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神十八周四發射 執行全國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 力求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突破

兩岸

神十八周四發射 執行全國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 力求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突破
兩岸

兩岸

神十八周四發射 執行全國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 力求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突破

2024年04月24日 11:02 最後更新:15:54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25日晚上8時59分發射,將執行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預計劃10月下旬回航。

神舟十八號將在4月25日晚上8時59分發射,3名航天員分別為葉光富(中)、李聰(右)、李廣蘇(左)。網上圖片

神舟十八號將在4月25日晚上8時59分發射,3名航天員分別為葉光富(中)、李聰(右)、李廣蘇(左)。網上圖片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航天員乘組由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組成,葉光富擔任指令長。乘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員和2名第三批航天員,3人均為「80後」。他們將在太空站駐留大約6個月,計劃在10月下旬回航。在軌期間,將實施6次載荷貨物氣閘艙出艙任務,和2至3次出艙活動,亦會迎來天舟八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來訪。

神舟十八號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以斑馬魚(圖)和金魚藻為研究對象。網上資料圖片

神舟十八號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以斑馬魚(圖)和金魚藻為研究對象。網上資料圖片

神舟十八號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以斑馬魚和金魚藻(圖)為研究對象。網上資料圖片

神舟十八號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以斑馬魚和金魚藻(圖)為研究對象。網上資料圖片

神舟十八號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以斑馬魚和金魚藻為研究對象,在軌建立穩定運行的太空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實現中國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

至於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在與神舟十八號乘組完成在軌輪換後,計劃在本月30日返回東風著陸場。

4月24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新華社

4月24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新華社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太空垃圾首次曝光 「清道夫」衛星近距離拍下火箭殘骸

2024年04月29日 14:20 最後更新:16:14

日本新創公司「宇宙尺度(Astroscale)」發射的衛星,首次近距離拍到一塊太空垃圾的模樣。

照片由「主動碎片清除衛星」拍下

這張照片是宇宙尺度的「主動碎片清除衛星(ADRAS-J)」拍下,該公司26日在網上分享這張照片,發文寫著「注意,在我們ADRAS-J任務期間,透過交會鄰近操作(RPO)活動,拍下世界第一張太空碎片影像」。

殘骸來自日本一枚火箭重約3噸

照片中的殘骸是日本2009年發射的H2A火箭的第2節,長約11米、直徑4米,重約3噸。ADRAS-J衛星是在4月17日向其接近到數百公尺距離內。

Twitter圖片@astroscale_HQ

Twitter圖片@astroscale_HQ

「宇宙尺度」研發清除太空垃圾技術

ADRAS-J衛星重150公斤,今年2月18日發射,主要任務是接近該火箭殘骸,來驗證太空垃圾清除技術。Astroscale表示,這張前所未有的照片,代表在了解和處理太空碎片挑戰的關鍵一步,朝更安全、更永續的太空環境邁進。

Astroscale公司官網圖片

Astroscale公司官網圖片

太空垃圾會引發「凱斯勒效應」

專家指出全球商業人造衛星和火箭發射活動增加之際,這些殘骸、碎片數量也愈加令人擔心,當數量增加到某個程度,可能引發「凱斯勒效應(Kessler Syndrome)」,即軌道上物體因碰撞產生連鎖效應,最終污染整個軌道,摧毀重要衛星系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