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至聖先師」孔子在英文著作中,都被譯作「Confucius」。當初創造這個英文單詞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歐洲人撰寫的孔子傳記以及孔子畫像插圖(網上圖片)
"Confucius"本是拉丁文,後來被用至英文。16世紀,歐洲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前往遙遠的東方,踏入明朝的國土,向中國人傳教。他們驚訝發現當時的中國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受過一些教育的人,都會信奉一位2000多年「哲學家」的教誨,並把他的教誨運用到治國安邦和日常生活中。
這位西方傳教士口中的「博學的偉大哲學家」就是孔子。面對孔子以及當時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以來自意大利的利瑪竇神父為代表的歐洲耶穌會傳教士,抱著一種尊重甚至熱忱的心態去接觸並學習。他們學習複雜的漢字系統,了解儒家思想和文化,並希望將這種哲學介紹給歐洲人。在將古代儒家經典著作翻譯成歐洲各種語言時,難免要創造一個詞來指代儒家的「至聖先師」孔子。
利瑪竇神父(左)(網上圖片)
當時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是繼承自羅馬帝國的拉丁語,拉丁語以前在歐洲的文化界和學術界,一直都是各國通用的語言。利瑪竇在翻譯孔子的名字時,選取了當時中國人對他較為流行的一個稱呼「孔夫子」,然後音譯成「Confuci」。
在拉丁語中,一個名詞有「陰性」、「陽性」和「中性」之分。一般「陽性」名詞,特別是人名,都會以「-us」結尾,所以孔子的拉丁文名最終就定為「Confucius」。在所有的歐洲語言中,孔子的名字都來自於拉丁文的Confucius,其中英語、法語中依舊沿用Confucius的拼寫。
利瑪竇與法國耶穌會士金尼閣共同發明世界首套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的拼音體系,記載於《西儒耳目資》中。(網上圖片)
而在另一些語言中,Confucius根據這些語言詞彙的拼寫和發音規律有所變化,如德語中的 Konfuzius,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中的 Confucio,瑞典語中的 Konfucius,波蘭語中的 Konfucjusz,以及俄語中的 ΚοHфyций(Konfucij)。
事實上,明清時期的歐洲耶穌會傳教士還將中國歷史上很多重要人物的名字譯成專屬的拉丁文,如孟子的拉丁文名字Mencius,這個名字更曾在被譯回中文時,被誤解為一個叫「門修斯」的人。另外,明清時期不少皇帝都有專門的拉丁文名字,如明朝天啟皇帝Thienkius,崇禎皇帝 Zungchinius,以及清朝順治皇帝Sungteius。
讓人摸不着頭腦的成語,只因為「五日京兆」是「五日張京兆尹」的簡寫。在古代,「京兆」是西漢首都所在地長安,「京兆尹」是當地的行政長官。作為對比,包青天是開封府尹,可見是位居要職。哪位姓張的歷史人物僅當了五天京兆尹,竟要查辦大案以致下屬拒不聽命呢?
「五日京兆」成語出自於《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張敞是歷史上有名的愛妻號,張敞畫眉故事的主人翁。不過張敞畫眉背後是因為張敞辦事能力極高,所以招人妒忌,對手仍以「畫眉」一事質疑張敞公私不分,能力存疑。但張敞為人頗有才能,賞罰分明,嫉惡如仇,曾在山東成功地剿滅匪亂,為漢宣帝所賞識。
張敞 (網上圖片)
當時長安人口眾多,龍蛇雜處,治安不好,歷任京兆尹皆束手無策。漢宣帝決定請張敞出任京兆尹一職務,幾年下來使長安的治安改善許多。但後來他的好友楊惲因觸怒宣帝被判死刑,與楊惲交好的人幾乎全受牽連,被免去官職,只有張敞因為受到宣帝賞識,一直未受處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張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辦案,絮舜心想張敞遲早會受到連累被免官,竟然不肯聽命,還在上班時間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勸他不要這樣,他居然說:「我已為張公盡了不少力,他現在只剩五日京兆可當了,為何還要幫他辦事?」這些話傳到張敞的耳朵裡,立刻將絮舜逮捕入獄,並判處死刑。
張敞畫眉是其鐵漢柔情的一面 (網上圖片)
沒過幾天,宣帝派出使者巡行天下,舉冤獄,絮舜的家人用車拉着絮舜的屍體,向使者鳴冤。使者即奏張敞濫殺無辜。宣帝問明原委,認為這算不了什麼大事,想叫張敞設法逃脱。於是先宣佈了以前關於他同楊惲有株連,不宜再居其位的奏狀,將他削職為民。受到這樣的處分,張敞也明白了宣帝的用意,便繳還印綬,匆匆亡命而去。
網上圖片
歷史記載,張敞任職京兆尹長達九年,並隨即復出為官。話說張敞離職後幾個月,京師的治安再次敗壞,大不如前。這時宣帝開始想法張敞了,這時冀州剛巧盜賊為亂,所以不久即任命他為冀州刺史。張敞任冀州一年多,冀州的盜賊使滅跡了。後來,宣帝又命張敞為太原太守,實際任職僅一年,便使太原郡秩序井然。
絮舜所說的「五日京兆」是他認為張敞不久後會被免官。後來仍以「五日京兆」比喻任職時間不久或沒有長遠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