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廣西男沖涼驚覺鼻有蟲爬出急就診 醫生拉出7厘米長水蛭

兩岸

廣西男沖涼驚覺鼻有蟲爬出急就診 醫生拉出7厘米長水蛭
兩岸

兩岸

廣西男沖涼驚覺鼻有蟲爬出急就診 醫生拉出7厘米長水蛭

2022年07月10日 11:27 最後更新:21:14

廣西南寧市一名男子最近半月來,感覺鼻腔異樣,右鼻反覆流血,偶有打噴嚏,以為是感冒沒有在意,直至一個晚上洗澡時發現似有蟲體爬出鼻腔,抓又抓不到,才趕到醫院就診,檢查後嚇了一跳,發現一條約7厘米長的褐色活生生的螞蟥在他的鼻腔內寄居。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該名53歲的蒙男向醫生表示,自己在林場工作,常在山澗的自然水域洗臉。可能當時這條還處於幼蟲期的螞蟥正好在水中,而蒙男捧水洗臉時,螞蟥進入了鼻腔。而鼻腔裡潮濕陰暗的環境也給了螞蟥生存的機會,導致牠在蒙男的鼻腔裡生活了半個月,不斷吸血生長。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醫生其後動手術,為他取出螞蟥,螞蟥取出時尚處存活狀態,體型飽滿,其寄居鼻腔內日子應該過得相當「舒適愜意」。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螞蟥在我國分布很廣,分為旱螞蟥(山蛭)和水螞蟥(水蛭)。螞蟥大多數呈點狀或塊狀分佈在樹林、山麓、草叢、溪邊、池沼等陽光稀少的潮濕處。螞蟥以血液為食,其吸血時可同時分泌含有天然抗凝血物質——蛭素的唾液,使傷口處的血液保持流動而不凝固,從而導致傷口持續流血;螞蟥吸食宿主血液時還可分泌使血管擴張的組胺樣物質,可引起傷口局部產生變態反應性皮疹、瘙癢,嚴重者可出現大皰及壞死,個別可出現全身反應甚至呼吸困難和休克。 

醫生動手術取出7厘米長螞蟥。網圖

醫生動手術取出7厘米長螞蟥。網圖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全球首例!上海胸科醫院成功使用機器人微創技術治療肺癌

2024年10月11日 10:20 最後更新:11:03

上海市胸科醫院近日完成全球首例支氣管鏡機器人系統引導的經支氣管射頻消融治療,這種「機器人+呼吸介入」模式開創了肺癌微創治療的新領域。

上海胸科醫院成功使用機器人微創技術治療肺癌

據上海市胸科醫院4日消息,該院副院長兼呼吸病介入診療中心主任孫加源帶領團隊近日成功進行了全球首例支氣管鏡機器人系統引導的經支氣管射頻消融治療。這種「機器人+呼吸介入」模式開創了肺癌微創治療的新領域。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支氣管鏡機器人是目前世界呼吸介入領域最新的前沿技術

據介紹,支氣管鏡機器人是目前世界呼吸介入領域最新的前沿技術。目前全球僅有少數發達國家實現了成熟應用,主要用於肺結節的診斷。在2023年,孫加源帶領展開了一項以經支氣管周圍型肺癌消融技術為核心的臨床試驗。2024年3月,Ion支氣管鏡機器人系統在中國正式上市,並於9月6日在上海市胸科醫院完成了首台商業使用產品的裝機。

孫加源為患者做手術(上海市胸科醫院圖片)

孫加源為患者做手術(上海市胸科醫院圖片)

71歲的患者王先生在手術前4個月通過體檢發現他右肺上葉有磨玻璃結節,懷疑為早期惡性病變。一周多前,孫加源帶領團隊為王先生進行了經支氣管冷凍活檢術,手術後病理確診為肺腺癌。

示意圖

示意圖

考慮到王先生對外科手術的抵觸情緒,孫加源綜合考量了患者的情況和病變的臨床特徵,並與患者充分溝通後,為他制定了支氣管鏡機器人系統引導的經支氣管射頻消融治療方案。

術後患者即可下床活動

由於機器人系統具有靈活、精確和穩定的特點,手術過程中,在形狀感知技術和內鏡視野的引導下,醫生操作器械,成功到達目標支氣管,將消融針順利送入病灶內。在經過錐形束CT精準確認後,進行了射頻消融治療。手術後,患者即可下床活動,次日CT檢查顯示病灶完全被覆蓋。

上海市胸科醫院圖片

上海市胸科醫院圖片

孫加源:繼續發揮支氣管鏡機器人系統的優勢

孫加源表示,醫院將繼續發揮支氣管鏡機器人系統的優勢,積極推動肺癌經支氣管微創消融技術,不斷提升呼吸系統疾病的經氣道診療水平。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