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寵茂指醫管局及院方已就今次事件,已成立調查根源分析委員會,如果涉及人為因素會盡快處理。
伊利沙伯醫院(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伊利沙伯醫院一名61歲男病人的鼻胃喉被錯誤置入支氣管內,現時情况危殆,在深切治療部留醫。院方表示,非常重視事件,會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就事件成因展開調查,預料8個星期內提交報告及提出改善建議。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對事件感到非常難過及遺憾,並對受影響病人及其家屬致以深切慰問。
盧寵茂
他又說,這類插錯喉事件已並非第一次發生,所有醫療步驟均有風險,對插胃喉亦有清晰指引,須跟足指引去做,認為醫護人員不應不知道。
盧寵茂又指,醫管局及院方已就今次事件,已成立調查根源分析委員會,如果涉及人為因素會盡快處理。
《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在星期三(4月30日)立法會會議上進行首讀及二讀。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此次修例旨在進一步減輕煙草對公眾健康的威脅,減少醫療系統的負擔。他相信控煙會贏健康,但不會輸經濟。
盧寵茂,資料圖片
盧寵茂指出,煙草業不斷演化出新的滲透策略,出現日漸流行的另類煙草產品,會危害新世代的健康。由2022年4月30日起,已有法例規定任何人不得進口、推廣、製造、售賣或為商業目的而管有另類吸煙產品,包括電子煙、加熱煙產品及草本煙。無奈青少年仍有渠道接觸並購買另類煙,令人髮指。本次修例希望歇止這種情況,從根本上打擊青少年吸食另類煙。
電子煙。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去年6月公布整體控煙策略。在日前公布的十項短期控煙措施中,有八項措施涉及修例,包括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提高未完稅煙草相關罰則、禁止管有另類吸煙產品、實施全煙害警示包裝的規定、排隊時禁止吸煙、擴大法定禁煙區、禁止向18歲以下人士提供吸煙產品、禁止加味傳統吸煙產品。
醫務衞生局。 政府新聞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