人物,都下場甚悲;二是2014年「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被揭收美國政治機構NDI的錢,進行立會選舉民調,彼此還有什麼見不得光的關係,疑團至今未解。
鍾庭耀被警方國安處帶走助查,他曾涉及兩場政治風波,當中的港大民調風波更引起巨大震動,幾個涉事人物下場都甚悲,而另一場涉及美方「泵水」的風波,仍有不少秘密待揭。
先講第一場風波,當年7月鍾庭耀在《南華早報》和《信報》撰文,指時任特首董建華透過不同途經向他施壓,要求他停止進行特首民望調查,避免打擊政府施政。他蓄意爆料,隨即引起震動,直接涉及事件的港大副校長黃紹倫,以及董的特別助理路祥安,處於風眼浪尖,成為事件的焦點。
其後校委會成立三人調查小組,由非常任外籍法官鮑偉華任主席,傳召各人作供,當時反建制的輿論沸騰,激進學生又不斷向校友施壓,在這情況下,小組最後認定路祥安曾提過上述要求,而黃紹倫也有一定角色。
在巨大壓力下,本身是微電子學專家的鄭耀宗,只做了4年港大校長,雖建樹不少,不得不黯然辭職,可謂壯志未酬;在港大管理層如日方中的副校長黃紹倫,也因捲入風波請辭,大好事業之路戛然中斷,他上月因病去世,不少學術界朋友都感惋惜。
當年港大校長鄭耀宗,因鍾庭耀控訴「受董建華施壓」,而黯然辭職。
至於路祥安,因這事件被反對派譏為「路公公」,飽受侮辱,其後他加入中華能源基金會,出任秘書長,2017年該會秘書長何志平在美涉賄賂非洲官員被捕,3個月之後,路祥安因急性心肌炎猝逝,估計與巨大情緒壓力有關。
當年這場風波,鍾庭耀佔了道德高地,董伯則處於下風,看深一層,他大搞政府和特首民意調查,是由末代港督彭定康來港後開始,並非單純的學術民調,背後是否有政治動機?有冇隱密推手?從其後香港政治運動的發展看,兩個疑問的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場風波發生於2014年,有傳媒收到網上洩露的秘件,指鍾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收取美國政治打手「國際民主協會」(NDI)的資助,進行有關立法會選舉的民調。文件披露一份電郵,清楚顯示民意研究計劃與NDI簽訂合約,可說證據確鑿。
其後有傳媒再翻查資料,原來鍾庭耀主持的「民調計劃」,早於2004年就收取NDI的資助,進行「跨政黨香港政治發展調查」,顯示雙方聯繫多年,至於是否只「受託做研究」,還有沒有其他隱密合作,就不得而知。
究竟NDI是什麼來路?政圈朋友指,NDI直屬於有「第二中情局」之稱的「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經費間接來自美國國務院和國會,任務是影響他國的政治發展,它在香港活動有何意圖,明眼人都一清二楚。
鍾庭耀今次被帶走助查之前,已急急與鍾劍華切割,並表明「民意研究所」奉公守法,不踩紅綫,顯然是自保,可見鍾劍華成為通緝犯令他大感惶恐。
究竟後續發展如何,有待警方調查,但這位屢掀風波的「非常學者」,見不得光的紀錄不少,還是早些「收山」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