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宜蘭市介紹
宜蘭市(臺灣話:Gî-lân-chhī),舊稱「五圍」,位於台灣蘭陽平原精華區的中央,宜蘭縣縣治所在地。市內人口約9.5萬人,為宜蘭縣人口最多、人口密度僅次於羅東鎮第二高的行政區,在全國所有縣轄行政區之中,人口密度排行第五高。自臺北縣永和市於2010年改制為新北市永和區之後,成為全台面積最小的縣轄市。1810年宜蘭縣區納入清版圖,1812年正式設廳治理,五圍(今宜蘭市)成為廳治。1813年,宜蘭城修築完成,城內設施在數年內一一完備,宜蘭城儼然成為蘭陽平原的政治、經濟、文教中心。1940年,成為日治時期的州轄市。1945年,改為縣轄市。1950年,改隸宜蘭縣,並為縣治。在歷史背景與豐厚的文化資源條件下,宜蘭市也被譽為宜蘭縣的文教特區。因此,境內有縣政府、縣議會、縣史館等全縣級的設施。宜蘭市舊名「五圍」,係清嘉慶年間福建漳州漳浦人吳沙於1796年得柯有成等人資助,廣招漳、泉、粵三籍流民進入蛤仔難地區,建築土圍為根據地,依開墾先後為頭圍(今頭城鎮頭城街,1796年開墾)、二圍(今頭城鎮二城里,1798年開墾)、三圍(今礁溪鄉三民村,1798年開墾)、四圍(今礁溪鄉吳沙村,1799年開墾)、五圍(1802年開墾)等地,五圍即今之宜蘭市。
宜蘭市歷史介紹
宜蘭市舊名「五圍」,係清嘉慶年間福建漳州漳浦人吳沙於1796年得柯有成等人資助,廣招漳、泉、粵三籍流民進入蛤仔難地區,建築土圍為根據地,依開墾先後為頭圍(今頭城鎮頭城街,1796年開墾)、二圍(今頭城鎮二城里,1798年開墾)、三圍(今礁溪鄉三民村,1798年開墾)、四圍(今礁溪鄉吳沙村,1799年開墾)、五圍(1802年開墾)等地,五圍即今之宜蘭市。
宜蘭市氣候介紹
宜蘭市屬副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溫暖,平均氣溫以七月28度左右最高,一月15度以上最低,年平均溫22.2度,其年平均蒸發量低於800公釐。年平均相對溼度為85%。年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2,776公釐,以四月份的雨量最少,而九月份的雨量最多。年降雨日數為210日,比有雨港之稱的基隆207日多。宜蘭市雨源以5、6月的梅雨、7、8、9月的颱風為主。秋天是西南季風轉為東北季風的過渡時間,其消退的十分快速,又加上宜蘭地區三角洲的地形影響,故秋天多雨。
宜蘭市家教推薦




potatopeople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