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傳統小店自強方程式 憑創意突圍? 學者:別放棄原有特色 說好品牌故事

社會事

社會事

社會事

傳統小店自強方程式 憑創意突圍? 學者:別放棄原有特色 說好品牌故事

2024年06月22日 07:00 最後更新:15:51

經濟大環境影響,加上港人北上消費,令香港小店、零售業面臨重重挑戰,不過在行街時,大家都不難發現,有些小店門外大排長龍。他們憑著創意及堅韌突圍,出品吸引區內外市民,甚至外國遊客,為當區帶來活力。

有赴海外研究小店的學者提出香港小店「三大招」,還要有「傳統薄餅不放菠蘿」的堅持。只要做好,就能在逆境中闖出新天地。

更多相片
荃灣一家近70年的老字號食品廠,最近推出新口味糯米糍,大受歡迎 (巴士的報記者攝)

荃灣一家近70年的老字號食品廠,最近推出新口味糯米糍,大受歡迎 (巴士的報記者攝)

民豐食品製造廠第三代負責人蔣逸凱(Ryan)(巴士的報記者攝)

民豐食品製造廠第三代負責人蔣逸凱(Ryan)(巴士的報記者攝)

糯米糍熱賣帶動店內其他傳統食品的銷情(巴士的報記者攝)

糯米糍熱賣帶動店內其他傳統食品的銷情(巴士的報記者攝)

老字號小店泰興餅店,創新製作「熱香餅漢堡」,一推出即極受歡迎(巴士的報記者攝)

老字號小店泰興餅店,創新製作「熱香餅漢堡」,一推出即極受歡迎(巴士的報記者攝)

泰興餅店第三代負責人陳贊善(Jansen)(巴士的報記者攝)

泰興餅店第三代負責人陳贊善(Jansen)(巴士的報記者攝)

這家店由1976年起經營至今接近半個世紀,薄利多銷是宗旨(巴士的報記者攝)

這家店由1976年起經營至今接近半個世紀,薄利多銷是宗旨(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鄺志良教授(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鄺志良教授(巴士的報記者攝)

荃灣一家近70年的老字號食品廠,最近推出新口味糯米糍,大受歡迎 (巴士的報記者攝)

荃灣一家近70年的老字號食品廠,最近推出新口味糯米糍,大受歡迎 (巴士的報記者攝)

荃灣老字號食品廠 推開心果糯米糍 深受歡迎

荃灣一家近70年的老字號食品廠,最近推出新口味糯米糍,以真材實料及份量十足見稱,大受歡迎,由開賣到收鋪,顧客絡繹不絕。這家店—民豐食品製造廠—第三代負責人蔣逸凱(Ryan)接受訪問時表示,今年二月份時沙咀道舉辦元宵市集,希望趁機會宣傳店品,於是研發了新口味的糯米糍,結果大受歡迎:「第一天已經賣哂三天份量。」見市場反應熱烈,於是由三月起推出成為恆常食品。

民豐食品製造廠第三代負責人蔣逸凱(Ryan)(巴士的報記者攝)

民豐食品製造廠第三代負責人蔣逸凱(Ryan)(巴士的報記者攝)

這家店成功突圍的關鍵在哪?被問到為何製作開心果口味,Ryan坦言年輕一代都喜愛開心果:「我、太太及孩子都愛吃。」為何產品會受歡迎?兩個字「用心」:「我們再選材嚴謹,糯米糍餡料只有果仁及糖,份量十足,所以你吃下去時,每一口都是果仁香。」

憑著創意,令開心果等口味的糯米糍成為老字號店最受歡迎的產品,令Ryan更高興的是,糯米糍的熱賣亦打開了銷售之門,帶動店內其他傳統食品的銷情:「例如我們的麵條,基本上全部都是我們自家生產的。」Ryan不忘告訴大家他們的自家產品真材實料。

糯米糍熱賣帶動店內其他傳統食品的銷情(巴士的報記者攝)

糯米糍熱賣帶動店內其他傳統食品的銷情(巴士的報記者攝)

經濟疲弱再加上港人北上消費,Ryan 坦言總體銷售是比以往差了,大環境之下如何突破重圍?他說:「我們自己可以做的就是,推進自己每日都要做好一點,自己不斷有改進時,就相對沒那麼容易被淘汰。」

另一老字號小店 推「親民價」熱香餅漢堡

至於荃灣區內另一家老字號小店,創新製作「熱香餅漢堡」,一推出即極受歡迎,不少人排隊等出爐,基本上每天平均生產400件,都會在指定時間內賣清光。究竟這家店成功突圍的關鍵在哪?

老字號小店泰興餅店,創新製作「熱香餅漢堡」,一推出即極受歡迎(巴士的報記者攝)

老字號小店泰興餅店,創新製作「熱香餅漢堡」,一推出即極受歡迎(巴士的報記者攝)

「熱香餅漢堡」本是日本一家連鎖快餐店的產品,這家店—泰興餅店—第三代負責人陳贊善(Jansen)分享製作的源頭及經歷:「我去日本旅行時,發覺一家連鎖快餐店這個早餐幾好食!鹹甜分明,於是想嘗試帶回來香港,並以一個親民價錢賣給街坊。」經過重重嘗試,最終成功研製產品,同時也帶動了其他店內食品飲品的銷情。

泰興餅店第三代負責人陳贊善(Jansen)(巴士的報記者攝)

泰興餅店第三代負責人陳贊善(Jansen)(巴士的報記者攝)

