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調查揭逾半男⼠作「爸爸」感壓⼒ 逾4成因管教子女與太太爆衝突

社會事

調查揭逾半男⼠作「爸爸」感壓⼒   逾4成因管教子女與太太爆衝突
社會事

社會事

調查揭逾半男⼠作「爸爸」感壓⼒ 逾4成因管教子女與太太爆衝突

2024年06月16日 10:00 最後更新:10:24

今日(16日)是父親節,香港路德會調查發現,55.4%受訪者同意對作為「爸爸」感到有壓⼒,更有共73.8%受訪者認為有了孩⼦後,使他們⽣活缺乏時間及彈性,共65.8%的爸爸更認為照顧孩⼦所花的時間遠超過其預期。

傳統「男主外、女主內」家庭模式下,爸爸主要扮演家庭經濟⽀柱⾓⾊,較少參與照顧孩⼦。隨着時代轉變,⽗⺟親⾓⾊逐漸重疊。因此,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路德會家庭⽣活教育組(沙⽥)」的《非凡爸爸》計劃於2024年5⽉在街頭隨機訪問及向三間幼稚園派發問卷,對象為育有6歲以下孩⼦的爸爸,調查他們在家庭崗位的參與及所扮演的⾓⾊,共收回278份有效問卷。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調查結果顯示,共55.4%受訪者同意對作為「爸爸」感到有壓⼒。⽽同時61.7%的受訪者仍要兼顧養家者⾓⾊。更有共73.8%受訪者認為有了孩⼦後,使他們⽣活缺乏時間及彈性,共65.8%的爸爸更認為照顧孩⼦所花的時間遠超過其預期。

照顧孩⼦⽅⾯,共72.6%受訪者間中參與或經常參與孩⼦的學業,有40.3%每天亦會花超過⼀⼩時與孩⼦玩樂。此外,43.2%受訪者表示與太太在管教孩⼦⽅⾯出現較多衝突,最常⾒的衝突為規矩或規則⽅⾯(52%),其次分別是價值觀不同(28.3%)及孩⼦的學業(23.2%)為主。除照顧孩⼦外,共40.7%受訪者亦需要較多⾄主⼒擔當做家務⼯作。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負責調查的中⼼單位主管暨《非凡爸爸》計劃負責社⼯陳玲敏分析指,從調查顯示,照顧孩⼦已不再被定型為媽媽專屬責任。爸爸參與家庭事務較以往增加。⽽在這轉變過程中,爸爸仍然⾯對不少的困難及挑戰。尤其普遍育有年幼孩⼦的男⼠對成為「爸爸」⼀⾓所⾯對的責任仍未完全掌握。他們仍需兼顧經濟⽀柱⾓⾊之餘,亦要兼顧家務、陪伴及照顧孩⼦的⼯作,於⼯作與家庭間未能適當平衡。導致⽣活缺乏彈性。基於較多男⼠不擅於主動表達⾃⼰的情感,以致其感受和需要往往得不到適切⽀援。尤其夫婦⼆⼈價值觀不同時,在管教⼦女⽅⾯較易出現衝突。

陳玲敏認為,世上沒有完美的爸爸,只有盡⼒的爸爸。照顧家庭是⼀家⼈的責任,建議爸爸在兼顧養家的同時,多與太太溝通,了解各⾃期望,包括參與家庭事務⾓⾊定位及投放時間,彼此互相諒解,盡⼒協調及配合,需要時亦可向社⼯尋求家庭輔導協助。」

路德會家庭⽣活教育組(沙⽥)單位主管暨《非凡爸爸》計劃負責社⼯陳玲敏 。

路德會家庭⽣活教育組(沙⽥)單位主管暨《非凡爸爸》計劃負責社⼯陳玲敏 。

Tags:

父親節

往下看更多文章

陳國基鼓勵共創明Teen計劃學員 藉父親節表達謝意 

2024年06月16日 14:11 最後更新:14:12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網站祝願所有爸爸父親節快樂,他昨日在父親節前夕,與20多名「共創明『Teen』計劃」學員一起吃飯、聊天和玩遊戲,又形容除了自己女兒之外,他還有約6800「共創明『Teen』計劃」學員的「仔仔女女」。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網站祝願所有爸爸父親節快樂(陳國基FB圖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網站祝願所有爸爸父親節快樂(陳國基FB圖片)

陳國基說昨日參與活動的學員都參加了復活節假期舉行的雲南交流團,最令他高興及滿足的是學員都覺得「共創明『Teen』計劃」讓他們擴闊眼界、裝備自己,更有機會走出香港、踏足內地,親身了解國家一日千里的發展。

陳國基FB圖片

陳國基FB圖片

陳國基表示,鼓勵一眾學員藉父親節,對父親表達謝意,同時必須有感恩的心,因為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外,還有很多人,包括老師、導師、義工等,給予他們幫助和教導,應該常懷感恩之心,將來成材後再回饋社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