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官私蛤蟆」與「何不食肉糜」:智力低下的晉惠帝

歷史長河

「官私蛤蟆」與「何不食肉糜」:智力低下的晉惠帝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官私蛤蟆」與「何不食肉糜」:智力低下的晉惠帝

2024年06月24日 10:00

大臣們哭笑不得,面對這個愚鈍的皇帝,任何解釋都是白費。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去世,他的兒子司馬衷繼位,史稱晉惠帝。然而,這位皇帝卻是一個呆呆傻傻的人,甚至看書都看不懂,更別提治理國家了。在晉武帝立他為太子的時候,有不少大臣上書反對。儘管晉武帝知道自己的兒子並不稱職,大臣們的忠告也是為了國家的未來,但他還是堅持立他為太子。為了測試司馬衷的才能,晉武帝出了幾道題,讓人送到太子宮,要求他在三天之內完成答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然而,司馬衷從小就只知道吃喝玩樂,由於智力低下,即使有老師教他讀書,他也記不住多少知識。因此,老師們一個個向晉武帝請罪而離開。試卷送到太子宮,司馬衷卻一點不著急,他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還是像平常一樣嬉鬧,這讓太子妃賈南風非常擔心。她害怕司馬衷答不上問題,被晉武帝廢掉太子的位置,因此召來了宮中幾位有學識的下人,讓他們替太子答題,這才侥幸通過了這一关。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司馬炎拿到答卷後仔細看了起來,看完後不由得心情愉悅。從答卷中,他感受到太子思維縝密,邏輯清晰,根本不像別人說的那麼愚鈍。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對兒子了解不夠,應該多加栽培。於是,司馬炎又把自己案桌上的幾本奏折差人送給太子,讓他批閱完後給自己過目。第二天,批好的奏折整整齊齊地擺在司馬炎的案桌上,司馬炎打開一看,不禁拍手稱贊。這進一步堅定了讓司馬衷繼承皇位的想法。然而,他並不知道,這一次又是太子妃賈南風請人前來幫忙,不然早就被識破。

儘管大臣反對,司馬炎還是堅持讓司馬衷繼承皇位。司馬炎去世後,司馬衷成為了皇帝。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一年夏天,晉惠帝和他的隨從們來到了皇宮外的華林園遊玩。園中有一個池塘,裡面不少青蛙,晉惠帝走到池塘邊,聽到池裡青蛙的叫聲,就停下腳步問:「這些青蛙是官家的還是私家的?」旁邊的侍從們面面相視,不知該如何回答晉惠帝的問題。晉惠帝因此生氣,責問他們為什麼無法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侍從們嚇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嘴裡喊著:“官家息怒!”晉惠帝的怒氣得以平息,但他仍然感到困惑。幸好,一位小官員走上前來,謹慎地回答:「在官家的地裡就是官家的,私家的地裡就是私家的。」晉惠帝聽後深以為然,讚揚了這位官員的智慧,並且獎勵了他。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這件事情很快傳了開來,人們紛紛議論晉惠帝的愚蠢。另一年,全國陷入了饑荒,百姓們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很多人餓死在街頭。地方官員每天都向朝廷呈遞奏折,但朝廷遲遲未做出任何行動。晉惠帝得知了災情,感到非常吃驚。他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因為飢餓而死亡。晉惠帝詢問他的大臣:「為什麼百姓們不吃飯呢?」大臣們回答說,田地裡的莊稼都死了,沒有糧食可以收穫。晉惠帝又問:「即使沒有飯吃,他們不知道可以煮一些肉粥嗎?」大臣們哭笑不得,面對這個愚鈍的皇帝,任何解釋都是白費。想到晉國的命運掌握在這樣一位皇帝手上,不滅亡才怪呢。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公孫衍遊走秦魏兩國 「枉尺直尋」不能成功

2024年06月28日 20:00

戰國時代的長度單位有別於今天,如「尋」是指八尺的長度,所以有「枉尺直尋」這成語,形容彎曲的時候只有一尺,但伸長的時候便達到八尺之多。該成語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

在孟子處身的戰國時代,各國之間為了戰勝他國,可謂不擇手段,其中以縱橫家最為有名。他們為求做官可以沒有原則,今天可以為秦國辦事,明天可以反過來為魏國辦事,除了有名的蘇秦及張儀外,公孫衍也可以當中的代表人物。

《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的公孫衍 (網上圖片)

《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的公孫衍 (網上圖片)

公孫衍是魏國人,最初在魏國當官,但不久後便到秦國為將軍,更曾領兵兩次戰勝魏國,使魏國被迫割地求和,獲封為「大良造」。

但故事並未完結。魏王在割地求和後,派人重金賄賂公孫衍。於是公孫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暫時和好之機,進攻別的國家。這時張儀剛好來到了秦國。他告訴秦惠王,魏國四面受敵,正是伐魏的良機,而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實屬誤國之舉。秦惠王覺得張儀的話有道理,最終任命張儀為宰相,這使到公孫衍非常不滿,一怒之下投奔魏國,準備反過來進攻秦國。

古代用於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的信物「虎節」。(網上圖片)

古代用於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的信物「虎節」。(網上圖片)

在魏國待了一段時間後,公孫衍終於取得魏國宰相,實行合縱抗秦。公元前318年,公孫衍說服諸侯,組織起魏、趙、韓、燕、楚五個國家的兵馬,聯合出兵攻打秦國,也是歷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合縱攻秦之戰。

然而,由於各國利害不同,各國君主各有打算,實際出兵的只有韓、趙、魏三國。聯軍氣勢洶洶攻到函谷關,遭到秦國出兵反擊,結果竟不堪一擊,一戰而潰。魏國遭受損失較大,轉而向秦國請求講和,於是五國紛紛退兵。秦國乘勝追擊,攻打沒有求和的趙國。齊國也落井下石,趁機進攻趙國。趙國連遭慘敗,大將幾乎喪盡,損兵8萬多人。「五國伐秦」宣告失敗。

清代铜镀金折叠矩尺 (網上圖片)

清代铜镀金折叠矩尺 (網上圖片)

雖然公孫衍未能成功合縱抗秦,但他在當時的影響力不容忽視,如《孟子》一書中,景春曾對孟子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不過孟子認為公孫衍做事沒有原則,所以不能成功。後世以「枉尺直尋」比喻損失小部分以求大範圍的收穫,屬於貶義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