「熱香餅漢堡」標榜親民價,其實離不開這家店多年來的宗旨—薄利多銷,由1976年起經營接近半個世紀,Jansen一直謹記父親教誨:「我爸爸經常告誡我,不要賺街坊賺到盡,『留一線』,街坊一定會繼續支持。另外,包點是我們強項,我們不能摒棄它。」除了熱香餅漢堡熱賣時段,其他時間都人頭湧湧,也許可見小店屹立多年的原因。

這家店由1976年起經營至今接近半個世紀,薄利多銷是宗旨(巴士的報記者攝)

這家店由1976年起經營至今接近半個世紀,薄利多銷是宗旨(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過面對經濟大環境的挑戰,Jansen坦言也有壓力,再三感謝街坊支持,認為要生存就不能故步自封,並表示會繼續研發新產品,有望繼續刺激銷情:「希望未來可以推出更多,好吃而優惠的產品給大家。」

學者:傳統小店突圍三大因素

面對大環境以及市民消費習慣轉變等,有赴海外研究小店的學者、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鄺志良坦言,不管食品、產品、物品,香港的小店經營非常不容易,但他表示並不悲觀。他認為,小店自強不息,要留意三大關鍵,第一是品質,顧客服務:「顧客服務,其實更多是與顧客的關係,關係就是你要與他們互動。」第二就是要讓顧客想起自己:「他們第一次來不惠顧不重要,但重要是,下次想買東西時會想起你。」第三就是一定要講好自己的本土的故事,不要被人遺忘:「我們經常看到有些香港品牌,做了一段時間規模萎縮了,其實就是忘了將故事重新再說。你未必要很創新,但需要的是讓市民或遊客知道你背後有故事,他們就會有興趣去看、去購買。」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鄺志良教授(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鄺志良教授(巴士的報記者攝)

小店要有「傳統薄餅不放菠蘿」的堅持

鄺志良教授補充,香港多年來不同品牌商品食品其實不斷都在創新,但要成功,就不可以完全脫離我們的「根」:「所謂的『根』,就是我們的產品原型是甚麼,用意大利傳統薄餅做例子,他們不會放菠蘿。」他強調創意是重要,但可以思考更多的是,有一些不應該變的地方,不一定要去變。

Tags:

意大利

往下看更多文章

日本烤肉店主超愛玩偶 耗資10萬置逾700輕鬆熊成全新景點

2024年02月25日 12:20 最後更新:14:17

日本大阪京橋車站附近有一棟有趣的民宅,各樓層窗邊都堆滿了大大小小的「輕鬆熊玩偶」,吸引無數行人觀望,真相竟是......

日本大阪京橋車站附近有一棟出名的「輕鬆熊玩偶」民宅。這棟房子的主人是一對夫妻,61歲的落合仁美 (Hitomi Ochiai)和她64歲的丈夫孝也在1樓開了家烤肉店,平時生意還不錯。不過,2樓到4樓每一層樓的窗戶,竟然都堆滿了輕鬆熊玩偶!而且這些玩偶並不是臨時放在窗邊曬太陽,而是長期堆放在窗台上已經十多年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チャリダー(@yoshi1013haru)分享的貼文



據落合阿姨介紹,光是3樓她和丈夫的房間裡就有近400只輕鬆熊玩偶,爺爺奶奶住的2樓房間也擺放了大約150只輕鬆熊玩偶。4樓是兒子的臥室同樣堆放了約150只輕鬆熊玩偶。光是這三層樓算下來,總共就有700多隻輕鬆熊玩偶了。

Instagram@炭火焼肉 十八番

Instagram@炭火焼肉 十八番

落合阿姨其實之前從沒收集過可愛的東西,但在2008年,丈夫對贈送給落合一只輕鬆熊玩偶作為生日禮物,落合從此喜歡上了輕鬆熊。之後,她時常會購買大大小小的輕鬆熊玩偶,擺放在3樓自己臥室的窗邊。

Instagram@炭火焼肉 十八番

Instagram@炭火焼肉 十八番

到了二三十只規模的時候,周邊鄰居路過看到後也覺得很可愛,有時也會贈送輕鬆熊玩偶給她。就這樣,玩偶的數量越來越多,3樓窗邊擺不下了,就連2樓和4樓的窗邊位置也占滿了,看起來就像是輕鬆熊博物館。此外,落合一家人在1樓經營的烤肉店裡,也擺放了不少輕鬆熊玩偶。有熟客在再次光臨的時候,會特地贈送輕鬆熊玩偶給店裡。

Instagram@炭火焼肉 十八番

Instagram@炭火焼肉 十八番

除了玩偶之外,落合阿姨有時還會收集輕鬆熊餐具,她還曾為此一口氣買了400個麵包,自己吃不完,就拉著丈夫一起吃,結果夫妻倆都吃胖了一圈,最後終於拿到了10件輕鬆熊餐具,但一直捨不得用,全部珍藏在房間裡。這些年來,落合阿姨收集輕鬆熊周邊,估計已經花費超過200萬日元(約港幣10.4萬元)。

Instagram@炭火焼肉 十八番

Instagram@炭火焼肉 十八番

落合阿姨還打算繼續收集,除了輕鬆熊可愛外,這也有著家人和陌生人的善意。落合阿姨表示,兒子在外出時如果見到有輕鬆熊玩偶,會特意買回來送給她,有一些陌生客人見到了,也會在下次光臨時帶一些來,這令她感到十分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