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馬會支持世界女排聯賽 讓各界齊享盛事樂趣

社會事

社會事

社會事

馬會支持世界女排聯賽 讓各界齊享盛事樂趣

2024年06月24日 17:00 最後更新:06月25日 10:40

香港賽馬會今年再度成為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的官方社區合作夥伴,與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攜手合作,推出「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讓學生、基層市民及不同能力人士,有機會欣賞世界級賽事之餘, 亦可以享受排球運動的樂趣。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左五)、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左四)、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右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時任署理局長劉震(左三)、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左一)、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右二),及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右一)等嘉賓岀席開幕禮。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左五)、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左四)、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右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時任署理局長劉震(左三)、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左一)、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右二),及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右一)等嘉賓岀席開幕禮。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及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先後獲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致送國家隊球員親筆簽名的排球,以感謝馬會對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支持。 

更多相片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左五)、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左四)、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右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時任署理局長劉震(左三)、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左一)、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右二),及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右一)等嘉賓岀席開幕禮。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左五)、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左四)、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右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時任署理局長劉震(左三)、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左一)、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右二),及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右一)等嘉賓岀席開幕禮。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圖右)及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右圖右)先後獲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致送國家隊球員親筆簽名的排球,以感謝馬會對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支持。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圖右)及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右圖右)先後獲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致送國家隊球員親筆簽名的排球,以感謝馬會對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支持。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義工協助是次賽事。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義工協助是次賽事。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旗下的中國女排全接觸項目,讓學生有機會接受國家隊球員的指導,並與她們切磋球技。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旗下的中國女排全接觸項目,讓學生有機會接受國家隊球員的指導,並與她們切磋球技。

有份參與大師班的同學黃嘉兒表示,會視國家女排為目標進發。

有份參與大師班的同學黃嘉兒表示,會視國家女排為目標進發。

透過悅賞排球無邊界項目,讓視障人士以聽覺及觸覺更了解排球運動及享受賽事氣氛。

透過悅賞排球無邊界項目,讓視障人士以聽覺及觸覺更了解排球運動及享受賽事氣氛。

評述員義工施富强(右圖中)表示見到視障人士和家人一起出來參與體育盛事,是一眾運動人樂意和希望見到的事

評述員義工施富强(右圖中)表示見到視障人士和家人一起出來參與體育盛事,是一眾運動人樂意和希望見到的事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圖右)及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右圖右)先後獲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致送國家隊球員親筆簽名的排球,以感謝馬會對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支持。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圖右)及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右圖右)先後獲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致送國家隊球員親筆簽名的排球,以感謝馬會對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支持。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由6月起開展,藉舉辦一連串各式各樣的社區活動,讓不同年齡、背景和能力的人士均可參與此國際盛事,為了讓計劃順利舉行,大會特別招募及培訓 200 多名義工協助是次賽事,包括接待球隊、場地設置和推廣活動等。 義工之一的張芷維表示:「我覺得這次社區計劃絶對有意義,這些活動可以提升社區凝聚力之餘,亦讓大家對不同運動有更深入的了解。」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義工協助是次賽事。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義工協助是次賽事。

在賽事前舉辦的「中國女排全接觸」項目,大會邀請了逾3000位市民、學生和視障人士,到現場親身體驗中國女排的練習實況,一睹球員風采。部分學生更獲難得機會參加大師班,與國家隊球員互相切磋,並由她們親自傳授排球技巧。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旗下的中國女排全接觸項目,讓學生有機會接受國家隊球員的指導,並與她們切磋球技。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旗下的中國女排全接觸項目,讓學生有機會接受國家隊球員的指導,並與她們切磋球技。

有份參與大師班的同學黃嘉兒就形容自己既緊張又激動:「沒想過可以和國家女排球員有這麼近的交流,與她們接觸後感覺真的學習到很多,即使我接失了很多球,她們都會很親切和耐心地,教我如何做得更好,我以後都會好好練習,視她們為目標進發。」

有份參與大師班的同學黃嘉兒表示,會視國家女排為目標進發。

有份參與大師班的同學黃嘉兒表示,會視國家女排為目標進發。

而在賽事舉行期間,計劃透過悅賞排球無邊界項目,向6000多名學生、基層市民及視障人士派發免費門票,讓大家可以一起享受賽事。同時,更與賽馬會「開聲體」體育口述影像服務合作,讓視障人士都可感受賽事戰況及氣氛。 

透過悅賞排球無邊界項目,讓視障人士以聽覺及觸覺更了解排球運動及享受賽事氣氛。

透過悅賞排球無邊界項目,讓視障人士以聽覺及觸覺更了解排球運動及享受賽事氣氛。

參與的評述員之一施富强表示,過程中自己都同樣開心:「其實每一次和視障人士交流,帶他們去不同場地觀看體育運動,感受很開心,見到他們和家人一起出來活動,不用困在家裡,參與社區甚至香港的體育盛事,都是我們一眾運動人樂意和希望見到的事。」

評述員義工施富强(右圖中)表示見到視障人士和家人一起出來參與體育盛事,是一眾運動人樂意和希望見到的事

評述員義工施富强(右圖中)表示見到視障人士和家人一起出來參與體育盛事,是一眾運動人樂意和希望見到的事

另外,計劃在賽事期間於香港體育館露天廣場設置國際「八式」運動攤位,由學生以體育和參 賽國家為主題推廣賽事及參賽國家資料,並增加他們對運動產業的了解。 同時,計劃亦推出「共融」樂玩坐式排球體驗活動,與本地學校合作,推廣坐式排球運動,宣揚傷健共融。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一如其他慈善捐助項目,馬會對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 透過賽馬和博彩業務所得收益,帶來稅收及慈善捐款,同時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 

往下看更多文章

教大與天津體院合辦中國女排展覽 展出歷年部分獎杯及隊服等物品

2024年06月17日 17:03 最後更新:17:41

香港教育大學與天津體育學院合辦「國家榮譽 – 中國女排精神展」展覽,即日起至7月1日在教育大學舉行。

教大社交平台

教大社交平台

展覽展出由天津體院提供及借出的中國女排所獲部分獎杯、獎牌、冠軍比賽隊服及球鞋等紀念品等物品,包括1981年、2003年以及2019年女排世界盃冠軍獎杯;1984年洛杉磯、2004年雅典及2016年里約奧運金牌等。

教大校董會副主席陳浩華致開幕辭時表示,今年是國家成立75周年,加上奧運舉行在即,展覽能在教大校園舉行並展出中國女排相關物品,希望能藉此傳承中國女排精神,令運動員們以中國女排為榜樣,追求卓越,勇於挑戰。

教大校長李子建致辭表示,教大代表今年3月到訪天津,參觀中國女排精神展,深受感動,因此花3個月時間籌備,將展覽移師教大展出。他指出,體育在教育中非常重要,未來希望有機會與天津體育學院及其他院校展開更多合作。

中國女排前隊長魏秋月說,挫折可以令自己達到新的巔峰,相信運動員在成長及挫折中可以更加成熟及有所成就,希望運動員面對困難時可以勇敢挑戰,將體育精神及女排精神發揮到日常生活中。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魏秋月說,展覽展示運動員的成長過程,希望可以透過展覽說好體育故事及文化。被問到對中國女排在即將舉行的巴黎奧運表現是否有信心,她說,今次很多球員都是第一次備戰奧運,中國女排在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的戰績非常好,希望可以幫她們增進信心,帶著信心備戰奧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