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在中國歷史上都相當有「份量」,很多政治事件,太監都牽涉其中,甚至能把持著侍奉皇朝的江山更替,早在漢代有外戚宦官之爭,以至到明代宦官亂政等等,「宦官」又或者「太監」,這些「閹人」成為了歷代治亂興衰的其中一個重要角色。

清代的一眾太監與妃嬪留影 (網上圖片)

清代的一眾太監與妃嬪留影 (網上圖片)

在中國歷史上,太監早在漢代已在皇宮出現,他們與其他宮廷角色最大分別在於,他們都是閹割了生殖器官的男性,原因主要避免這些男子有機會與後宮搞混,以捍衛後宮皇室血統。

堂堂一名男子漢為什麼會被閹割,獲得「入場券」入宮侍候後宮佳麗三千或一眾皇室要員?歷代太監背後總有原因,有血有淚,但古代史料甚少談及,直至清末民初時期,一名活躍於中國的英國漢學家寫及一名太監淨身的原因:在於貧窮,「為勢所逼」自己選擇,「當初我被閹都是我自己下的決定,放棄這些我可擁有更多,雙親貧窮,只要我捱過這小小一關,我可肯定日後在宮中的人生便較易掌握……我更可期望取得權力及財富。」亦指出不少男子都是因為家貧而踏上公公之路。

除了自己選擇,有更多是父母所逼,單親家庭更甚,他們都希望兒子順利入宮,晉身太監之列,就獲得朝廷可觀的安家費,家庭的生活就會好過一點。

太監在宮中任職,但待遇就與朝廷官員不一樣。歷代朝廷制度,有品第的官員都會退休,所謂「告老還鄉」,不過做太監就沒有這支歌仔唱,太監這個身份,服侍人一世,沒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

無綫電視截圖

無綫電視截圖

《公公出宮》以清末民初太監被解散出宮後的生活作為題材,驟眼看有點喜劇成分,但現實上,一但做上太監,後半生大多數都坎坷。中國傳統社會上,太監是低賤的,劇中更被指「臭閹人」。據說,他們死後不能葬於祖墳,而部分太監更因被人拐賣淨身,不知家鄉在哪,子孫根也沒了,生死就全靠自己。

據說在清代,不少太監會趁年輕時在宮中撈多一點油水酬勞,儲埋儲埋多點錢財,買屋買地,當年老或其他原因被勒令離開皇宮時,至少有個瓦遮頭,另外有種方法,定時捐獻給寺廟,讓自己晚年有個棲身之所。

無綫電視截圖

無綫電視截圖

另一方面,太監也會眾志成城解決退休問題,在清朝乾隆年間,一名太監高官連同多名副手等九十人,成立「太監養老會」,在京城市郊買一幅地,太監入會定期交足銀兩,死後便可吃住不用錢,這些自助組織改變太監晚年的生活困境,至少「老有所養」。

那麼老太監生病、病死,不能葬入家族祖墳,如何處理屍首?1920年代日本著名中國文化研究學者寺尾善雄,寫了一本專研究太監的《宦官物語》,提到明朝紫禁城北邊有一個安樂堂,專責配棺材予病死的太監,火葬後骨灰散落一個塔的深坑。太監一生或精彩、或殘酷,最終都塵歸塵土歸土,當然不能忘記一生中最重要的摰親弟弟寶貝,完完整整的來,就要完完整整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