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孔子如何【有教無類】 將平民愚人育成偉人?

歷史長河

孔子如何【有教無類】 將平民愚人育成偉人?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孔子如何【有教無類】 將平民愚人育成偉人?

2019年11月08日 10:00

只要教育得法,愚人也可成才。

孔子被後人奉為至聖先師、中國最偉大教育家,是因為他在春秋末期從事教育時間最長,所辦學校規模最大,招收學生人數最多,實行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最大,對後世的影響最深遠。

更多相片
明文徵明《孔子聖跡圖》的孔子 (網上圖片)

明文徵明《孔子聖跡圖》的孔子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臨河而返圖》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臨河而返圖》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杏壇禮樂》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杏壇禮樂》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問禮老聃圖》局部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問禮老聃圖》局部 (網上圖片)

春秋以前,入學受教育是貴族子弟特權。孔子開辦私學打破常規,提出「有教無類」,讓平民子弟也有機會入學,使原來不知文化為何物的「賤人」也有機會學習「六藝」,進而學習「六經」,最終成為「大人」,進入君子行列。

明文徵明《孔子聖跡圖》的孔子 (網上圖片)

明文徵明《孔子聖跡圖》的孔子 (網上圖片)

孔子提倡的「有教無類」最終成為中國的成語,意味不管年齡出身,都可成為孔子的學生。在孔門弟子當中,除孟懿子等少數人是貴族,大多數來自社會中下層。如子路原是不知禮的「野人」,仲弓之父為「賤人」,子張出身於「魯之鄙家」,顏濁鄒原為「梁父之大盜」。有學生年齡只比孔子小幾歲,有些更比孔子小四五十歲。

南宋理學家朱熹指「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孔子最重要教學方法。春秋以前的官學,立足於「禁」和「敬」,教師以體罰和威脅等強迫學生讀書,要學生自幼養成盲從習慣。至於孔子對學生總是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他注意觀察學生作為,聽其言察其行,從學生差異性出發施以不同教育。要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要有知人之明;其次教育恰當,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極高。

《孔子聖跡圖·臨河而返圖》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臨河而返圖》 (網上圖片)

孔子善知人,他的識人方法是「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精通六藝,在知識方面集古代文化大成,無論對甚麼學生,他都能找到恰當的方法教育。

魯國人冉雍字仲弓,比孔子小29歲,以德行見稱,是孔門十哲之一。孔子很欣賞他的德行:「雍也可使南面。」即是冉雍的能力勝任做部門或地方官。冉雍的父親是「賤人」,冉雍難免自卑,孔子針對他的心理狀況施教,說:「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孔子說,耕牛產下之子長着赤色的毛、整齊的角,雖然不想用它作犧牲來祭祀,但山川之神難道會捨棄它嗎?由於古代供祭祀常用赤色牲畜,一般不用耕牛,自然也不會用耕牛所產之子。所以孔子意思是,耕牛所產之子如果夠得上作犧牲的條件,山川之神一定會接受。比喻冉雍的父親雖為「賤人」,但冉雍已經學業有成,社會不會因其父地位低下而捨棄他。

《孔子聖跡圖·杏壇禮樂》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杏壇禮樂》 (網上圖片)

在孔子的教育和鼓勵下,冉雍克服自卑心理,成為孔子門下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戰國時的荀況很推崇他,把冉雍和孔子並列為大儒。

冉求字子有,亦稱有子,比孔子小29歲,魯國人。他多才多藝,長於政事,尤其理財,曾任季氏宰。他還精通軍事,於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任左師統帥,以步兵執長矛的戰術以弱勝強,打敗齊國軍隊。趁這次立功的機會,他說服掌握魯國政權的季康子迎回在外流亡十多年的孔子。後來,冉求由於幫助季康子斂財,受孔子嚴厲批評。

《孔子聖跡圖·問禮老聃圖》局部 (網上圖片)

《孔子聖跡圖·問禮老聃圖》局部 (網上圖片)

要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學生長短處,這方面孔子觀察入微,對每個學生的天賦和性格特徵都瞭如指掌。高柴字子羔,身高不到五尺,其貌不揚,針對他天性愚笨,史料沒有記載孔子如何教他,但他經孔子教導後相當有成就,子路就曾經推薦他當費地的長官,孔子還怕他不能勝任。高柴先後在魯、衛兩國四次為官,歷任魯國費宰、郕宰、武城宰和衛國的士師,他為官清廉,執法公正,廣受好評。他是孔門弟子中從政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一個。可見只要教育得法,愚人也可成才。

往下看更多文章

剪蛹助飛 卻「欲速不達」

2024年06月24日 20:00

「欲速不達」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來自於儒家經典《論語》,在《子路》中有提及:「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古時候,有個小孩很喜歡研究生物,所以他每天做完農活都會跑到家後方的小樹林去。有天,在他懶洋洋地躺在樹底乘涼時,有隻蝴蝶從他面前飛過。他靈機一觸,心想:到底幼蟲是怎樣變成蛹,而又是怎樣破繭成蝶的呢?於是,當他在草叢中恰巧看見一只蛹時,他便毫不猶豫地把它拿了回家。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小孩每天觀察著蟲蛹,恨不到每分每秒都守在它旁邊。然而,幾天過去了,蟲蛹一點反應都沒有。小孩心裡焦急,卻束手無策。突然,一直寂寂無聲的蟲蛹上出現了一條裂痕!裡面的蝴蝶也開始掙紮,似乎想破蛹飛出。可是,破蛹過程卻不順利,艱辛的過程甚至長達數小時之久。小孩看著於心不忍,便打算用剪刀將蛹剪開,以協助蝴蝶破蛹。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沒想到,好心做壞事。蝴蝶確實輕鬆脫蛹,只是沒有經過磨練的翅膀根本不夠力,壓根飛不起來。虛弱的蝴蝶一搧一搧的在桌面匍匐著,沒多久就痛苦地死去了。

破繭成蝶的過程雖然非常艱辛,但唯有這樣才能換來日後的翩翩起舞。有時,外力的幫助不但幫不到它,還可能害了它。因為違背了自然過程,最終蝴蝶悲慘地死去。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欲速不達」這個成語,意思是指急於求成會招致最終的失敗。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