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盧寵茂:籌備明年內將中西區、油尖旺及東區的地區康健站 升級為地區康健中心

政事

盧寵茂:籌備明年內將中西區、油尖旺及東區的地區康健站 升級為地區康健中心
政事

政事

盧寵茂:籌備明年內將中西區、油尖旺及東區的地區康健站 升級為地區康健中心

2024年06月26日 13:01 最後更新:13:25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當局正籌備在明年內將中西區、油尖旺及東區的地區康健站,升級為地區康健中心,屆時全港18區,將有超過一半,即10區由地區康健中心為市民服務。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

盧寵茂在立法會大會上表示,政府去年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至今年6月參加人數有約4.5萬人,當中近4成完成篩查後,診斷為高血壓,血糖偏高,糖尿病等。

地區康健站。網上圖片

地區康健站。網上圖片

地區康健站。網上圖片

地區康健站。網上圖片

盧寵茂又說,自先導計劃推出後,地區康健中心的每年新增會員人數大幅上升,由2019/2020年度的約2900人,增加超過36倍,升至2023/24年度的每年10萬多人,目前地區康健中心的會員人數已達約26萬3千4百人。而由2019年第一間地區康健中心啟用至今,截至今年3月底,已為115萬人次提供服務。

往下看更多文章

盧寵茂:急症室收費調整「有加有減」會考慮巿民負擔資助弱勢社群

2024年06月29日 09:21 最後更新:10:22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會考慮市民負擔能力、社會接受程度和將資助集中弱勢社群等幾方面調整急症室收費,並採取「有加有減」原則。

盧寵茂

盧寵茂

盧寵茂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說,加價並非減少輪候人次的唯一方法,但是其中一個方法。他說,現時急症室收費遠較家庭醫生便宜,造成誘因令患者一有不適,即時走到急症室,相信價錢肯定是其中的原因。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他指,一般傷風感冒醫療負擔有限,但癌症、中風或心臟病等患者經濟壓力很大,希望以一個保險概念調整收費,將財政人力資源調配予急症重症患者,令全港市民有更好保障。他提到,部分癌症自費藥物費用每年高達幾十萬,對基層甚至中產家庭帶來負擔,不希望有市民因為擔心費用高昂而不用藥,當局考慮增加他們資助,包括採用共付模式,或為重症患者費用封頂,避免無止境付出。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盧寵茂說,現時目標在30分鐘內處理9成第三類緊急患者,但現時達標率只有約7成,又指第四類次緊急和第五類非緊急患者佔整體急症室求診人次6成,大部分毋須到急症室,反問急症室是否要變成普通科門診。

被問到現時夜診服務是否不足,有意見提出增設24小時門診,盧寵茂說,如果要將門診服務時間延長至猶如便利店,「隨時總有一間喺左近」,代價將會相當高,認為醫生護士屬寶貴資源,不希望調配公立醫護人員全晚等候患者到場求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