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玉壺成「精」!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 點擊破千萬 官方讚:小短劇有大情懷

兩岸

中國玉壺成「精」!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 點擊破千萬 官方讚:小短劇有大情懷
兩岸

兩岸

中國玉壺成「精」!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 點擊破千萬 官方讚:小短劇有大情懷

2023年09月06日 15:44 最後更新:16:57

網絡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 爆紅,點擊破千萬 ,官方讚「小短劇有大情懷」。

更多相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AP 圖片

AP 圖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大英博物館圖片

大英博物館圖片

大英博物館官網圖片

大英博物館官網圖片

觀看影片

由中國兩個年輕博主「煎餅果子」和「夏天妹妹」出演的網路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近日爆紅網絡,劇情透過擬人化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逃出大英博物館,想找回家(中國)的路。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該短劇前兩集引發破千萬點讚、瀏覽,超過100多萬人評論,人民文娛更點評盛讚,「小短劇有大情懷。」

AP 圖片

AP 圖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這部短劇,是以一個「想回家」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為主角,她遇到同樣有黃皮膚、黑眼珠的男主角,準備踏上回家的路,故事逗趣且流暢。

大英博物館圖片

大英博物館圖片

大英博物館官網圖片

大英博物館官網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本港博物館獲央視節目邀請介紹三件館藏文物

2024年06月03日 00:01 最後更新:00:01

康文署轄下博物館獲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節目《國家寶藏》邀請,介紹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三件文物;與故宮博物院、天津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等,攜手介紹館藏,說好中華文化故事。

香港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屏山鄧族祝壽賀幛,高四米多,上面飾有郭子儀祝壽及麻姑獻壽等寓意長壽的吉祥圖案。(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屏山鄧族祝壽賀幛,高四米多,上面飾有郭子儀祝壽及麻姑獻壽等寓意長壽的吉祥圖案。(政府新聞處圖片)

署方說,康文署博物館能與這些國內頂級、國際知名的博物館一同參與,說明香港在守護國家寶藏方面具有獨特及重要地位,在說好中國故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香港藝術館虛白齋藏品《齊風六篇》水墨絹本手卷,是據南宋畫家馬和之所繪的《詩經圖》,以詩配圖的形式,傳達道德價值,甚具深意。圖示《齊風六篇》(局部)。(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藝術館虛白齋藏品《齊風六篇》水墨絹本手卷,是據南宋畫家馬和之所繪的《詩經圖》,以詩配圖的形式,傳達道德價值,甚具深意。圖示《齊風六篇》(局部)。(政府新聞處圖片)

節目介紹的三件文物,分別為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屏山鄧族祝壽賀幛、香港藝術館的《齊風六篇》,以及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品李小龍黃色戰衣。

李小龍於生前最後一部電影《死亡遊戲》中穿着的黃色戰衣,現正於香港文化博物館二樓的「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展覽展出。(政府新聞處圖片)

李小龍於生前最後一部電影《死亡遊戲》中穿着的黃色戰衣,現正於香港文化博物館二樓的「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展覽展出。(政府新聞處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