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與漁護署合作「香港水稻復育計劃」,利用最新的基因組分析技術,將四個已失傳的本地稻米品種作栽培試驗,其中「花腰仔」料將於本月至下月陸續收成,下月中可推出市場。
新界出產的本地稻米,過去曾成為進獻清朝皇宮貴族的貢品,一九五四年時,香港水稻田年產米兩萬噸,惟後來隨着經濟轉型、鄉郊城鎮化等因素,水稻幾乎在香港絕跡。為協助年輕一代復耕水稻,漁護署於二○一九年從種子銀行取得四款香港傳統水稻,包括「花腰仔」、「絲苗」、「齊眉」及「白殼齊眉」,作留種栽培試驗。
漁護署農業主任王敏維表示,經多次溫室內繁殖和培育後,把繁育所得的自留種及原種交予「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作基因定序,其中「花腰仔」在生長和留種純度方面表現穩定,署方遂將「花腰仔」種子交予農夫試種,並舉辦栽培講座及提供技術支援。她指「花腰仔」有獨特雲呢拿香味,生長穩定,產量可靠,本月剛有一名農友收成,推出市場後預計價錢會比普通稻米貴幾倍。
「花腰仔」於五十年代在元朗錦田一帶盛產,王敏維指「食番香港米,可以支持香港農業」。
項目負責人、中大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稱,農業是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團隊利用嶄新技術鑑別香港傳統水稻,透過大學科研追尋香港歷史根源,回饋社會。本項目能夠重塑一段被遺忘的歷史,讓新一代農夫通過種子認識和承傳過去,並加強大眾的保育意識和社會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