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石榴台專訪|暢談外交的有趣故事 「大國博弈」並非論輸贏 港台新節目細談外交大小事

社會事

社會事

社會事

石榴台專訪|暢談外交的有趣故事 「大國博弈」並非論輸贏 港台新節目細談外交大小事

2024年05月29日 06:00 最後更新:06月14日 00:27

「外交」是甚麼?「外交」常讓人認為是國家元首或外交官專屬,但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平時街上偶爾遇上外國遊客迷路,需要你的指點;有時有機會與外籍人士打招呼,逼地鐵時你可能會同他們說說「excuse me」,其實已不自覺成為「平民外交大使」,代表國家的形象,這也屬於「外交」的一部分!

石榴台專訪請來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副教授譚家齊(左二)以及香港電台中文台台長張璧賢(右二)一起探索暢談外交趣事 (巴士的報記者攝)

石榴台專訪請來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副教授譚家齊(左二)以及香港電台中文台台長張璧賢(右二)一起探索暢談外交趣事 (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交」是甚麼? 生活不可缺

更多相片
石榴台專訪請來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副教授譚家齊(左二)以及香港電台中文台台長張璧賢(右二)一起探索暢談外交趣事 (巴士的報記者攝)

石榴台專訪請來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副教授譚家齊(左二)以及香港電台中文台台長張璧賢(右二)一起探索暢談外交趣事 (巴士的報記者攝)

「乒乓外交」成為中美外交關係上的轉捩點 (網上圖片)

「乒乓外交」成為中美外交關係上的轉捩點 (網上圖片)

譚家齊 (左) 認為「大國博弈」不是論輸贏,結局更多雙贏、全贏局面 (巴士的報記者攝)

譚家齊 (左) 認為「大國博弈」不是論輸贏,結局更多雙贏、全贏局面 (巴士的報記者攝)

張璧賢 (左) 分享一次去喀什米爾的經歷,民眾十分友善,對「民間外交」印象深刻 (巴士的報記者攝)

張璧賢 (左) 分享一次去喀什米爾的經歷,民眾十分友善,對「民間外交」印象深刻 (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國遠朋與近鄰》節目主持(左起)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副教授譚家齊、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發展)及歷史系教授黃文江、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研究)及副教授吳海傑

《中國遠朋與近鄰》節目主持(左起)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副教授譚家齊、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發展)及歷史系教授黃文江、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研究)及副教授吳海傑

以上一些與外國人打交道的平凡小事,也往往成為塑造國家印象的重要基石!香港電台中文台台長張璧賢接受巴士的報石榴台專訪時表示,外交其實並非如在新聞看到的如此遙不可及,其實是很生活化的:「除了日常生活與外國人交流,相反我們要去旅行,在異地遇到有需要時,就會即時想起外交系統,要找他們幫忙。」出發至一些國家,需要做簽證,也是經外交系統去處理。

了解國與國關係 擴闊視野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副教授譚家齊亦在專訪中認為,我們經常看的大型運動競技,如奧運,我們看到中國國家隊的乒乓球項目屢奪殊榮:「體育運動當中內藏很多外交玄機。」當中最具代表性就是1971年4月中美「乒乓外交」,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在專訪中亦分享小時候看到相關新聞的感覺,分享了這場外交發生的因由,覺得好dramatic:「當時中美關係很差,事緣在4月初在日本名古屋舉行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期間一名美國球手『上錯了中國隊的車』,最終『小球轉動大球』,拉開中美民間交流,成為中美外交關係上的轉捩點。」盧永雄坦言,在成長期間了解更多外交的故事,擴闊了自己的視野。

「乒乓外交」成為中美外交關係上的轉捩點 (網上圖片)

「乒乓外交」成為中美外交關係上的轉捩點 (網上圖片)

大國博弈 有更多局面是雙贏

外交故事往往涉及地緣政治、文化交流等國際議題,焦點牽涉國家之間的利益。過去數百年,「大國競爭」的聲音此起彼落,「大國博弈」往往被視為定國家輸贏甚至生死。譚家齊則認為,「大國博弈」並非如外界般留有的印象:「字眼很易讓我們有種錯覺,就是國與國之間相處經常論輸贏,但是如果大家透過認識外交的歷史,了解多方如文化學術等的交流,其實國與國之間有更多局面是雙贏、全贏。」

譚家齊 (左) 認為「大國博弈」不是論輸贏,結局更多雙贏、全贏局面 (巴士的報記者攝)

