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剛過,人大常委會正在北京審議再發債6萬億人民幣救市,而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就到深圳,會見香港的商界人士,推動他們加大投資,支持內地和香港。
夏寶龍寄語香港工商界,可以說是循循善誘,耳提面命。早在去年12月全國港澳研究會十周年的慶祝大會上,夏寶龍提到香港社會各界持份者,應該「深入思考、身體力行」時,亦都特別將工商界拿出來單獨討論,指他們是推到香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應該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在香港由治及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其後夏寶龍在今年9月在北京接見特首李家超的時候,再點名工商界、企業家要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並要求「把愛國愛港熱情轉化為一項一項具體的實際行動,齊心協力推動香港實現由治及興」。
在夏寶龍今次會見商界的前夕,特首李家超昨日(11月7日)出席本地及國際商會聯合舉辦的《施政報告》午餐會時,亦向在場商界人士表示,要做到《施政報告》的各項措施以達致改革,政府無法單打獨鬥,而是共同責任(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特首所指的共同責任,意思是指香港的種種工作,不能夠單靠特區政府獨力完成,要推動香港商界,和特區政府一同努力。
夏寶龍今次會見商界時,講話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突出展示出國家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支持香港高質量發展的決心。明確釋放了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充分發輝獨特地位和優勢,在助力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更好發揮作用的信號。指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迎來了可以輕裝上陣,全力拼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期。
中央反覆提醒,推動香港工商界加大力度廿金建香港,主要有兩個背景。
第一,香港正經歷痛苦的轉型。香港過去的經濟比較單一,偏重金融地產,而且經過多年發展之後,無論土地或是工資成本已經變得相當貴,近年出現的北上消費潮,亦都是這一種成本高企、競爭力下降的體現。
香港要負擔得起這一種高成本,就需要有高增長,一定要有各種類型的新產業冒出頭來,從新的金融產業到新的創科產業,要一項又一項的產業發展起來,提質增效,找到新的市場,香港的經濟才能步上新的台階。
不過,搞新生意就必須有人才和資金,在資金方面亦不能單靠政府提供,需要本地和外地的資金,所以如何鼓動本地商界多作投資,亦都是香港經濟能否成功轉型的其中一個關鍵。
第二,地緣政治風險高升。在這個新階段關鍵期,狂人特朗普重回白宮,國際局勢更加嚴峻,香港工商界能做些什麼,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香港由治及興?
面對如此險惡的環境,香港別無他選,只能夠強化自己,應對挑戰。這就讓人想起1997年出現亞洲金融風暴,各國的貨幣受到狙擊,當時南韓的韓圜大跌,南韓的民眾主動捐金出來,支撐國家的幣值。
如今就到了香港各界,特別是工商界貢獻報效的時候。在和平的歲月,大家輕輕鬆鬆就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但是在艱難的時刻,香港人特別是工商界就需要團結起來,為香港這個我們成長發展的地方,作出更多的貢獻。
盧永雄
2024年過去,這的確是極其波動的一年,香港經濟被3座大山壓著,喘不過氣。
第一,匯價。
港元和美元聯繫,美國聯儲局在9月開始減息後,美元一度下跌,但隨後因為美國經濟數據和特朗普回朝的影響,通脹預期重現,美國減息的期望下降,美元在10月初掉頭回升,港元跟升。高匯價對香港出口和旅遊業都有影響,2024年全年港元兌日圓升值了11.6%,港元兌人民幣升值了3.2%,港人不單北上消費,更蜂擁到日本旅遊購物。
過去一年港元匯價兌日元大升。
如果拉長一點看港元兌日圓的匯價,4年前2020年處於1港元兌13.3日圓的水平,現價日圓已經貶值至1港元兌20.13日圓,以4年計,日圓貶值的幅度更超過51%,這就造成港人赴日旅遊的數字大幅增加,而日本遊客到港的數字則大幅減少。單是今年11月,香港人赴日旅遊就有22.7萬人次,香港是日本外國遊客的第4大來源。反觀日本人到香港旅遊就大幅萎縮,在疫情前2019年全年有66.1萬日本人到香港遊玩,如今手頭上只有去年頭10個月的數字,日本旅客來港只有25萬人次,全年大約是30萬人次,估計今年也不會大升。香港人遊日本一個月的數字,可能已近日本人來港旅遊全年數字,可見港元高匯率對本地旅遊的壓力。
第二,利息。
港息跟美息,利息水平高企,大大壓抑投資。美國利息在今年9月跌了一跌之後就重上高位。美國十年債息在今年9月最低見過3.62厘的水平,但現在已回升至4.53厘,和全年高位4.74厘相差不遠。美國利息高企帶動港息向上,香港現在一個月定存最高有4厘樓上,利息高升令投資意欲下降。
第三,地緣政治影響。
拜登政府雖然在末段已放緩了對香港的打壓,但是之前大力唱衰香港,以及呼籲基金不要投資港股的壓力仍在。預計特朗普上台後,一大批反華反港政客如國務卿盧比奧上台,對香港的地緣政治壓力有增無減。
香港經濟面對這3座大山,沒有大幅下插,全年預計GDP可維持2.5%增長,已算相當走運。而特區政府努力推動經濟,亦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主要是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樓市撤辣。特區政府全面撤銷各種類型的樓市辣招,幅度較市場預期更大。市場當時預計政府會分批撤辣,想不到會是全面撤辣。撤辣後幾個月成交已經開始放緩,但以全年計今年一手成交仍錄得逾50%增長,可以想像如果樓市並無撤辣,相信樓市成交和價位還會大跌,甚至會衝擊到銀行體系。
第二,股市出招。在香港力爭之下,中央在今年4月出5招撐港股,外界對中央這些招數較少留意,當中最重要的是明確支持內地龍頭企業赴港上市,幫助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到今年第3季後,開始見到內地的行業龍頭來港上市,香港的IPO新股市場出現小陽春。再加上阿爺在9月出招救市,一定程度提振了股市的氣氛,最後恆指全年亦在兩萬點樓上收市,較去年年底的收市價升了17.7%,算是穩定了香港股市。
第三,旅遊搞作多。在特區政府大力爭取之下,中央同意深圳居民赴港簽證由「一周一行」改為「一簽多行」,之後馬上感受到深圳旅客來香港的數量增加。文體旅局更在本周一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提出4大發展策略、13項具體措施,希望進一步催谷旅遊業。
第四,搶人才。特區政府在搶企業搶人才方面不遺餘力,境外駐港公司的數目增加一成至9960間。而搶人才最突出的效果,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桌球手卓林普和世界排名第二的奧蘇利雲都宣布成為香港人,外界估計這些頂級運動員移居香港有眾多原因,但其中一個關鍵是香港的稅率比較吸引。香港的薪俸稅率最高是15%,而英國的薪俸稅率最高是40至45%,他們移居香港可以節省最多30%的薪俸稅。過去幾年有不少港人因政治原因移居英國,但香港亦以低稅率等條件吸引英國精英移居香港。
就是特區政府這些舉措,阻慢了香港經濟下滑的趨勢。來年特朗普上台,將是更加風高浪急的一年。香港要逆風而行,港人對本地經濟應覺得自己有份,而不是抱著一個「剝花生」的心態去旁觀評論。我們能夠多在香港消費,能夠多在香港投資,就可以加一分力推動香港經濟發展,令香港在困難中破浪前進。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