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拍賣這行業頗為有趣,表面好公開,每一件拍品的成交價都明碼實價,但內裏乾坤巧妙之處很多,不過這正是它好玩的地方。香港藝術拍賣由全球兩大龍頭公司蘇富比與佳士得平分天下二十多年,在十年前開始陸續出現了競爭者,內地的嘉德、保利;英國的邦瀚斯、斯賓克;日本的東京中央、韓國的首爾,加上本地資本,一個季度大小場次最少一、兩百場,從鑑定專家、公關推廣、客戶服務到布展物流等等台前幕後需要不少人才。拍賣行以專家主導,有藝術史學歷和畫廊工作經驗當然有優勢,不過實際上人脈關係同樣重要。在香港舉行拍賣的過江龍中規模較大,定期以全線拍品類型挑戰兩位老大哥的保利拍賣香港的負責人張益修,算是半途出家。
『我是唸電機工程的,完全跟美術拉不上關係;但幸運地我父母很喜歡藝術,到國外旅遊我們都會去逛美術館,可能是這個原因令我開始對藝術發生興趣,除了學畫畫,大學時期跑去畫廊打工,越來越感興趣,於是藝術就成為工作,畢業後繼續在畫廊工作,然後再轉到拍賣行。』每天與藝術品打交道,當然也會有些收藏。在香港辦事處的會客室放了一塊不鏽鋼所製的太湖石,是名雕塑家展望的『假山石』系列,張益修一見鍾情,用了一年的工資買回來。
『當然這不是每個人收藏都要做的事!其實我們四周就有很多可以令自己開心的事,不一定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就算是收藏,也不一定是高價的藝術品,簡單如一張明信片,一樣可以令自己很滿足。我喜歡到處看藝術,認識藝術家,聽一聽他們的故事,了解他們的工作方式和想法,讓我能夠更深入欣賞他們的作品。』
張益修出生成長在台灣,曾在北京工作六年,幾年前來到香港替大陸資本的拍賣行工作,對兩岸三地的職場文化以及藝術行業十分熟悉。『三個地方各有獨特的文化,這是很自然和主觀的,誰也脫離不了,其實也不是一個大的問題。從發展藝術拍賣業務來看,台灣雖然是一個文化氣氛很濃厚的地方,可惜因為法規的限制,藝術拍賣市場很難國際化;大陸的市場當然龐大,不過對一些海外客戶來說,香港具備規範的金融和商業體制,令他們更有信心。大陸客戶也願意來香港參與拍賣,香港作為藝術市場的中心點各方面的條件都是很有利的。』
雖然香港和內地的藝術拍賣市場依然很熱鬧,但2015年卻度過了第二次金融風暴後最冷的一年。根據內地藝術媒體估計,中國內地的藝術品市場比2014年下跌了百分之二十三,而國際調查數據則顯示全球市場下跌了百分之七。這個寒冬逼使拍賣行節省成本,有些減少了拍賣場次和海外預展,有些要裁員。蘇富比二月時宣布裁員,多位高層離職;進駐香港僅五年的邦瀚斯也突然辭退一年多前高調回巢的任天晉和多位香港員工,內裏原因不明,不過如果僅以一、兩場拍賣成績未如理想就放棄一批人才,邦瀚斯未免短視,顯得對香港和中國市場不夠信心。保利香港屬於上市公司,香港員工人數約七十名,目前看來似乎沒有退縮的徵兆。
『中國藝術市場特別是當代一環是否存在泡沫?我覺得很難一概而論。整個制度還在建立中,而我個人對拍賣的興趣十分濃厚,因為每一場拍賣結束後一切歸零,由重新開始,週而復始,就像看書一樣沒有止境,只有一本一本去看,從中欣賞收藏的故事。』
今年春拍即將開鑼,會否替寒冬帶來轉機尚屬未知之數。也許在這個低潮並不是入行的最好時機,但來日方長,特別是年輕的朋友,不妨把握機會去多看看展覽拍賣,感受一下這一本引入入勝、翻不完的書。
保利拍賣春拍的幾件精品:吳冠中的『周莊』與徐悲鴻作品『平安多吉』
蘇媛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