譚家齊 (左) 認為「大國博弈」不是論輸贏,結局更多雙贏、全贏局面 (巴士的報記者攝)

體現平民外交威力 一句「Bruce Lee」打通任督二脈

社會各界透過媒體了解外交新聞。巴士的報總編輯李彤多年來採訪不同外交場景,感受到「平民外交」的威力,並分享一次到俄羅斯莫斯科採訪國家的經歷:「很多記者想進入國家領導人下榻的酒店,但保安嚴密。最終,我們採訪隊成功進入。」當多個採訪隊伍正在想他們用甚麼方法能夠獲得通行時,這條「鎖匙」就是一位香港的殿堂級明星-李小龍:「當我向保安說自己來自香港,保安即刻就回應了『喔,Bruce Lee!』,原來他是李小龍迷,並即席做了李小龍的招牌動作,他就放行。此後,我們每當出入都做這個動作。這就是『民間外交』的一種。」而中國過去的外交政策,國與國之間和諧,國民亦能夠享受到好處:「當我去到巴基斯坦街頭採訪,群眾聚集,場面亦變得複雜起來。當地警察得知道他們來自中國,便豎起大姆指,再幫我們維持秩序,最終順利完成工作。」

張璧賢 (左) 分享一次去喀什米爾的經歷,民眾十分友善,對「民間外交」印象深刻 (巴士的報記者攝)

張璧賢 (左) 分享一次去喀什米爾的經歷,民眾十分友善,對「民間外交」印象深刻 (巴士的報記者攝)

張璧賢亦提到一次去到喀什米爾的經歷,亦對「民間外交」印象深刻:「當地市面緊張,軍人苛槍實彈,但民眾依然對自己很友善,大大改變了我對這個國家的印象,至今依然深刻。」

港台新節目 娓娓道來外交故事

譚家齊表示在製作港台節目《中國遠朋與近鄰》期間,一眾學者發現,「民間外交」不論在歷史上還是於今時今日,於外交上佔有重要位置:「人與人之間,透過交流文化,又或者旅遊時與外國人交談,可能都會談談自己的國家,講講國家大事,換句話說自己本身就成為了自己國家的大使。」中國古今數千年如是。張璧賢表示,港台去年底啟動電台節目檢討,為香港電台第一台更清晰定位為新聞、資訊及綜合節目頻道,內容更多樣化。香港電台第一台《中國遠朋與近鄰》是有關從國家及香港角度看國際事務的新節目,透過一眾重量級教授以及嘉賓,以說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去了解「外交」世界,並為大家分享與外交有關的趣事及歷史文化內涵,以及一般外交知識框架。

《中國遠朋與近鄰》節目主持(左起)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副教授譚家齊、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發展)及歷史系教授黃文江、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研究)及副教授吳海傑

《中國遠朋與近鄰》節目主持(左起)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副教授譚家齊、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發展)及歷史系教授黃文江、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研究)及副教授吳海傑

不同主題 有郎平與姚明

《中國遠朋與近鄰》共有20集,內容包括中國近代外交的重要里程,還有中國排球傳奇郎平及「移動長城」姚明為主題的「運動與民間外交」,不同主題都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嘉賓學者,與大家一起討論及分享,了解到中國一路走來,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尋求與各國互利共贏的目標始終如一。

香港電台第一台《中國遠朋與近鄰》(共二十集)
時間:逢星期日12:15-13:00(午間新聞天地後)
首播日期:6月2日

主持: 黃文江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發展)及歷史系教授)、
譚家齊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吳海傑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研究)及副教授)

節目連結及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our_neighbours_2024

收看石榴台專訪完整版:https://www.bp-links.com/p/6264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把6企業列入貿易限制清單 4間被指訓練中國軍隊

2024年07月03日 09:10 最後更新:11:40

美國政府公告顯示,美國7月2日將6間企業列入貿易限制清單,指控其中4間與訓練中國軍隊有關。

美國白宮。(資料圖片)

美國白宮。(資料圖片)

6間被列入貿易限制清單的企業中,其中兩間在中國,兩間在阿聯酋,另外兩間分別在南非和英國。

公告說,中國兩間企業Global Training Solutions Limited和Smartech Future Limited,與南非試飛學院有關聯。南非試飛學院(Test Flying Academy of South Africa)因利用西方和北約資源培訓中國軍事飛行員,去年被列入實體清單。

美國將6間企業列入貿易限制清單,指控其中4間與訓練中國軍隊有關。(資料圖片)

美國將6間企業列入貿易限制清單,指控其中4間與訓練中國軍隊有關。(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